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系统化、规范化,数学成为了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能够对数学进行生活化的加工,那么学生在思维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也能更快捷掌握知识。下面,笔者就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谈些感悟。
一、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中低年级的数学课都会使用比较热门的动画片角色来导入教学,并贯穿整个课堂。动画人物进课堂会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但是随着教学的展开,动画人物除了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逐步闯关以外,其余的和课堂要教学的知识点没有什么联系。这样的情境设计是没有深度的。对比这样的课堂情境,某教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让笔者对课堂情境的创设有了新的认识。该教师创设了他与本班的三个学生小强、小林、小刚进行一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看誰一分钟内投中的球数多。课件中该教师展示了他和学生比赛的视频,让笔者明白原来数学课堂的情境可以如此贴近生活。课件中,小强第一个上场,一分钟投中了5球,然后教师学着小强的语气很不满意地说:“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个环节很容易让学生联想起现实生活中的投篮比赛很少有一局定胜负的,初步体会到比赛成绩会受到随机状态的影响。教师再通过课件呈现比赛成员各投3次的结果。小强成绩为5球、5球、5球;小林成绩为3球、7球、2球;小刚成绩分别为3球、4球、5球;老师成绩分别为4球、6球、5球。最后,教师提问:“小强三次的成绩是一样的,可以用5球来表示小强的水平。其他三人的三次成绩都不一样,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他们的水平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得每人的水平。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平均数的概念。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为拓展有深度的课堂铺平道路,使学生不但学会如何计算平均数,而且很好地挖掘了平均数的内涵。
二、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乐于接受、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笔者将25×13×4进行拟人化处理:“25和4是‘好朋友’,我们可以使用乘法交换律,让25和4在一起先乘,然后再乘以13。”再引导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数字也是“好朋友”。学生发现125×8、25+75、36+64等很多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组合都是“好朋友”。在随后的“小数的简便计算”中,笔者将数字作进一步的延伸:“125和8相乘是‘好朋友’,那么125的‘哥哥’1250以及125的‘弟弟’12.5和8相乘的时候也能成为‘好朋友’。”在教学25×32×125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25和4相乘的时候是‘好朋友’,125和8相乘的时候也是‘好朋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有没有4和8。当学生发现32可以变成4×8时,笔者告诉学生:“原来这道题的4和8在跟25和125玩捉迷藏呢,把这两个好朋友找出来后,我们的计算就会变得简便。”并让学生找一找4和8这两个数字还会躲在什么数字的后面。以此引导学生发现12、16、24这些数字后面都藏着4或8,都可以转化为含有4或8的因数相乘。这样的数字拟人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还说出“计算中的括号好像‘房间’”“‘好朋友’进同一个‘房间’”“不是‘好朋友’就从‘房间’里出来”。
这样的生活化数学语言能够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出相应的生活事例,从而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
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数学
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间接经验,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将基于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课堂上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将长为20厘米、宽为20厘米、高为10厘米的长方体茶盒装在一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包装盒中,最多能装几个?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0×30×30=27000(立方厘米),20×20×10=4000(立方厘米),27000÷4000=6(个)……3000(立方厘米),得出可以装下6个,且空间还有剩余。有的学生不同意上面计算的方法,认为实际操作时会有一些空间是死角放不了茶盒,可以在正方体包装盒的一角先整齐地平放3个茶盒,然后在包装盒的另外两边再竖着放下2个茶盒,一共可以放下5个茶盒。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要验证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可以将这道生活化的题目还原到生活中去。于是笔者让学生去收集或者制作等比例缩小的茶盒和包装盒,并带到课堂上演示。大部分学生们想到的摆法基本上是在一个角落横着放3个茶盒,然后在两个边角处竖着各放1个茶盒,总共只能摆5个。此时,笔者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试着将茶盒竖着每边摆一个呢?”根据笔者的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开始新的尝试。有部分学生发现将茶盒交叉叠放,竖着可以摆下4个,横着上下还可以各摆1个,可以放下6个。
四、生活化的解题思维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原型,但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列入教材后,往往会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可以对习题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还原和再创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途。
小学数学每学到一种计量单位,都会有考查名数转换的题型。如1000立方分米=(?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立方厘米。学优生会懂得“大的单位转化为小的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而中等生和学困生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单靠死记硬背很难灵活运用。他们不懂得是选择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看到1000这个数字很大就默认应该用除法来解答。笔者在讲解这道易错题的时候,试着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引导:“1000原来在一个大的单位里,现在要让它搬去一个小的单位里,已经吃亏了,还要让它除以进率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马上明白了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的关键是要看转换前后的单位变化,大部分学生也总结出了“吃亏要乘,获利要除”的规律。这种将解题的思维进行生活化处理,能让学生发现数学题中蕴含着浅显的生活道理,也很快理解了这种题型的原理。
