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与语法功能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汉语语法学建立以来,汉语词类划分一直争议不断。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功能说”被广泛接受并在学界日益形成共识。在郭锐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一书中,作者亦主张语法功能标准,但也多次提及分布标准。分布和语法功能有何区别?能否并存同现?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布;语法功能;汉语;词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自《马氏文通》问世时被提出,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汉语语法学研究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同时也引进了西方许多理论和方法。而学界对词类的划分标准问题始终争论不休,至今没有达成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
  郭锐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提出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这个标准在近年来的语法研究中越来越深入人心。郭锐亦在书中写到:“汉语词类划分应以词的分布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1]这里我们发现,郭锐使用了“分布”和“语法功能”两个术语,一起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那么,二者概念等同吗?如果不等同,为什么交替运用?如果等同,语言学家为什么还要用两个术语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呢?这样不是违背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吗?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分布”和“语法功能”的源头说起。
  
  一、美国描写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分布观”
  
  “分布”的概念最初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提出来的,它是指某一种类型的语言单位可能在话语中出现的一切环境的总和。布龙菲尔德说:“结构中的每一个有次序的单位是位置。结构中的每一个位置只能被一定的形式填充。形式所占据的位置就是功能。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形式组成一个形类。词的形类就是词的类。语言中最大的词的类就是这个语言的词类。”[2]其中提到的形类和位置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就包含着分布的内容。即语法性质不同的语言单位,其所能出现的环境有所不同,语言描写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音位在音位组合中的分布关系、语素在语素组合中的分布关系。后人因此也把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称为“分布主义学派”。
  哈里斯曾对“分布”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他指出:“一个成分的分布就是它所出现的全部环境的总和,也就是这个成分的所有的(不同)位置(或出现的场合)的总和,这个成分出现的这些位置是同其他成分的出现相关联的。”[3]那么,分布可以看作是一个词所出现的环境。也就是说,分布就是一个词所出现的各种语法位置。它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从组合、聚合关系理论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一种重要概念和分析方法。
  站在美国描写结构主义学派的立场上,词类就是根据词的全部分布划分出来的类,词类是分布类。
  
  二、结构主义影响下的汉语词类“功能说”
  
