高考考场作文救急方案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场症状:难以展开作文论证
  救急方案: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考生在审题立意准确的前提下,却难以展开论证,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补救:
  1.横向拓展法。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等序列词语,提出一系列分论点,使中心论点得到充分论证。或用“同样”“相似的情形还有”等过渡词句组织材料,显得论证充分,过渡自然,脉络清晰。
  2.纵深挖掘法。可以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假如具备了”“假如没有”“总的来看”“总之”“与此相反”等词句,引出深入的挖掘。这种情况可以运用“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四种方法进行论证。
  3.故设责难法。即考生在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后,用“也许有人会问”“也许有人会说”假设别人可能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批驳,接着通过对这种质疑的反驳,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牢固。当然,考生也可以采用辩证分析法,对文中的有关观点作辩证分析。“然而”“话又说回来”“另一方面”都是常用的表达转折过渡的词句;“另一方面”“另外”“需要补充的是”“需要说明的是”等过渡句,也可拓展思路,使论证更为严密。
  臨场症状:思路堵塞,思维混乱
  救急方案:稳定情绪,理清思路
  考生在考场上容易心情紧张,难以用从容的心态进行写作。这时首先要稳定情绪,树立良好心态。考生在写作时出现思路堵塞、思维混乱的状况,绝大部分原因是下笔之前没有认真全面地构思。因此,动笔写作之前做好构思很有必要。考生须在审题立意后,选择好作文材料,安排好作文的结构层次,构思好开头结尾、起承转合等,再动笔写作。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考生在思路堵塞、思维混乱时,都要围绕写作对象(人、事、物或者论述的中心问题)进行多向联想,同时,根据写作内容,进行多向拓展。
  多向联想可以从以下6个范畴进行:(1)评价。即对写作对象进行价值评判,确立中心题旨。(2)“怎样”。即写作对象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结果。以话题为前提,考虑其将导致何种结局。(4)时间。围绕写作对象,联想其过去、现在、未来。(5)空间。对同一写作对象的认识可以因环境而异。(6)角度。对同一写作对象的认识可以因人而异。
  临场症状:材料缺乏,内容单薄,“无米下锅”
  救急方案:放宽眼界,搜索记忆,想像联想
  1.在各科的课本中寻找材料,特别是从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中,也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等充实作文内容。
   2.从最近的电视节目、新闻报道中找材料,选取社会中典型、鲜活的事例充实作文内容。
   3.从自己或别人的家庭生活中找材料。我们身边的生活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对生活的点滴感悟或思考写进作文中。
   4.从面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如果考生实在没有素材可选,可查看试卷前面部分的阅读题(文言文、古诗、现代文等)和语言表述题所提供的材料,有没有与作文题相关联的内容,但是切不可原文照抄。
   5.从文学名著中找材料。如在四大名著中,就有许多可运用的写作材料。
   6.运用联想和想像挖掘材料。联想和想象可拓宽考生的选材空间。
  此外,改造旧作,稍加变通和更换,也可成为好的写作材料。在作文的适当位置,如段落的开头、结尾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部分,补充几句扣题的句子;或是在结尾处,补足文意,用画龙点睛的句子强调主题,使之变成适合命题要求的新作,不失为一种救急之法。
  临场症状:写到一半,发现偏题,不知所措
  救急方案:及时调整,转向正途,自圆其说
  1.及时调整,转向正途。如果考生刚写了一两段,就发现作文立意有偏差,这时,就要停下笔来审视自己已经写完的部分。如果虽然立意出现偏差,但后面还有挽回的余地,那就要当机立断,利用有效部分努力向正确方向靠拢;如果审视之后发现已写部分没有利用价值,那就一定要忍痛舍弃,重新开始。
   2.巧妙过渡,果断扭转。审视话题和自己所写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内容与作文话题有机地“焊接”在一起,让新主题得以统帅全篇。
   3.强化扣题,自圆其说。考生一旦发现自己的作文有跑题倾向,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点题的句子点明主旨,或者反复强化扣题,把思路拨回到紧扣题目的内容上来,在进行充分证明和论述即可。
  临场症状:临近收尾,字数不够
  救急方案:围绕中心,挖掘归纳
  1.巧妙运用“拉长术”。考生可改变文字的排列方式,让作文“长”起来;可用排比式抒情文句,以单独列段的形式增加作文内容;也可引用合适的诗句、名言、歌词等,再次展开论述;还可复述题目所给材料,拔高主题,但要注意,这种复述不是抄袭原文,而是对作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深入阐发。
   2.寻找新角度,进一步挖掘归纳。在前文的基础上,从另一角度写起。但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是画蛇添足,而是要围绕作文中心进行,同时对前文内容进行再次挖掘、归纳,或总结全文,或揭示作文主旨。
  3.运用题记、小标题、后记等方式,弥补字数不足的问题。考生要在开头等必要的地方留出空间,以防作文万一离题,好有位置进行内容补充。
  临场症状:作文未写完,时间快结束
  救急方案:着眼整体,快速收尾
   如果因为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回答其他题目耗时太多,留给写作的时间太少,这时考生就要着眼于整体,采取轮廓作文法——先把作文的大致提纲写出来,再进行粗线条表达。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头,点明题旨,中间段落如来不及详述,可只写出大概意思,最后用结束语点题,使之与开头呼应。如果是作文写到一半,时间已所剩不多,这种情况下,考生就不宜再引申发挥,而应马上“刹车”,将作文迅速过渡到结尾,简明扼要地收束全文。
