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环德育”策略,培育学生良好品格习惯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语:“教之道,德为先。”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区级重点课题“和乐教育研究”中,积极开展“和乐德育”子课题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爱心教育”为突破口,以“和乐四节”德育特色活动为契机,培养心康体健、自主合作的和乐学子。围绕这一育人目标,笔者带领教师采取“习惯养行、爱心育品、文化怡情”的“三环德育”策略,贯穿整体育人工作全过程,通过各种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通过“五爱”教育,塑造学生的“和善”品格和“崇美”个性;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陶冶学生的“和乐”性情。下面,浅谈一下我校的做法与笔者的体会。
  一、习惯养行
  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很深远。小学阶段是习惯教育的最好时期。为此,我们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开展“和乐之星”评比活动,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现自主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期初,我校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行为登记卡,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全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课间活动纪律、交作业等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表现,在行为登记卡上进行定性评价考核,加星或画黑三角(一个黑三角要三颗星抵消)。班主任每月统计,对优秀学生在班上发小奖状表扬。每学期末,班主任再进行总的统计,达到学校规定的星星数量的学生,由学校授以“和乐之星”奖章。此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发现自我价值,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从而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奖励自己。学校还将大队委以及“文明小天使”分到各个班、各个楼层,每天检查,每周评比,以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对学生实施自主管理,能够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和乐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对良好班级的形成和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形的教育力量。为了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我校每学期定期组织班级主题墙报评比、最美班级评选、班级图书角建设评比、学生作品展示评比、读书小博士评比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通过自己设计方案、参与实践活动、参观其他班级建设成果等,让学生认识自我、找到差距、获取认同、创优争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兴趣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的向心力。
  3.落实“三会”主题教育,培养基本公民素养
  儿童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培养他们文明有礼、健康生活、遵守规则、学会尊重、乐于服务、关心他人、讲究诚信、担负责任等公民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对儿童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所以小学是儿童基本公民素养培育的基础阵地。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公民素养,我校全方位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既“重文”,更“重德”,每学期都安排主题鲜明的校会、年级会和班会。例如:在主题校会上,我做了“我要学什么”“我强大吗”“我幸福吗”等专题讲座,以问题和图片的形式启发全校孩子们深入观察和思考。在此之后,学校鼓励孩子们写校会听后感,希望通过“剖析—思考—导行—反思”,让孩子们认真地比较、思考,做到讲文明、守规则、懂尊重、善合作、敢担当与会感恩,激励他们奋发进取,做合格的小公民。各年级的年级会主题也是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以及本年级学生品行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共同参与宣讲与演练,取得显著教育成效。各班的班会除了主讲常规工作外,也是对校会和年级会的延伸。
  二、爱心育品
  良好的品格,是一个人成功立足社会的精神源泉。品格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培育的,只有富有意义的、自然的、新颖的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主发展。针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随意性大、主观性多、功利性强、有效性差的通病,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使德育工作走出困境,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策划好每一次的活动,并持之以恒,才能增强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育人的目标。为此,我校在“和乐教育研究”课题的引领下,开展了“和乐德育”的研究,围绕“五爱”教育——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朋友、爱自然,在学校、家庭、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教育”行动研究,充实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序列。
  1.百善“孝”为先
  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因此,在培养学生品格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百善孝为先”。每年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和寒暑假中,组织学生参与“爱父母”的亲情体验活动,填写爱心记录卡,撰写爱心日记等,在活动中体会父母的辛勤工作,学会用行动报答父母的爱,并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开展“感恩十星”“劳动十星”“温馨的一家”活动。假期结束后,由家长与孩子一起填写表格,开学后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根据表格填写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在行为登记卡上为孩子们加星,及时评价,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被肯定的成功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小养成关心父母家人的好习惯,进而培养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2.师情“敬”为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康有为也在《政论集·在浙之演说》中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学生尊敬老师,是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之一,也是他们拥有的一种美德。我校每年在教师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制作敬师卡、给老师献花活动,以及以“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为主题的绘画和征文比赛、以“爱师”为主题的诗歌征集活动等。爱老师的专题教育活动,唤起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之情,让学生在心里敬重老师,在行为上尊敬老师,在学习上听从老师的教导。   3.