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理念下 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c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站在学习者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情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科技的迅猛发展,随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年青一代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能扎实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能有效地增长才智呢?只有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就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智能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认为:
  1.创设情境,注意思维的有效激活。教师在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利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上册中“连减”一节是第二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要知道连减的意义,如果一字一句去叙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就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设计出了一个画图:草地上有五只小鸡在吃草,跑走了两只,还剩几只?这种情境的创设,变静为动,不需太多的讲解,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愉快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获取了知识。
  2.动手操作,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事物乐于用手试一试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在动手实践中,尝试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脑、手、耳、口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知识建立在直观领悟的基础上,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现代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首要前提,在教学中不要被现有教材所束缚,应让学生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应允许学生“不听话”、“不守规矩”,给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便学生敢说,敢做,敢问,敢于创新。另外,还要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则由权威的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迸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道题:计算5+5+5+5+3=?因为加数不全相同,大多数学生采用了累加法,此时,我便不失时机的追问一下:还有其他做法吗?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后,得出了这两种计算方法5×4+3、5×5-2,特别后一种是值得鼓励的一种创造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和提出一种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法。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乘法的含义,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应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始终。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训练。首先,训练学生说完整话。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小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话说的不连贯或是说半截话,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要求学生把每句话都要说完整,尽量不说省略句。如师问“树上有几只鸟?”学生可能会回答“5只。”这时,教师则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即:树上有5只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训练学生根据图或者算式说三句话,这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重、难点,也是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做到这一点。在教学5的减法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三句话。如:有5只小兔,跑了2只,还剩3只。然后又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并根据算式说出三句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为今后学习应用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最好是把学生的各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的新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班级管理中独生子女的问题、信息时代到来的影响以及班容量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的工作相对变得更加复杂、肩负的责任也更大。因此,“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问题,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保证现代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本人对班主任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新认知:  一、处理好师生立场与构建新型师生观  现代教育
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愿望,实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有了家长的了解与帮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呢?具体方法我将在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中分别阐述:  一、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发现教养即教育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前,他们已经掌握并能处理使人难以置信的信息量,掌握了许多复杂的技能,在父母的努力和照料下,他们已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情境的创设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提供丰富有现实意义的背景材料。情境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