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里的最后一个春节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村址不再,下一个春节,还不知在何处。
  从青岛回归家乡,回到身份证上刻着的那个住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朱家官庄村”,那个也许并不为众人知晓却对我至关重要的“家乡”。漫步在乡间的道路上,沉浸于乡音的闲谈中,那些在城市中被遗忘的点点滴滴,在新年里再次被拾起。
  大年初一,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平房鳞次栉比。一阵风吹过,家家户户门前的“摇钱树”随风摇曳。翠绿的竹叶与鲜艳的红旗交相辉映,再点缀上散落在地面的些许红絮,一同勾画出冬日中这抹难得的彩色风景。
  新年的老味道
  “相传,在虎山镇驻地东1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朱姓迁此居住建村,因地处官地,故名朱家官庄。”寥寥几字,道出了这个村庄的传说。在古代,由于封建宗法制度的维系,人们常以姓氏聚居。在“朱家官庄”这个因家族姓氏而得名的村庄,生活着以韩、朱、陈、赵、李等姓氏为主的村民,一代代繁衍至今。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庄,以海为邻,依海而兴。
  前几年,曾带着南方的同学来家中游玩。在骑车去海边挖蛤蜊的路上,朋友评价道:“你们这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海腥味。”当时恰逢出海捕鱼的旺季,几乎每天都有从海上捕捞而来的新鲜海鲜在村庄中进行着初级加工。小银鱼、小青鱼、虾皮、红头鱼、大马哈鱼……一年之中,除了休渔养海期,在海上航行的渔船好像从未停歇过。
  确实,在这片与海相距甚近的土地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海相关的工作。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港口运输等……大海养育着村庄的一代又一代人。
  对家有渔船的渔民而言,春节的仪式要更加隆重些。据渔民介绍,除夕晚上12点,他们会在海边放鞭炮敬龙王,并在渔船上贴满大紅对联,桅杆上挂上红旗,当然,还要插上必不可少的“摇钱树”。老渔民说那是财富的象征,也饱含着渔民敬畏大海、敬畏自然的虔诚,寄托着渔民通过耕海牧渔、勤俭持家、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与每一年“如约而至”的“摇钱树”一样,春节,总能带给在外的游子无尽的回想。“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纵然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这里的村民依然保存着很多传统的年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灶台东面会供奉上灶王爷的神像,送灶王爷爷升天。神像前会摆上糖果,老人说,灶王爷吃了糖果之后嘴变甜,便会‘上天言好事”。与“辞灶”相对应的是“接灶”。正月初七早晨,包水饺、放爆竹、烧纸,在灶王爷神像供上一炷香,接灶王爷“下界保平安”。
  年前蒸好的“发团”,寓意新年大吉大发,全家团团圆圆;年夜饭必备的炸豆腐,谐音“多福”;初一早上吃“元宝”饺子,谁吃到那枚藏着硬币的饺子,新的一年就会赚大钱……春节,也许就该是这样。虽看似毫无道理,却包含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照毛虫,照毛虫,照得毛虫害头疼;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当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提着灯笼、哼着童谣到处照的时候,这个村庄里的新年,才慢慢开始落下帷幕。
  村庄的新色彩
  童年的记忆中,“摇钱树”上悬挂着的是红布与铜钱。但不知从何时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始飘扬于“摇钱树”上,用别样的方式将国运与家运紧密相连。在岁月的更迭中,老民俗不断焕发出新变化。而这个村庄,时光也逐渐将其涂染上新的色彩。
  如果说海洋渔业的兴盛源自上天的馈赠,那钢铁产业的蓬勃则是赖于后天的规划。在朱家官庄村的大事记中,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到来绝对是其中不可遗漏的一笔。
  很多年前,朱家官庄村所在的虎山镇只是一个农业小镇。即使渔业资源富饶,各家各户还都在坚持农业生产,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作物。而在2003年,日钢的兴起成为了虎山镇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推动了其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
  2003年,日钢公司落户岚山区虎山镇。朱家官庄村、高家屯村、申张村等多个村庄的农业用地成为其工厂占地所在。在日钢的产业带领下,全区钢铁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初步形成了以钢材深加工、钢材贸易、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制造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聚集的临港精品钢铁配套加工基地。2017~,日钢集团完成产值首次年内突破700亿元。
  这些高深的名词与耀眼的数字,对日钢占地所在村的村民而言,看似无关,其实变化早已融入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因耕地被占用,村民或主动或被动地去寻找新的工作。而日钢的到来,也无形中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遇。除日钢本身提供的工作岗位之外,在疏港大道两边,商铺林立。服装店、特色餐馆、网吧、KTV、快递物流……各种服务一应俱全,村子里的服务业随之蓬勃兴起。
  大学毕业之季,日钢曾到学校进行校招。那时才惊觉,家门口的日钢竟已发展得如此壮大,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这几年,随着日钢的发展,村庄空气中的“海腥味”淡了,“钢铁味”浓了。日钢早已成为这个村庄中不可剥离的一抹颜色。
  自日钢到来之后,春节期间,街道上弥漫的就不仅仅是熟悉的乡音,还有来自他乡的陌生语言。四川的麻辣香肠与本土的鲜肉灌肠混搭成为餐桌之上的佳肴,而因日钢而聚集的外地人,与当地人一起,在村里过着一个又一个地地道道的“日照年”。
  何处是吾乡?
