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务犯罪预防的格局之中,检察机关根据宪法赋予的职能定位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的基础性单位,其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效果,决定着整个中国特色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的整体效果,关系着检察事业发展的全局。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预防对象认识偏差,预防工作开展受阻。很多基层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干部认为检察院要对哪个单位预防,就一定是那个单位有问题或者准备查处那个单位,对于预防部门工作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基层预防工作的开展。
缺乏基层单位配合,预防网络尚未建立。基层检察院的预防部门在基层组织中没有对口单位,很多地方的基层预防工作仍只是单打独斗,缺乏整体的配合和多个单位的协助,预防网络尚未形成,预防工作效果很难实现。
预防需求众口难调,预防效果未及预期。在基层组织中,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行业、领域、单位、岗位和环节分布不均,范围相对广泛,可能发生的职务犯罪和潜在犯罪因素情况也较为复杂,各个部门、行业内部对于职务犯罪预防的需求也各异,用同一形式、统一标准来实施预防工作,容易让预防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其前瞻性和实效性。
二、专门预防、系统预防到社会预防的工作思路
专门预防是指针对具体的职务犯罪案例或者可能涉及职务犯罪的事件本身开展的预防工作,力求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开展对案例或事件本身的分析来达到职务犯罪预防的效果;系统预防是指通过对多个具有共性和可对比性的案例或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系统性的规律,进而发现具体案例和事件背后存在的管理和制度漏洞,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帮助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推动有关地区、行业和部门逐步建立起坚强防线;社会预防是指通过与发案单位、各镇区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做政策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大预防”局面,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终极目标。
应当将“专门预防→系统预防→社会预防”的工作思路贯穿在预防工作的始终,将基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工作目标,分阶段、分梯次安排工作,呈现出循序递进、层层深入的预防工作格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预防效果。以我院开展的“服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专项预防工作为例:在专项预防方面,选取了板芙镇金钟村作为试点,全程参与换届选举动员会、选民会议、选举大会,对换届选举各环节跟踪记录,全程监督工作进程。在系统预防方面,应板芙镇、神湾镇、港口镇和三乡镇的邀请,派员为上述四镇的选举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和村生产小组长等上法制教育课,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引导干部群众依法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在社会预防方面,我院将有关选举法律法规、选举纪律和破坏选举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折页,广泛张贴在各村村口和派发给村民,引导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着力提高村民对贿选等不当行为的抵制力度。这一专项行动完成后,相关镇区选举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参与选举的干部对于法律、法规更清晰,有选举权的群众对于手中的选票也更为慎重,并形成了村民对候选人监督和候选人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在这次村“两委”换届过程中,我院辖区内未出现一起与选举有关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
三、辨症、制方、用药和观效的工作方法
如果把整个社会比作人体的话,职务犯罪的发生就是人体出现了病痛,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人员就是医生,医生不仅仅要治病,更要帮助每一个可能生病的人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几率,这样才是一个好医生。笔者根据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总结出了“辨症→制方→用药→观效”的“四法”。在我院开展“民生工程,预防先行”系列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工作中,就采用了上述工作方法。
首先是“辨症”,通过“望、闻、问、切”的辨认,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的理由。预防工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判断预防对象的类别和需求。实际操作中,我们事先做了大量“辨症”工作:一是走访所辖镇、区,全面了解在建、将建的政府投资民生工程项目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二是在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专项预防之前,深入建设工地和建设单位走访,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其次是“制方”,根据诊断理出治病的法则,并依照治疗的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的“方剂”。根据预防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预防工作计划和方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易发职务犯罪的薄弱环节,着力将专项预防制度做实,确保预防措施到位。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通过及时与项目单位交流预防职务犯罪、廉政作风建设等方面信息,涉及重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相关事项变更,及时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单位人员通报情况,畅通信息渠道。二是建立职务犯罪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开展调研,加强对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风险点的预测,规范相关责任人员的行为,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重点环节跟踪监督机制。通过实地检查、资料备案等方式对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项目变更等重点环节实行同步跟踪监督,记录好工程进展和预防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到工程进展到哪个阶段,预防工作就跟到哪个阶段。
