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思想情感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在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口语交际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读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然而,课改之前,在我们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它却一直是被忽视的,语文课本上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内容。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呢?
一、口语交际需要胆大敢说。
既然是交际,当然就免不了开口说话,所以口语交际的第一条件就是要敢于开口,但是很多人因为害羞或怕说不好被取笑而懒于开口。这绝对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首先要营造宽松积极的交际环境。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妥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特别要学会倾听,即认真听别人说话,训练自己的听辨能力;学会赏识,即要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不挖苦嘲笑同学,尤其在评价时,态度要真诚,要先肯定闪光点,再委婉提出不足之处,让意见听起来顺耳,使同学能舒心地接受;学会合作,即要具有角色意识,不管在课堂上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共同遵守活动规则,努力去演好。
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尤其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抛弃害羞与怯懦,才会有交流的欲望与勇气,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活跃思维,才会激活词汇储备,才会找回底气,才会辞采飞扬。我们刚开始练习口语交际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交际过程中要有有自信要不断的自我激励,要充份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尝试着不同的话题,慢慢提高难度和广度,随着交流次数的不断增加,可以大大的消除恐惧的心理,你会发现其实开口说话并不是很难。你会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想说,也越来越有内容说,这样你就走出了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开口说。
二、口语交际需要储备丰富。
口语交际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是交际双方应该具有必要的知识、信息。交际双方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往往会使交际无法展开或流于表面。古今中外的善演讲者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孟子雄辩无敌,他的博学多识、经天纬地之才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里以他高超的论辩艺术充分的展示了出来。他能够纵论古今,游刃有余,“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都是因为一个“博“字。
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储备我们的知识:一、大量阅读,品味经典语言。进行大量阅读,并且善于针对口语的特点选择阅读,如古诗词、名言警句等中的经典语言,尽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内,有意识地选择文本中的经典对话,深入剖析,品位其对话的精妙之处,领悟对话的艺术,并且能够尝试着在口语交际时灵活运用。二、关注生活,积累鲜活语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际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语言,并且善于捕捉对方语言的亮点,注意借鉴;同时,要善于倾听广播、电视中的鲜活广告,善于倾听影视剧中的人物对话,捕捉精彩语言;引导学生善于关注生活,观察事物,比如商场的店面装潢、路旁的广告牌、商品的包装袋等,善于捕捉诱人语言。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在口语交际时不会变得哑口无言。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外,同时要求他们在口语交际之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合的。
三、口语交际需要避免单向。
口语交际”取代过去的“听话说话”而成为新时期的一种语文课程,其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是说,“话语”已经变成一种手段,“交际”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加强言语协作,不断变换“听”与“说”的角色;若有一方退出这个过程,交际即告失败。言语瞬时性是指口头语言传输快,转瞬即逝,它要求交际主体注意力集中,一边仔细倾听,一边迅速表达;若听不清,或说不明,交际都将失败。语境开放性是说口语交际有一定的语言背景和主客观环境,交际过程中,它必须对交际主体开放;一旦语境封闭了,主体之间因不明白言语的准确意义,而使交际宣告失败。因此,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主体的“听”与“说”必须互动。
单向交流无异于说教,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记住,一个好的表述者未必就是个好的沟通者。
如“演讲”和“辩论”这两种典型的口语交际形式,发挥的就是合作互动的集体智慧。演讲者的“说”必须要顾及观众或听众的反应,听者的情绪变化必然要影响说者的现场发挥的程度,演讲的效果其实是互动着的听说双方所决定的。辩论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反双方都要借助于对手论辩的展开来表现自己,辩论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既要通过仔细地“听”来捕捉对方的信息,又要通过认真地“说”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双方对话题的剖析在听说互动过程中逐步深入。
四、口语交际需要随机应变。
交际中的“听说互动”需要的是临场发挥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即敏捷的思维能力与迅速的表达能力,因而成为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的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在交际过程中做到真正的护动,才能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角色,使交际过程变成一个双向的交流。
同时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在于话题不被人左右,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踏入人家的陷阱,有些问题可单刀直入,甚至可告知自己的兴趣点或关注点;有些问题则应该委婉地提出,甚至以退为进,布置悬念,摆出自己的难题,引导对方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里根竞选总统时因为年纪被对方在演讲中刁难,里根却说:“我不会因为经验多而嘲笑对方年幼无知。”;还有面对前来问称霸之事的齐宣王,孟子没有正面驳斥,而是以自己“不知”为由避而不答;然后一句“无以,则王乎”,便巧妙的把话题转到了自己要议论的问题,可谓机敏。
灵感不是莫名其妙地从天上掉下来的。对话过程中的机智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遵循以下几个方向:求异、联想、发散、综合、逆向、独创,要在对话过程中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
五、口语交际需要趣意同行。
如何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必要的幽默不可少,有时幽默的力量是极大的。什么是幽默的语言?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有趣;二是意味深长。即我们的口语交际既要有趣,又要有让人回味的东西。一味地有趣而毫无味道,这样的语言不是幽默,而是诙谐或者滑稽,对于口语交际的语言来说,幽默是一种境界,一种交际的较高境界。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
1、虚与实的结合。即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实化,把实实在在的事物虚化。比如“下课的铃声悠悠地勾走了我的心,座位上只留下一个壳”,把“心”实化,把“铃声”拟人化,在幽默中写出作者对下课的渴望。
2、似是而非。指的是从说话者的话里你得出的结论与说话者最终的表达意图完全相反,因为出乎意料而造成幽默。比如,家中,父亲明知故问:“你们班谁最懒?”汤姆说:“不知道。”父亲忍住怒火:“当所有的同学都认真做题时,闲着没事、东张西望的人不是你是谁?”汤姆理直气壮地回答:“是老师。”听到这一结论,你能不为之喷饭吗?
