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就像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愿孩子们都能与书为友,与伟人对话,不断在书中积淀思想,陶冶情操。
一、把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爱上閱读
阅读是人们从已有的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报、看新闻、看书,还是看物品的说明书,都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解数学题、物理题要阅读题意,地理、历史的学习也要阅读。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家还是更关注考试成绩。在如今严峻的教育形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外补习、家庭作业、兴趣课程等把孩子的时间都挤占了,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将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二、教师率先垂范,引领孩子爱上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还要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读书,爱上阅读,教师自己必须热爱阅读。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就像不同的孩子喜欢不同的食物一样,我们要为他们献上他们心中的“美味佳肴”,他们才能“津津有味”。除了教师布置的“硬件”,我们还要注重“软件”,要和孩子进行师生共读共分享的活动。通过分享,通过师生共读,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共读的过程中,孩子彼此间的讨论、分享、争辩,使他们的思维调动起来,真正活跃起来,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教育试验中也提出“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三、教给孩子阅读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要让孩子能够领悟书中的精要之处、关键之处,阅读方法还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就像是航标灯,有了它作指引,我们才能行驶得更稳、更远。有了良好的阅读方法作指引,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阅读,用心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抓重点“词语和句子”阅读,推敲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抓“细节描写”阅读,感受“小”描写的“大”作用;抓“经典”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题材,阅读让我们受到精神熏陶、审美教育,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
四、创设阅读环境,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又要“形式多样”地读。“放任自流”地读是利用班级图书角、校内长廊开放“图书馆”、校内的“阅读平台”等,让孩子找自己喜欢的书,且身边无处不是“书”,让书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光靠“放任自流”读,效果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要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评选”“读书手抄报”“朗诵比赛”“课本剧展演”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阅读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积极有效地推动了阅读兴趣的培养。
笔者课堂上设有“课前三分钟”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分享他在故事中的收获。现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教室里都安安静静的,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一个个神秘而又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充满悬念的结局。仅仅靠将书中的故事用讲述的形式呈现,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要求学生在听说的基础上,还要敢于和同伴比赛,和老师比赛。如能在这些故事中有所感悟,并能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那不是美事一桩吗?“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用心去阅读。
鲁迅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读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给学生减负,让学生能与书为友。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让学生爱上阅读,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吧!◆(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兴海苑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就像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愿孩子们都能与书为友,与伟人对话,不断在书中积淀思想,陶冶情操。
一、把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爱上閱读
阅读是人们从已有的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报、看新闻、看书,还是看物品的说明书,都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解数学题、物理题要阅读题意,地理、历史的学习也要阅读。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家还是更关注考试成绩。在如今严峻的教育形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外补习、家庭作业、兴趣课程等把孩子的时间都挤占了,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将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二、教师率先垂范,引领孩子爱上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还要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读书,爱上阅读,教师自己必须热爱阅读。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就像不同的孩子喜欢不同的食物一样,我们要为他们献上他们心中的“美味佳肴”,他们才能“津津有味”。除了教师布置的“硬件”,我们还要注重“软件”,要和孩子进行师生共读共分享的活动。通过分享,通过师生共读,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共读的过程中,孩子彼此间的讨论、分享、争辩,使他们的思维调动起来,真正活跃起来,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教育试验中也提出“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三、教给孩子阅读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要让孩子能够领悟书中的精要之处、关键之处,阅读方法还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就像是航标灯,有了它作指引,我们才能行驶得更稳、更远。有了良好的阅读方法作指引,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阅读,用心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抓重点“词语和句子”阅读,推敲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抓“细节描写”阅读,感受“小”描写的“大”作用;抓“经典”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题材,阅读让我们受到精神熏陶、审美教育,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
四、创设阅读环境,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又要“形式多样”地读。“放任自流”地读是利用班级图书角、校内长廊开放“图书馆”、校内的“阅读平台”等,让孩子找自己喜欢的书,且身边无处不是“书”,让书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光靠“放任自流”读,效果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要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评选”“读书手抄报”“朗诵比赛”“课本剧展演”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阅读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积极有效地推动了阅读兴趣的培养。
笔者课堂上设有“课前三分钟”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分享他在故事中的收获。现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教室里都安安静静的,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一个个神秘而又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充满悬念的结局。仅仅靠将书中的故事用讲述的形式呈现,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要求学生在听说的基础上,还要敢于和同伴比赛,和老师比赛。如能在这些故事中有所感悟,并能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那不是美事一桩吗?“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用心去阅读。
鲁迅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读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给学生减负,让学生能与书为友。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让学生爱上阅读,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吧!◆(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兴海苑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