再次是“用药”,选择对症的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治病或者防病。预防工作具体包括预防调查、预防咨询、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确定怎样的工作方式组合至关重要。在用药环节,一是与镇区签署共同预防工作意见,明确我院在专项预防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寻求镇区在实际预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成员由我院预防部门、镇区纪检监察部门、建设所、规划所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相关环节和阶段性变化等进行探讨研究,及时完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的时效性。三是定制工程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挂图,张贴在工地的显要位置,提高项目单位人员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引导其树立遵纪守法、廉洁从业意识。四是定期到工地实地考察,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对涉及工程项目的重要文件备案、建档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工程重要环节程序规范合法。五是召开警示教育会,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危害,给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负责人敲“警钟”、念“廉政经”,增强其内在免疫力,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最后是“观效”,在患者服药后要持续观察,看疗效如何,是否需要根据新的情况改变方剂和用药。同样,预防工作不能以工作结束为结束,而应当继续与预防对象保持联系,定期回访,了解预防工作效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我们在开展重大工程专项预防过程中,注重与工程所在镇区的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依托领导小组,定期回顾共同预防工作情况,听取其对开展工程建设专项预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预防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着力构筑三种机制
第一,构筑预防部门与基层党委的合作机制,实现共同预防。基层检察院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主动争取基层党委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基层单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形成定期化的信息交流、风险评估制度和长期化的共同预防制度,共同推进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构筑预防部门与预防对象的沟通机制,落实预防效果。预防工作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单位,对于此类预防对象,预防工作的目的是结合打击效果,持续性强化法律的威严、震慑和警示作用,堵塞制度漏洞,避免同一单位再次发生职务犯罪行为。第二类是没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制度缺陷,职务犯罪发生风险较高的单位,对于此类预防对象,应通过同一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例与预防对象座谈、探讨,有必要的展开预防调查,发现工作中可能触及职务犯罪的情形,通过建立制度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第三类是职务犯罪发生风险较低,但仍需进行日常预防的单位。对日常预防对象而言,预防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醒和警示,帮助预防对象树立廉洁意识,主动远离职务犯罪。针对不同的对象,预防工作都要在与预防对象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需开展,形成程式化的溝通回访机制。
第三,构筑预防部门与基层群众的互动机制,形成预防网络。预防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展开宣传攻势,将职务犯罪预防的知识和职务犯罪的危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发动基层群众加入到预防职务犯罪的队伍中来,形成“全民预防网络”, 将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
编辑:刘雁君[email protected]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预防对象认识偏差,预防工作开展受阻。很多基层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干部认为检察院要对哪个单位预防,就一定是那个单位有问题或者准备查处那个单位,对于预防部门工作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基层预防工作的开展。
缺乏基层单位配合,预防网络尚未建立。基层检察院的预防部门在基层组织中没有对口单位,很多地方的基层预防工作仍只是单打独斗,缺乏整体的配合和多个单位的协助,预防网络尚未形成,预防工作效果很难实现。
预防需求众口难调,预防效果未及预期。在基层组织中,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行业、领域、单位、岗位和环节分布不均,范围相对广泛,可能发生的职务犯罪和潜在犯罪因素情况也较为复杂,各个部门、行业内部对于职务犯罪预防的需求也各异,用同一形式、统一标准来实施预防工作,容易让预防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其前瞻性和实效性。
二、专门预防、系统预防到社会预防的工作思路
专门预防是指针对具体的职务犯罪案例或者可能涉及职务犯罪的事件本身开展的预防工作,力求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开展对案例或事件本身的分析来达到职务犯罪预防的效果;系统预防是指通过对多个具有共性和可对比性的案例或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系统性的规律,进而发现具体案例和事件背后存在的管理和制度漏洞,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帮助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推动有关地区、行业和部门逐步建立起坚强防线;社会预防是指通过与发案单位、各镇区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做政策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大预防”局面,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终极目标。
应当将“专门预防→系统预防→社会预防”的工作思路贯穿在预防工作的始终,将基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工作目标,分阶段、分梯次安排工作,呈现出循序递进、层层深入的预防工作格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预防效果。以我院开展的“服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专项预防工作为例:在专项预防方面,选取了板芙镇金钟村作为试点,全程参与换届选举动员会、选民会议、选举大会,对换届选举各环节跟踪记录,全程监督工作进程。在系统预防方面,应板芙镇、神湾镇、港口镇和三乡镇的邀请,派员为上述四镇的选举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和村生产小组长等上法制教育课,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引导干部群众依法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在社会预防方面,我院将有关选举法律法规、选举纪律和破坏选举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折页,广泛张贴在各村村口和派发给村民,引导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着力提高村民对贿选等不当行为的抵制力度。这一专项行动完成后,相关镇区选举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参与选举的干部对于法律、法规更清晰,有选举权的群众对于手中的选票也更为慎重,并形成了村民对候选人监督和候选人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在这次村“两委”换届过程中,我院辖区内未出现一起与选举有关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