3、一词多义的效果。许多词语是多义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歧解,从中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言者和听者分别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形成幽默的反差。
4、委婉含蓄。也就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换一种说法,含蓄地去表达。同时让换说的语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从而构成幽默。约翰先生坐在车厢里很有礼貌地问坐在身边的一位女士:“我能抽烟吗?” 女士很客气地回答:“你就像在家里一样好啦!”约翰先生只好将烟盒重新放回衣袋里,叹了一口气说:“还是不能抽。”
5、夸张、比喻的引用能够使事物的特点更明显,也可以使深奥的事情简单化、通俗化,把两者合二为一,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幽默效果。比如: “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在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溜过的味儿”。
除了上面的几点,幽默的元素还有许多,而这几点是最基本的,我们要使自己的交际语言幽默起来。关键还在于平时交际活动中时有意识地进行尝试,尝试多了,我们自然就能灵活运用了。
口语交际是技术,更是艺术,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平时训练中,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同时要敢说,多说,会说,这样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快的提高。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呢?
一、口语交际需要胆大敢说。
既然是交际,当然就免不了开口说话,所以口语交际的第一条件就是要敢于开口,但是很多人因为害羞或怕说不好被取笑而懒于开口。这绝对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首先要营造宽松积极的交际环境。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妥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特别要学会倾听,即认真听别人说话,训练自己的听辨能力;学会赏识,即要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不挖苦嘲笑同学,尤其在评价时,态度要真诚,要先肯定闪光点,再委婉提出不足之处,让意见听起来顺耳,使同学能舒心地接受;学会合作,即要具有角色意识,不管在课堂上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共同遵守活动规则,努力去演好。
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尤其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抛弃害羞与怯懦,才会有交流的欲望与勇气,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活跃思维,才会激活词汇储备,才会找回底气,才会辞采飞扬。我们刚开始练习口语交际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交际过程中要有有自信要不断的自我激励,要充份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尝试着不同的话题,慢慢提高难度和广度,随着交流次数的不断增加,可以大大的消除恐惧的心理,你会发现其实开口说话并不是很难。你会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想说,也越来越有内容说,这样你就走出了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开口说。
二、口语交际需要储备丰富。
口语交际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是交际双方应该具有必要的知识、信息。交际双方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往往会使交际无法展开或流于表面。古今中外的善演讲者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孟子雄辩无敌,他的博学多识、经天纬地之才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里以他高超的论辩艺术充分的展示了出来。他能够纵论古今,游刃有余,“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都是因为一个“博“字。
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储备我们的知识:一、大量阅读,品味经典语言。进行大量阅读,并且善于针对口语的特点选择阅读,如古诗词、名言警句等中的经典语言,尽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内,有意识地选择文本中的经典对话,深入剖析,品位其对话的精妙之处,领悟对话的艺术,并且能够尝试着在口语交际时灵活运用。二、关注生活,积累鲜活语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际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语言,并且善于捕捉对方语言的亮点,注意借鉴;同时,要善于倾听广播、电视中的鲜活广告,善于倾听影视剧中的人物对话,捕捉精彩语言;引导学生善于关注生活,观察事物,比如商场的店面装潢、路旁的广告牌、商品的包装袋等,善于捕捉诱人语言。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在口语交际时不会变得哑口无言。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外,同时要求他们在口语交际之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合的。
三、口语交际需要避免单向。