  2015年,山东钢铁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落子虎山镇,虎山镇离“建设山东临港工业重镇”的发展目标又近了一步。而作为一条贯通日照主城区与岚山区、服务于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快速通道,厦门路二期项目应时启动。
  据相关人员介绍,“厦门路二期项目起于疏港大道,联接已建成的厦门路一期,向东北经朱家官庄、高家村、李家村、陈家庄子,止于与海洋城交界至临港路。”
  站在厦门路与疏港大道的交叉路口,目光所及的朱家官庄村早已被道路割裂。厦门路上车水马龙,竟不知,道路经过的地方在两年之前曾是片片村庄。厦门路将原本整齐的村落割裂得四分五裂,而随着厦门路的进一步规划,此刻遗留的村庄也将不复存在,变身为条条道路。   其实,自日钢到来之后,“搬迁”早已是村民口中“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都在谈论,每年都是等待。但村民们知道,搬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2015年,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落地,韩家营子等村庄先一步实现了整体搬迁,落户锦绣花园社区。2016年,朱家官庄等村庄的部分房屋因厦门路二期而拆除,但村民尚未安置。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朱家官庄剩余房屋全部完成测量,等待拆迁与安置……
  “搬迁”,对村民而言是一个矛盾的话题,既渴望而又拒绝。渴望崭新的社区、渴望新鲜的空气,在万般渴望的同时,村民却也害怕搬迁之后的陌生与距离。人们都说,“远亲不如近鄰”。村庄里的邻里关系,比社区里的楼上楼下更让人留恋。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对“搬迁”的拒接之感,在春节愈加强烈。对游子而言,魂牵梦萦的故乡,虽然回不去,但它依然在那里。不论游子身在何处,总还有那样一个地方,存放着童年的记忆,记录着年少的梦想。而当村庄拆迁之后,不知,何处是吾乡?
  每年春节,在各地打拼的人们都在努力赶回家。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家人间的团聚,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属。家乡是那个无论走多远,都可以回去驻足休息的地方。而现在,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代,见证着一个一个村庄的消亡。1989年,诗人海子回到安徽老家之后感到巨大的荒凉:“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成了个陌生人。”时代在变,村庄在变,人更在变。
  2018年的春节,对朱家官庄村民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可能是他们在自家平房中的最后一个春节。燃放最震耳的鞭炮,张贴最鲜艳的对联,插上最翠绿的“摇钱树”……用最虔诚的心来装扮新年。因为,当村址不再,下一个春节,还不知在何处。
  现在,那些早已习惯了在村庄中工作生活的村民,在思索着未来的出路。搬迁之后,或是虎山社区,或是龙河社区,一切尚是未知。而朱家官庄、高家村、李家村、陈家庄子……这一个个村的名字也将逐渐被一个个社区取代。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村名与村址,留下的,只是残存的记忆……
  而村庄的消失恰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正如有些人注定要离开故乡,有些村庄也注定要融入新一轮的经济格局。如何在社会进步中去传承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作为故乡标志的房屋可以消失,不能消失的,是那些依附在老习俗上的文化与规矩。
其他文献
创意产业是当代全球中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意产业二者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知识产权对于创意产业非常重要,它的角色何在、作用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发展部副主任迪米特·甘特雪夫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对此进行了一场对谈。  金元浦:从目前联合国贸发组织、英国和欧洲一些组织提供的数据来看,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都是相当可观的,包括像巴西、中国这样的国家。发展