三、辨症、制方、用药和观效的工作方法
如果把整个社会比作人体的话,职务犯罪的发生就是人体出现了病痛,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人员就是医生,医生不仅仅要治病,更要帮助每一个可能生病的人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几率,这样才是一个好医生。笔者根据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总结出了“辨症→制方→用药→观效”的“四法”。在我院开展“民生工程,预防先行”系列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工作中,就采用了上述工作方法。
首先是“辨症”,通过“望、闻、问、切”的辨认,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的理由。预防工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判断预防对象的类别和需求。实际操作中,我们事先做了大量“辨症”工作:一是走访所辖镇、区,全面了解在建、将建的政府投资民生工程项目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二是在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专项预防之前,深入建设工地和建设单位走访,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其次是“制方”,根据诊断理出治病的法则,并依照治疗的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的“方剂”。根据预防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预防工作计划和方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易发职务犯罪的薄弱环节,着力将专项预防制度做实,确保预防措施到位。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通过及时与项目单位交流预防职务犯罪、廉政作风建设等方面信息,涉及重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相关事项变更,及时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单位人员通报情况,畅通信息渠道。二是建立职务犯罪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开展调研,加强对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风险点的预测,规范相关责任人员的行为,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重点环节跟踪监督机制。通过实地检查、资料备案等方式对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项目变更等重点环节实行同步跟踪监督,记录好工程进展和预防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到工程进展到哪个阶段,预防工作就跟到哪个阶段。
再次是“用药”,选择对症的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治病或者防病。预防工作具体包括预防调查、预防咨询、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确定怎样的工作方式组合至关重要。在用药环节,一是与镇区签署共同预防工作意见,明确我院在专项预防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寻求镇区在实际预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二是成立领导小组,成员由我院预防部门、镇区纪检监察部门、建设所、规划所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相关环节和阶段性变化等进行探讨研究,及时完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的时效性。三是定制工程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挂图,张贴在工地的显要位置,提高项目单位人员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引导其树立遵纪守法、廉洁从业意识。四是定期到工地实地考察,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对涉及工程项目的重要文件备案、建档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工程重要环节程序规范合法。五是召开警示教育会,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危害,给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负责人敲“警钟”、念“廉政经”,增强其内在免疫力,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最后是“观效”,在患者服药后要持续观察,看疗效如何,是否需要根据新的情况改变方剂和用药。同样,预防工作不能以工作结束为结束,而应当继续与预防对象保持联系,定期回访,了解预防工作效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我们在开展重大工程专项预防过程中,注重与工程所在镇区的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依托领导小组,定期回顾共同预防工作情况,听取其对开展工程建设专项预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预防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着力构筑三种机制
第一,构筑预防部门与基层党委的合作机制,实现共同预防。基层检察院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主动争取基层党委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基层单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形成定期化的信息交流、风险评估制度和长期化的共同预防制度,共同推进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构筑预防部门与预防对象的沟通机制,落实预防效果。预防工作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单位,对于此类预防对象,预防工作的目的是结合打击效果,持续性强化法律的威严、震慑和警示作用,堵塞制度漏洞,避免同一单位再次发生职务犯罪行为。第二类是没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制度缺陷,职务犯罪发生风险较高的单位,对于此类预防对象,应通过同一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例与预防对象座谈、探讨,有必要的展开预防调查,发现工作中可能触及职务犯罪的情形,通过建立制度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第三类是职务犯罪发生风险较低,但仍需进行日常预防的单位。对日常预防对象而言,预防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醒和警示,帮助预防对象树立廉洁意识,主动远离职务犯罪。针对不同的对象,预防工作都要在与预防对象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需开展,形成程式化的溝通回访机制。
第三,构筑预防部门与基层群众的互动机制,形成预防网络。预防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展开宣传攻势,将职务犯罪预防的知识和职务犯罪的危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发动基层群众加入到预防职务犯罪的队伍中来,形成“全民预防网络”, 将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
编辑:刘雁君[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