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思想前提,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观;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0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强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和代表热议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思想前提
回首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观念在不断的更新: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都忙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各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发展目标来构建经济发展理论,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代名词,把经济增长的具体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发展,这就是传统的经济增长观。这种发展观注重近期和局部的利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会带来“有增长无发展”的结果。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由此看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区别来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它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提高。社会发展必定要有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况且,经济增长观也没有考察人类的持续发展问题。一个美好的社会不仅是现在美好,而且应该也为未来的美好创造条件,应该使得人类能够永远地发展下去。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转化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指标。在此观念背景之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极易被狭隘地理解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被进一步简化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路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但其暴露出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现实清楚地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经济发展,相反,它在某种意义上遮蔽甚至偏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中国也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重视资源和环境,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科学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除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外,还包括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发展,既是指经济增长,这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指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还是指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也包含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内容。
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然而在中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当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考察,它体现为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它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结构多次合理调整有着紧密联系。但从当前的经济结构来看,确实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造成的。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容易造成投资结构的扭曲,进而加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因此,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往往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随着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更趋严重。因此,要调整经济结构,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社会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
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持续压力;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等。这些问题和矛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使经济发展更加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就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妥善调整社会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实现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和谐发展。2010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强调,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观;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0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强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和代表热议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思想前提
回首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观念在不断的更新: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都忙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各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发展目标来构建经济发展理论,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代名词,把经济增长的具体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发展,这就是传统的经济增长观。这种发展观注重近期和局部的利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会带来“有增长无发展”的结果。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由此看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区别来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它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提高。社会发展必定要有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况且,经济增长观也没有考察人类的持续发展问题。一个美好的社会不仅是现在美好,而且应该也为未来的美好创造条件,应该使得人类能够永远地发展下去。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转化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指标。在此观念背景之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极易被狭隘地理解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被进一步简化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路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但其暴露出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现实清楚地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经济发展,相反,它在某种意义上遮蔽甚至偏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中国也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重视资源和环境,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科学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除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外,还包括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发展,既是指经济增长,这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指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还是指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也包含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内容。
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然而在中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当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考察,它体现为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它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结构多次合理调整有着紧密联系。但从当前的经济结构来看,确实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造成的。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容易造成投资结构的扭曲,进而加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因此,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往往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随着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更趋严重。因此,要调整经济结构,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社会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
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持续压力;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等。这些问题和矛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使经济发展更加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就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妥善调整社会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实现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和谐发展。2010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强调,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