同伴“助”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因此,我校每年在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日子里,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由学校的特色小队——“小水滴”爱心小队带领全体学生参与到关爱他人的活动中去,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从我身边的小事做起”“给社区孤寡老人驱寒送暖”“感恩十星”“温馨的一家”评选以及为汶川和台湾灾区的民众募捐等活动。一系列的献爱心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对同龄人的关爱和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学会了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4.国恩“感”为怀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激励着无数的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有了无数前辈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守护和建设祖国灿烂的未来,是他们必须担当的重任。《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道德规范》也明确提出热爱祖国的要求。因此,每年我校都在国庆、“七一”、建队日等节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绘画、手抄报、征文、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例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祖国发展我成长”的爱祖国大型庆祝活动,号召师生观看60周年国庆大典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史,共同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日益强大,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培养爱国情怀和担当建设祖国重任的意识。
  5.人景“和”为贵
  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加强环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护绿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我校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绿色行动,进一步巩固我校“广州市绿色学校”的成果,如“小纸芯团再利用——蚂蚁军团行动”“我与小苗同成长,赤小鲜花迎亚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爱自然就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只有重视环境保护,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文化怡情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师生文明状态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是教育的延伸和提升,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培育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发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三风”建设铸造文化
  校风建设,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教风建设,是保证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学风建设,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抓好“三风”建设,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课题的驱动下,我们不仅积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师德教育,还引领教师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做到教师乐教,即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师生关系的营造以及作业的精心设计等各个方面,教师都考虑得比较细致周到。因此,学生们也做到了乐学,即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外各种学习活动,发展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学习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等。
  2.景观打造彰显文化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环境对于身处校园中的学生与教师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无形中的陶冶也是一种教育的力量。校园环境的建设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景观设计,将学校与地域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学校面貌的展示,更是学校文化的象征。因此我校精心布置了校园环境,精心设计办学理念、校训和育人目标的特色装饰。我校建造了绿草如茵、花儿绽放、花香漫溢、乌龟悠闲漫游的幽雅舒适的小天井花园,还重点设计了“和乐”校园宣传文化栏,有“五爱”教育、环境、科技、《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安全知识等,图文并茂,发挥名言佳句的无声陶冶作用。
  3.特色活动培育文化
  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读书等活动。为了孕育“和乐”精神,我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和乐四节”特色活动:在春季举办“我发明、我创造”为主题的“和乐科技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在夏季举办“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的“和乐艺术节”,培养师生的自信心和艺术情操,学会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秋季举办“强身健体,喜迎亚运”为主题的“和乐体育节”,提高全校师生强身健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勇拼搏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冬季举办“共同阅读,共沐书香”为主题的“和乐读书节”,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提升学生的读书质量。同时,还创建“书香校园”,评选读书小博士,出版《赤小在线》校刊和每两年编辑出版一册学生作文集,如《脸谱——2008习作集》《吟唱——2010习作集》《韵白——2012习作集》等,多形式多途径地推动学校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和文明风尚的熏陶,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是学龄儿童生活的一个小社会,这一小社会的形态将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功能的发展、心理结构的完善、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挥。我校积极开展“和乐德育”实践,必将大大丰富和净化这一社会环境的内涵,充分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为新一代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小学)
  (责任编辑:马潇潇)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事故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和强化设备管理等安全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对策  作者简介:申军伟(1973-),男,河南新郑人,河南省新郑市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工程师。(河南新郑451100)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8-0125
摘要:有关统计结果表明火力发电厂中锅炉原因引起的非计划停运占全厂的60%以上,而锅炉发生四管泄漏引起的非计划停运占锅炉非计划停运事故的80%以上,所以火力发电厂都将预防锅炉四管泄漏作为预防机组非计划停运的重中之重。对进入商业化运行的机组是如此,对没有进入商业化运行的新建机组更是如此,特别是近几年投运的新建机组在试运中几乎没有不发生锅炉四管泄漏的,所以新建机组都十分重视预防锅炉四管泄漏问题,都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