口语交际”取代过去的“听话说话”而成为新时期的一种语文课程,其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是说,“话语”已经变成一种手段,“交际”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加强言语协作,不断变换“听”与“说”的角色;若有一方退出这个过程,交际即告失败。言语瞬时性是指口头语言传输快,转瞬即逝,它要求交际主体注意力集中,一边仔细倾听,一边迅速表达;若听不清,或说不明,交际都将失败。语境开放性是说口语交际有一定的语言背景和主客观环境,交际过程中,它必须对交际主体开放;一旦语境封闭了,主体之间因不明白言语的准确意义,而使交际宣告失败。因此,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主体的“听”与“说”必须互动。
单向交流无异于说教,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记住,一个好的表述者未必就是个好的沟通者。
如“演讲”和“辩论”这两种典型的口语交际形式,发挥的就是合作互动的集体智慧。演讲者的“说”必须要顾及观众或听众的反应,听者的情绪变化必然要影响说者的现场发挥的程度,演讲的效果其实是互动着的听说双方所决定的。辩论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反双方都要借助于对手论辩的展开来表现自己,辩论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既要通过仔细地“听”来捕捉对方的信息,又要通过认真地“说”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双方对话题的剖析在听说互动过程中逐步深入。
四、口语交际需要随机应变。
交际中的“听说互动”需要的是临场发挥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即敏捷的思维能力与迅速的表达能力,因而成为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的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在交际过程中做到真正的护动,才能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角色,使交际过程变成一个双向的交流。
同时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在于话题不被人左右,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踏入人家的陷阱,有些问题可单刀直入,甚至可告知自己的兴趣点或关注点;有些问题则应该委婉地提出,甚至以退为进,布置悬念,摆出自己的难题,引导对方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里根竞选总统时因为年纪被对方在演讲中刁难,里根却说:“我不会因为经验多而嘲笑对方年幼无知。”;还有面对前来问称霸之事的齐宣王,孟子没有正面驳斥,而是以自己“不知”为由避而不答;然后一句“无以,则王乎”,便巧妙的把话题转到了自己要议论的问题,可谓机敏。
灵感不是莫名其妙地从天上掉下来的。对话过程中的机智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遵循以下几个方向:求异、联想、发散、综合、逆向、独创,要在对话过程中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
五、口语交际需要趣意同行。
如何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必要的幽默不可少,有时幽默的力量是极大的。什么是幽默的语言?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有趣;二是意味深长。即我们的口语交际既要有趣,又要有让人回味的东西。一味地有趣而毫无味道,这样的语言不是幽默,而是诙谐或者滑稽,对于口语交际的语言来说,幽默是一种境界,一种交际的较高境界。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
1、虚与实的结合。即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实化,把实实在在的事物虚化。比如“下课的铃声悠悠地勾走了我的心,座位上只留下一个壳”,把“心”实化,把“铃声”拟人化,在幽默中写出作者对下课的渴望。
2、似是而非。指的是从说话者的话里你得出的结论与说话者最终的表达意图完全相反,因为出乎意料而造成幽默。比如,家中,父亲明知故问:“你们班谁最懒?”汤姆说:“不知道。”父亲忍住怒火:“当所有的同学都认真做题时,闲着没事、东张西望的人不是你是谁?”汤姆理直气壮地回答:“是老师。”听到这一结论,你能不为之喷饭吗?
3、一词多义的效果。许多词语是多义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歧解,从中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言者和听者分别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形成幽默的反差。
4、委婉含蓄。也就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换一种说法,含蓄地去表达。同时让换说的语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从而构成幽默。约翰先生坐在车厢里很有礼貌地问坐在身边的一位女士:“我能抽烟吗?” 女士很客气地回答:“你就像在家里一样好啦!”约翰先生只好将烟盒重新放回衣袋里,叹了一口气说:“还是不能抽。”
5、夸张、比喻的引用能够使事物的特点更明显,也可以使深奥的事情简单化、通俗化,把两者合二为一,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幽默效果。比如: “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在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溜过的味儿”。
除了上面的几点,幽默的元素还有许多,而这几点是最基本的,我们要使自己的交际语言幽默起来。关键还在于平时交际活动中时有意识地进行尝试,尝试多了,我们自然就能灵活运用了。
口语交际是技术,更是艺术,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平时训练中,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同时要敢说,多说,会说,这样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