  (一)陈望道的“功能说”
  在汉语词类划分标准问题上,最先明确提出以功能来划分词类的是陈望道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法革新讨论中,他就说:“当今文法的思潮已经从意义和形变的注重转向到function的注重。function这个字代表着因素和因素间的互相依赖互相对应的交互关系。它在文法学中也可以称为功能。我们不妨就注重这种‘功能’来研究来讨论我们的文法。”[4]在他的遗著《文法简论》中,则更为全面地论说了“词类从本质上说,就是词的功能分类。词类区分的准据是功能”[5]的观点。
  陈氏认为:“结合功能”与“句法功能”不是两类东西,而是功能表现的两个方面,即“词在组织中的活动能力(功能),具体表现为词与词组相互结合的能力和词在句子里担任一定职务的能力”[6]。这就给“功能”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他运用功能观点来分汉语词类,特别强调了配置功能和会同功能。他认为:词的分类要以词的配置功能作枢纽,从配置求会同,从会同定词类。其实陈氏的配置功能和会同功能就是结构主义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7]
  “功能说”破除了单凭意义和单凭形态为标准来划分汉语词类的观念,致力于从汉语语法特点来确立汉语词类的区分标准;不过可惜的是,陈望道对于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这一点却论证得并不很充分。而后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汉语词类的认识也不断推进,功能观点被广泛接受并在学界日益形成共识。
  (二)朱德熙的语法功能说
   朱德熙也坚决主张根据语法功能标准区分词类。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中,他将这一观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强调对汉语来说是这样,对于别的语言一样适用。他说:“印欧语根据形态划分词类,归根到底还是根据语法功能,因为凡是具有相同形态的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是一致的,形态不过是功能的标志。”[8]他在《语法讲义》里强调:“汉语的词的分类‘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9]在《语法答问》里他再一次说:“划分词类的根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语法功能简单一点说是词和词之间的结合功能。说得准确一点,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是指它所占据的语法位置的总和,用现代语言学术语即词的分布。[10]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德熙在词类研究中充分继承并发展了美国描写结构主义的分布分析。他把语法功能等同于分布,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分布。
  (三)郭锐的语法功能说
  2002年郭锐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出版。他在书中对“分布”和“语法功能”这两个术语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词所占据的语法位置是词的分布。词所占据某一特定语法位置的能力是一个词的语法功能。”[11]可以看出,两个定义很相近,但却有明显区别。如何理解这两个定义呢?“分布”与“语法功能”等同吗?郭氏在书中“词类的本质和表述功能”一章里,详细论证了分布本质论的悖论。“分布本质论就是指词类是分布类,词类的本质是分布。这是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以来的普遍观念。”[12]郭氏认为词类不是分布类,无论什么意义的分布都无法自圆其说,并从单项分布观、总体分布观、部分分布观三个方面论证了分布本质论的悖论,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
  分布不是划分词类的标准,分布不等同于语法功能。分布比语法功能更具体,它是一个词所占据的语法位置。而语法位置包括层次和语法关系信息。例如“山”“水”等词占据主语、宾语、体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等语法位置,出现在谓语的前面,但不出现在“不”“很”等副词的后面,反映的是主谓、偏正等语法关系,表明了“山”“水”的分布环境。这是我们可以直接在例句中看到的,比较具体。而语法功能指的是词所具有的占据某一特定语法位置的能力,包括与别的词或词组结合的能力,作句法成分的能力。简单地说,语法功能就是词具有什么样的组合能力,能同哪些词组合,不能同哪些词组合,以及组合后作什么成分。这是比较抽象的。作为分类方法,分布比语法功能更容易操作。所以就词类划分标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来说,二者可以并存。分布标准可以看作是功能标准的具体操作标准。所以,词类从本质上说不是分布类,但属于同一词类的成员有大致相似的分布,因而可以以词的分布为划分词类的形式标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充分继承和发展了美国描写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分布观”和“功能说”是一脉相承、可以并存的汉语词类分类标准。“功能说”意味着现代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注释:
  [1][2][3][11][12]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3页、第119页、第119页、第121页、第65页。
  [4] 陈望道:《文法的研究》,陈望道等编著《中国文法革新论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5页。
  [5]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9页。
  [6] 陈望道:《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
  [7] 参见陈望道《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
  [8]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14页。
  [9]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10] 参见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14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拾起江边的一朵雪浪花  擦亮汨罗江头欲坠的斜阳  荡一叶扁舟  穿行于楚国空蒙的幻境  借问斜阳  屈子的缕缕幽思  是否只化作几粒粽子  那一艘艘豪华的龙舟    是否载得动酒绿灯红的醉意  哦,屈子,屈子    羽    毛绒绒一团生命  滚进洞开的   人生胡同    雄赳赳一只天鹅   划进清粼粼   一湖春波    衔一茎轻盈的雪   抟羊角飘然而上   徜徉于  万里云霄    天风忽
期刊
淡淡桃花雪,点点春意寒。  ——题记    壹    这个城市的3月7日夜里。  下着令人微微伤感的细雨,与前一天的晴空万里形成截然对比。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你已身处P城繁华的校区之中。微微仰面,雨线快速侵入我脸上的毛囊。路上浅浅的积水在昏黄的灯光下略显情调。快速走动的人影在你的视线里消失。  风声徐徐,倩然娇颜,越过寒霜冷。  从上年的12月起,你经常觉得冷,却喜欢听风声。仿佛剧烈的风声
期刊
我曾站在黑夜里,  仰望星光闪闪,  绿树,在黑夜里没有了生命的骄傲;  鲜花,在黑夜里失去了美丽的容颜。  周围全是黑沉沉的,  什么都没有吗?  不,夜色中有酥油灯,  有孩童的欢笑,  还有情侣的细语喃喃。  因此,我喜欢上了高原夜色,  她是如此恬静,  她是劳碌奔波中不可缺少的休闲港湾。    我曾站在云海之间,  环顾巍巍山峦,  沟壑,被浓雾环绕;  溪流,被浓雾遮掩;  周围全是雾
期刊
那是一段破败的残垣,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我在里面的高楼里,学着中国古老的文字和外国古老的雕塑。但有时,我更愿意称外面为西方,称里面为东方,可是却割舍不下其中的任何一个,又一心想逃避一切,向外面的外面去寻找生命的起点。  可能这就是我这个故事开始的原因吧。    人们都说,“酒逢知己饮,诗当会人吟”,在庞大的中文系里,我却找不到一个知己,看着冷若冰霜的老师们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为我们传授华夏民族博大的文化
期刊
摘要:作为文化霸权的典型表征之一,文化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渗透已是客观现状。对此,我们应该从容应对。“山寨文化”的出现,可以看作是文化霸权下文化反弹的一种表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科学审视“山寨文化”,正确引导其向优质文化方向发展,更好地将优质“山寨文化”的集体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内在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有效之计。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山寨文化”;从容应对  随着经
期刊
山崩地裂滑坡塌方  双耳失聪两眼失明  黑夜盖住情绪的领地  没有更多的言辞可以克制  死亡多么令人恐惧    桌头的饭菜还在眼底  母亲的唠叨还在耳边  给爱人的邮件还没发出  一场裂变如同一个巨大的涡流    把生活、平静吞噬  这世界太过莫测    不甘啊自由、生命  还有万点霓虹  人生没走到尽头    断裂的预制板漆黑漆黑  身子皱折遗弃在流动的夜色  血液尝试着与星光沟通  尝试着抚摩
期刊
应广大文学艺术创作者、评论者和爱好者的要求,西部青年作家俱乐部特邀知名作家、学者授课,  举办第二期青年作家培训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安排  培训对象:文学艺术创作者、评论者和爱好者;大专院校师生。  培训时间:5月下旬(周五至周日三天)  培训内容: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剧本创作、小说创作、评论写作。  课程安排:周五上午至周日上午统一安排课程,集中培训,晚上举行联谊会,学员可自由活动。周
期刊
摘要:中国目前有近4亿儿童,而中国的少儿电视节目市场并不景气,节目既不能吸引少儿,又不能取悦大众。虽然有“寓教于乐”的原则、“娱乐大军”的冲击、市场规律的约束等制约着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但节目的革新终归还是要从制作节目的电视人的理念改观出发。遥控器掌握在孩子手中,只有优良的少儿节目才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此停留。  关键词:少儿节目;寓教于乐;娱乐化  1958年5月1日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
期刊
摘要:任何时代的文化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文化本身的运作。演唱会就是当代流行音乐的典型运作模式。作为高额消费和豪华娱乐,现实的演唱会往往使人望而却步。这为电视介入演唱会的运作留下了空间。电视镜头里的演唱会就是这种介入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电视镜头呈现的演唱会有利于我们从镜头里的观看和电视观众的观看等层面揭示其隐藏的文化权力关系,剖析电视镜头生产主体和主体性的文化实质,揭示电视媒介和电视观众的生产性特征及
期刊
摘要:《变形记》里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在自我异化中感受到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把现实荒诞化,把所描写的事物虚妄化,他从自身艰难的处境来审视人和现实。本文立足于异化,通过对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现实状况的比较分析,展现出人与人、人与环境、人自身的艰难处境,从而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变形;异化;生存困境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其中卡夫卡揭示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