一、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中低年级的数学课都会使用比较热门的动画片角色来导入教学,并贯穿整个课堂。动画人物进课堂会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但是随着教学的展开,动画人物除了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逐步闯关以外,其余的和课堂要教学的知识点没有什么联系。这样的情境设计是没有深度的。对比这样的课堂情境,某教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让笔者对课堂情境的创设有了新的认识。该教师创设了他与本班的三个学生小强、小林、小刚进行一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看誰一分钟内投中的球数多。课件中该教师展示了他和学生比赛的视频,让笔者明白原来数学课堂的情境可以如此贴近生活。课件中,小强第一个上场,一分钟投中了5球,然后教师学着小强的语气很不满意地说:“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个环节很容易让学生联想起现实生活中的投篮比赛很少有一局定胜负的,初步体会到比赛成绩会受到随机状态的影响。教师再通过课件呈现比赛成员各投3次的结果。小强成绩为5球、5球、5球;小林成绩为3球、7球、2球;小刚成绩分别为3球、4球、5球;老师成绩分别为4球、6球、5球。最后,教师提问:“小强三次的成绩是一样的,可以用5球来表示小强的水平。其他三人的三次成绩都不一样,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他们的水平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得每人的水平。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平均数的概念。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为拓展有深度的课堂铺平道路,使学生不但学会如何计算平均数,而且很好地挖掘了平均数的内涵。
二、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乐于接受、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笔者将25×13×4进行拟人化处理:“25和4是‘好朋友’,我们可以使用乘法交换律,让25和4在一起先乘,然后再乘以13。”再引导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数字也是“好朋友”。学生发现125×8、25+75、36+64等很多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组合都是“好朋友”。在随后的“小数的简便计算”中,笔者将数字作进一步的延伸:“125和8相乘是‘好朋友’,那么125的‘哥哥’1250以及125的‘弟弟’12.5和8相乘的时候也能成为‘好朋友’。”在教学25×32×125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25和4相乘的时候是‘好朋友’,125和8相乘的时候也是‘好朋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有没有4和8。当学生发现32可以变成4×8时,笔者告诉学生:“原来这道题的4和8在跟25和125玩捉迷藏呢,把这两个好朋友找出来后,我们的计算就会变得简便。”并让学生找一找4和8这两个数字还会躲在什么数字的后面。以此引导学生发现12、16、24这些数字后面都藏着4或8,都可以转化为含有4或8的因数相乘。这样的数字拟人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还说出“计算中的括号好像‘房间’”“‘好朋友’进同一个‘房间’”“不是‘好朋友’就从‘房间’里出来”。
这样的生活化数学语言能够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出相应的生活事例,从而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
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数学
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间接经验,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将基于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课堂上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将长为20厘米、宽为20厘米、高为10厘米的长方体茶盒装在一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包装盒中,最多能装几个?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0×30×30=27000(立方厘米),20×20×10=4000(立方厘米),27000÷4000=6(个)……3000(立方厘米),得出可以装下6个,且空间还有剩余。有的学生不同意上面计算的方法,认为实际操作时会有一些空间是死角放不了茶盒,可以在正方体包装盒的一角先整齐地平放3个茶盒,然后在包装盒的另外两边再竖着放下2个茶盒,一共可以放下5个茶盒。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要验证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可以将这道生活化的题目还原到生活中去。于是笔者让学生去收集或者制作等比例缩小的茶盒和包装盒,并带到课堂上演示。大部分学生们想到的摆法基本上是在一个角落横着放3个茶盒,然后在两个边角处竖着各放1个茶盒,总共只能摆5个。此时,笔者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试着将茶盒竖着每边摆一个呢?”根据笔者的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开始新的尝试。有部分学生发现将茶盒交叉叠放,竖着可以摆下4个,横着上下还可以各摆1个,可以放下6个。
四、生活化的解题思维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原型,但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列入教材后,往往会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可以对习题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还原和再创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途。
小学数学每学到一种计量单位,都会有考查名数转换的题型。如1000立方分米=(?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立方厘米。学优生会懂得“大的单位转化为小的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而中等生和学困生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单靠死记硬背很难灵活运用。他们不懂得是选择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看到1000这个数字很大就默认应该用除法来解答。笔者在讲解这道易错题的时候,试着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引导:“1000原来在一个大的单位里,现在要让它搬去一个小的单位里,已经吃亏了,还要让它除以进率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马上明白了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的关键是要看转换前后的单位变化,大部分学生也总结出了“吃亏要乘,获利要除”的规律。这种将解题的思维进行生活化处理,能让学生发现数学题中蕴含着浅显的生活道理,也很快理解了这种题型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