  【王学华/供稿】
其他文献
浙江杭州32岁的双语女硕士刘双,因為应聘保姆时提交的一份简历表,成为了“网红”。  简历显示,今年32岁的刘双,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擅长法语、英语,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她曾在某大型通讯公司工作,主要负责非洲客户对接。她还从事过早教工作,年薪曾达30万,后考虑到职业发展和未来前景,她决定辞职转行。  上述简历被传出后,有网友好奇该简历是否属实,也有人质疑如此高素质人才为何要去做家
期刊
近日,“空调工小哥被公司奖励价值60万元房产”的新闻引发了热议,众人直呼这样的公司是“神仙公司”。   当事的这位空调工小哥,前几天曾徒手爬楼救下一名被困窗外的小女孩。之后,他被大家称为“现实版蜘蛛侠”。公司为了肯定他的勇敢和爱心,给出了这样高额的奖励。   惊险一幕是在四川自贡某小区发生的。家住6楼的一名小女孩,在家长出门时翻过了窗户栏杆,随后被困窗外无法动弹。当时这名小女孩双手扒在窗外大约有半
期刊
时评选粹  民法典彰显当代中国法治精神  ◎安进秋  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开始起草算起,66年间,新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筚路蓝缕、永不言弃,不断接力,终于在2020年初夏,将中国带进“民法典”时代。   “法典,是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法典”的定义,从法律到法典,“一字之差”,却在时光轴上力若千钧。民法典,经历几十年的努力才编纂而成,凝聚着几代
期刊
近日,一位女老师为打盹女生扎头发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学生们都在朗读课文,只见一位女老师走向一位披头散发、偷偷打盹的女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绑头发的头绳摘下,温柔地将女生的散发梳起来扎住。这一暖心的举动,令女生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开始认真听课,也让屏幕前的不少网友想起了自己的老师。  为什么该视频能走红?不仅是因为老师的温柔举动,更在于这一举动唤起了人们对老师的回忆。虽然老师的严厉曾让我们“心有余悸”
期刊
导 语  司马光是北宋的大政治家,他从德才两个方面出发,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才兼亡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德与才珠联璧合,道德与智慧同修,固然是最完美的,但如果一定要把道德和智慧放在天平上称一下,毫无疑问,德的分量更重。  出手不凡  厚德载物  ◎杨慧敏  德如舟,才如物,只有大舟才能载得起八斗之才。德如根,才如干,只有根深才能承得住直冲云天的奇才。  “天行
期刊
技法点拨   所谓文体,就是文章的体制和规矩。虽然考场作文对文体没有明确限制,但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要充分显示出这种文体的特点,即“写什么像什么”,不能“非驴非马”四不像。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强化文体意识,打造优秀作文。   一、以不同立意选择不同文体   “千古文章立意高”,强调的是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在考场作文中,如果考生选择的立意不同,那么作文的文体也有所差别。有的立意具有一定的议论性和
期刊
应考锦囊  积累文言实词,不可死记硬背,语文的学习贵在语境,文言文也不例外。因此,在文言文复习中,考生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理解词义。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生须注意以下几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1.一词多义  顾名思义,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语具有多个意义。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把握一词多义,需要注意词语的本义、
期刊
日前,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南大街一家单位,窗口左侧墙上挂上了一块牌匾,上面印着五个黑色大字:不文明单位。这是当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挂出的首块“不文明单位”牌匾。  该市6月1日印发《“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规定对检查结果排名后三位的单位挂上“不文明单位”牌子。暗访发现,南大街某单位存在乱扔垃圾、电动车停放不整齐和门前出现“牛皮癣”小广告等问题。挂上“不文明单位”牌匾后,
期刊
格言   我只是一束光,虽然微弱,但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  榜样力量  朱丽华,浙江嘉兴人,18岁时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此后的7年时间里,无边无际的黑暗,让她在沉浸在苦痛中。直到有一天,朱丽华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张海迪的故事,她被感动了,也被唤醒了,她说:“躯体残疾并不可怕,心灵残疾才是可怕的。”只要心中有光,一切都不会黑暗。朱丽华决心走出家门。1985年,朱丽华参加了浙江省首届盲人中医推拿
期刊
押题理由   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高考的核心功能,把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务实奋斗等引入到高考命题中去。近几年,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考作文更加凸显对人才培养与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的一年,更需要中华儿女脚踏实地地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高中生要传递正能量,践行实干兴国的精神,争当新时代榜样。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