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使幼儿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培养团结分享的意识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管理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每日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持续发展。本文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的教育教学内容,都使得幼儿的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班级管理,才能使幼儿在活动规范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推动管理工作的展开
幼儿的认知思维和行为习惯都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也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中慢慢养成的。教师想要有序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赢得幼儿的参与和配合。管理工作的双方是教师和幼儿,想要使幼儿接受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各项活动的常规要求。教师首先要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的联系,在亲近教师的基础上才会听从教师的建议,这是一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另外,幼儿年龄小,对外界的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自控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创设,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提升促进他们行为的自主自觉性。
比如教师想要幼儿开始安静地进行午睡,可以通过听幼儿播放睡前故事来进行慢慢引导,对于极个别难以入睡的幼儿,教师则需要耐心的引导,根据他的个性特点寻找对应策略,逐步引导他们适应集体的生活步调。经过长期的行为实践引导,幼儿就会形成按时午睡的良好习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幼儿信任教师、尊重教师的基础之上。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细致的,幼儿的个性差异是明显具体的,由于幼儿年龄幼小,在生活方面和活动过程中总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平和自己的心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幼儿,不能仅凭教师的威严来强制要求幼儿,而是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进而自觉主动地按照教师的规则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形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采用游戏的活动策略,提升管理工作的效果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存在着。他们对活动管理的意义是难以理解的,对遵守行为的必要性也是缺乏认知的。 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对幼儿展开班级管理,让幼儿在享受游戏带来乐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
比如在进行午餐的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幼儿安静吃饭,不说话和不进行其他的小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这项活动,表现好的小朋友会受到表扬和鼓励。幼儿对于被认可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为了这项荣誉就会自觉地控制随意行为。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以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通过承担 “小老师”“小班长”的职务,他们会以身作则,更全面地明确行为要求的具体细则,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坚持科学的效果评价,完善管理工作的策略
效果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反思,对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对相关的活动环节进行科学的調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幼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教师也提升了相关的专业素养能力,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有效锻炼。
比如在幼儿离园的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总是难以做到安心等待父母,特别是看到其他的幼儿一个一个被接走,内心越来越着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哭闹的情况。虽然安排了一些自主的活动内容,但是明显对这个幼儿没有起到作用。教师就要针对这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是活动内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还是幼儿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脆弱的性格。经过教师的观察分析,这个幼儿喜欢和小伙伴玩搭积木的游戏,随着一起搭积木的小朋友接走,他的积木工作缺少了支持,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转移幼儿注意力,去参加一些个人活动,提高幼儿等待的耐心,优化离园活动的管理工作。 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对幼儿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科学分析,对问题原因进行共同探讨并寻找解决策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做好幼儿管理工作。
总之,科学有效组织幼儿的集体活动,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规范幼儿的集体行为,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活动,也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幼儿的阶段特点,以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温馨和谐的环境创设,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规范,还有效果评价的总结反思等多方面的教育管理策略,不断推动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J].方桂花.学周刊.2018(17)
[2]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韩彩霞.学周刊.2014(13)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的教育教学内容,都使得幼儿的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班级管理,才能使幼儿在活动规范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推动管理工作的展开
幼儿的认知思维和行为习惯都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也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中慢慢养成的。教师想要有序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赢得幼儿的参与和配合。管理工作的双方是教师和幼儿,想要使幼儿接受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各项活动的常规要求。教师首先要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的联系,在亲近教师的基础上才会听从教师的建议,这是一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另外,幼儿年龄小,对外界的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自控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创设,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提升促进他们行为的自主自觉性。
比如教师想要幼儿开始安静地进行午睡,可以通过听幼儿播放睡前故事来进行慢慢引导,对于极个别难以入睡的幼儿,教师则需要耐心的引导,根据他的个性特点寻找对应策略,逐步引导他们适应集体的生活步调。经过长期的行为实践引导,幼儿就会形成按时午睡的良好习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幼儿信任教师、尊重教师的基础之上。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细致的,幼儿的个性差异是明显具体的,由于幼儿年龄幼小,在生活方面和活动过程中总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平和自己的心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幼儿,不能仅凭教师的威严来强制要求幼儿,而是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进而自觉主动地按照教师的规则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形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采用游戏的活动策略,提升管理工作的效果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存在着。他们对活动管理的意义是难以理解的,对遵守行为的必要性也是缺乏认知的。 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对幼儿展开班级管理,让幼儿在享受游戏带来乐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
比如在进行午餐的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幼儿安静吃饭,不说话和不进行其他的小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这项活动,表现好的小朋友会受到表扬和鼓励。幼儿对于被认可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为了这项荣誉就会自觉地控制随意行为。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以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通过承担 “小老师”“小班长”的职务,他们会以身作则,更全面地明确行为要求的具体细则,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坚持科学的效果评价,完善管理工作的策略
效果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反思,对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对相关的活动环节进行科学的調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幼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教师也提升了相关的专业素养能力,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有效锻炼。
比如在幼儿离园的活动过程中,有的幼儿总是难以做到安心等待父母,特别是看到其他的幼儿一个一个被接走,内心越来越着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哭闹的情况。虽然安排了一些自主的活动内容,但是明显对这个幼儿没有起到作用。教师就要针对这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是活动内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还是幼儿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脆弱的性格。经过教师的观察分析,这个幼儿喜欢和小伙伴玩搭积木的游戏,随着一起搭积木的小朋友接走,他的积木工作缺少了支持,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转移幼儿注意力,去参加一些个人活动,提高幼儿等待的耐心,优化离园活动的管理工作。 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对幼儿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科学分析,对问题原因进行共同探讨并寻找解决策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做好幼儿管理工作。
总之,科学有效组织幼儿的集体活动,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规范幼儿的集体行为,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活动,也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幼儿的阶段特点,以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温馨和谐的环境创设,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规范,还有效果评价的总结反思等多方面的教育管理策略,不断推动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J].方桂花.学周刊.2018(17)
[2]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韩彩霞.学周刊.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