期刊
等到大年三十,炸货满桌,硬菜满满。看着满桌的菜肴,听着熟悉的口音,一瞬间竟然还有几分恍惚,分不清此地是何地,记不得今夕是何夕。  今年是我们家在青岛过的第二个农历新年。  我们对于春节的解读,总是少不了这几个关键词:回家、团圆、年夜饭……名词背后包含的是我们骨子里对故乡的怀念。文化学者于丹说:“中国人是有乡土感的,总是顺着我们的血脉回到乡土的源头,在这个都市化进程很快的时代里,很多人都在水泥的丛林
期刊
我只能在所剩不多的习俗里找寻春节的余味,或许我应该庆幸自己是个80后,也算过过真正的春节。  记忆里的春节,是两种滋味。一种是外婆家的,一種是奶奶家的。  城里的年  今年的年三十是在青岛外婆家过的。  以前外公在世的时候,记得从吃腊八粥开始,外公外婆就开始忙活起来。二人的分工不同,外公负责熬浆糊、贴春联、大扫除。他会把配比好的面粉和水放入锅里,不停地加热、搅拌,这是外公引以为傲的绝活,外公曾手把
期刊
故乡是适合回望的,沿着琐碎的日常向更深更远处追溯,一座毗邻浩瀚黄海、物产丰饶的古老集镇跃然纸上。  这是我第三次前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镇的丈夫老家过年,外来者对于异地的乡情总是敏感而又好奇,试图摹画出一二,又试图解释出一二。尽管别具意味的乡情民风在飞速发展的大时代下逐渐成为都市的背景,但那些有故事、有传承的民间习俗与文化,将区域的沿袭与发展逻辑映衬得更加清晰。  辽东半岛的年  四五年前
期刊
在很多人的心里,春节更像是一次回家团聚的理由,而不是单纯辞旧迎新的仪式。  回潍坊市临朐老家过年,是惯例,也是传统。通常在腊月二十八前后,启程回家。每当迈进老家的小院,看到门口郁郁葱葱的石竹和院子里一副副排放整齐、墨迹未干的对联,以及空气中漂散的肉香味,一种熟悉的年味便扑面而来。  如今,人们都说:年味淡了。的确,人们过年的方式在变化,很多习俗消失了,城镇本身也在不断变迁和变化着。  年味淡了  
期刊
评论  我们需要时时深情回望故乡,明晰我们各自深刻的烙印与来路,明晰初心,更具方向感地出发。  在编辑部这期主题的选题会上,谈及春节将要抵达的目的地——或故乡、或第二故乡婆家,大家各抒己见,角度极其丰富,情感极其饱满,多元化、情感化、默契化的选题氛围空前展现。  有同事说,离家在外才深切感受到难以割舍的家乡情,在家时反而不怎么关注家乡,现在离家在外却格外关注家乡,甚至把家乡的县志都找来读了,梳理家
期刊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姑娘,虽然在南方上了四年大学,但真正感受到南方年味的还是自结婚之后。  结婚时和丈夫回了趟九江过年,因为有婚宴等要事在忙,对当地的年体会不是特别深。今年和以往不一样。宝宝已经1岁多,可以出远门了,于是和丈夫一道返回九江过年。一朝为父母,突然意识到,无论对哪种风俗曾经多么不以为然,但孩子需要感受过年,这次回家之旅同样也让我感受年味的不同。  杀年猪  杀年猪是南北方过年中都必不可少
期刊
2018年2月24日,农历初九,春节特别节目——“回家过年·2018社区春节大联欢”晚会,在央视七套播出了。来自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社区阳光艺术团的原创文艺作品《最美城阳人》,获得了满堂喝彩。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社区阳光艺术团的原创文艺作品《最美城阳人》和舞蹈《最炫民族风》,经过春晚东部分会场组委会和商周刊社的推荐,通过了导演组严格的层层筛选后。于晚会中精彩亮相。并与王馥荔、范蕾、成方圆、杨少华、
期刊
盛况之下,是青岛市各行业人士对创投风投行业的观望与期待。大家期待着,这股对创投风投的热情会呈燎原之势,一举燃成青岛经济的新动能。  五月的第二周,首届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以下简称为“创投风投大会”)在青岛举行。“会议现场的设备器材能撤的都撤了,尽量多放座椅,让更多人参会。”原本计划容纳1000人的会场,竟迎来了5000余名参会人员、近200家媒体报名,其火爆程度让大会组委会始料未及。
期刊
文旅品牌的创建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各类节点性文旅活动为主题,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区内旅游企业赴省内乃至全国巡展,积极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活动,扩大新区旅游对国(境)内外客源市场的影响。  2017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20%。在传统滨海度假业态强势的基础上,新区不断扩大、提升旅游业态。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