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探究当前产业转移升级中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现代产业(企业)对接的具体方法,即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时代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积极建设创业文化。
【关键词】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企校双元文化;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15-01
教师自“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一著名论断提出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准确地把握“一流技工”与现代产业的内在关系,深刻地提出“要提高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那么,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引领下,作为技工教育的办学主体技工院校,就必须营造出与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办学理念、现代校园文化、现代课程等等,以确保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内涵得以全面提升,本文就以探索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下,如何营造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相对应的现代校园文化为内容展开论证。
一、相关概念解读
(一)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是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产生的背景,也就是说技工教育的发展要找准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现代产业。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文章以体系的整体性、完整性特征为依据将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概括为“入口”体系、“出口”体系、过程体系、保障体系四大部分,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保障体系的子体系。
现代技工教育的“入口”体系构建,主要是指对中学生进行升学分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论成绩、职业兴趣进行分流教育,适当的开设技工教育入门课程;“出口”体系则重点强调技校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技校升学的桥梁,包括技校生升入高职或大学等;过程体系则强调现代技工教育要突出职业技能学习的特色,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状态,适时开展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不仅要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各种条件而且要保障技工教育的发展具有当代产业性、当代职业性、当代技能性。
(二)现代校园文化
文章以校园文化结构构成为依据,将技工院校现代校园文化定义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体,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产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职业精神的融合为基准,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校企双元人格”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现代校园文化具有三大特点:
1、当代产业性
这是由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地域性,培养出来的人才直接输送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之中,当代产业性就要求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紧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职业需求性
与普通教育相比,技工教育具有更直接的职业性,其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必须满足企业、岗位人才需的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从真实的生产中开发课程体系, 这就要求校园文化要充分体现职业性,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3、企业文化性
依托行业办学、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紧随企业的转型而发展,要始终保持与当前产业的紧密联系。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技工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技工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校园文化的产业性、职业性不明显。作者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广州市6所技工院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老师和学生(老师98名,学生383名,共发放调查问卷481份,回收427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下面就以问卷分析结果为依据阐述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办学理念的职业性、技能性不够明晰
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你能否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中能否感受到技能培养的特点”一题中,23.23%的师生认为不能,34.84%的师生能够感受到,7.81%的师生能感受到一点,不知道的占到了34.14%,一方面可见技工院校在校训、校歌意义的解释不够普及,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精神、技能元素的渗透比较欠缺。
(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彰显当地产业结构
在对“校园文化能否紧跟时代需求,彰显当代产业调整趋势”的调查中,47.13%的老师认为不能,14.25%的老师能够感受到,7.71%的老师能感受到一点,不知道的占到了30.91%。
(三)企业文化的渗透不够充分
在对“学校校园文化中有企业文化的影子吗?”的调查中,认为没有的占21.63%;认为有一点的占51.35%;认为有的占16.23%;有10.81%的学生不知道。目前技工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这些合作仍有一些停留在制度上的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渗透仍很缺乏。
(四)社团活动缺乏技术技能的体现
作者在对技工院校社团类别所占比例的调查中发现:文学艺术类社团占39.8%,体育类社团占30.1%,知识学术类社团占9.7%,专业技能类社团占9.1%,其他占11.3%。由此可见,技术技能作为技工教育的根本特点并未得以充分的体现,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文化教育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无论是认识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忽视了当代产业性、技术技能性元素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特征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三、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
(一)现代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时代特色
纵观技工教育发展史可见,技工教育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发展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时代要求。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中,技工教育的办学要紧贴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的转移、升级,技工院校就要紧跟当地的产业转移、升级进度、程度适时的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以确保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尽量的“零距离”于当地人才规格需求接轨。同时,努力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要更多的注重技术、技能元素的渗透,塑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时代文化的熏陶。
(二)引进企业文化,促进现代校园文化建设
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空间上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从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发展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中企业标准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质量意识、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推动“厂中校”、“校中厂”的融合,引进企业的人才评价标准来检验教学效果。如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学校选聘优秀企业家作学生的校外兼职辅导员等措施引入与整合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积极建设技工院校的创业文化
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也为创业带来了有利的契机。创业教育日益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所看重,而与其相关联的创业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技工院校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职业鲜明、能力贴近社会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等优势。因此,技工院校应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增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普及校园创业文化,让每一个学生投身创业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 [N].南方日报 2010-5-14.
[2]张倩.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陕西教育,2010,6.
[3]高洪树.浅谈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3.
【关键词】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企校双元文化;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15-01
教师自“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一著名论断提出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准确地把握“一流技工”与现代产业的内在关系,深刻地提出“要提高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那么,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引领下,作为技工教育的办学主体技工院校,就必须营造出与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办学理念、现代校园文化、现代课程等等,以确保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内涵得以全面提升,本文就以探索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下,如何营造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相对应的现代校园文化为内容展开论证。
一、相关概念解读
(一)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是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产生的背景,也就是说技工教育的发展要找准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现代产业。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文章以体系的整体性、完整性特征为依据将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概括为“入口”体系、“出口”体系、过程体系、保障体系四大部分,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保障体系的子体系。
现代技工教育的“入口”体系构建,主要是指对中学生进行升学分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论成绩、职业兴趣进行分流教育,适当的开设技工教育入门课程;“出口”体系则重点强调技校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技校升学的桥梁,包括技校生升入高职或大学等;过程体系则强调现代技工教育要突出职业技能学习的特色,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状态,适时开展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不仅要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各种条件而且要保障技工教育的发展具有当代产业性、当代职业性、当代技能性。
(二)现代校园文化
文章以校园文化结构构成为依据,将技工院校现代校园文化定义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体,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产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职业精神的融合为基准,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校企双元人格”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现代校园文化具有三大特点:
1、当代产业性
这是由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地域性,培养出来的人才直接输送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之中,当代产业性就要求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紧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职业需求性
与普通教育相比,技工教育具有更直接的职业性,其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必须满足企业、岗位人才需的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从真实的生产中开发课程体系, 这就要求校园文化要充分体现职业性,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3、企业文化性
依托行业办学、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紧随企业的转型而发展,要始终保持与当前产业的紧密联系。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技工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技工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校园文化的产业性、职业性不明显。作者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广州市6所技工院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老师和学生(老师98名,学生383名,共发放调查问卷481份,回收427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下面就以问卷分析结果为依据阐述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办学理念的职业性、技能性不够明晰
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你能否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中能否感受到技能培养的特点”一题中,23.23%的师生认为不能,34.84%的师生能够感受到,7.81%的师生能感受到一点,不知道的占到了34.14%,一方面可见技工院校在校训、校歌意义的解释不够普及,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精神、技能元素的渗透比较欠缺。
(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彰显当地产业结构
在对“校园文化能否紧跟时代需求,彰显当代产业调整趋势”的调查中,47.13%的老师认为不能,14.25%的老师能够感受到,7.71%的老师能感受到一点,不知道的占到了30.91%。
(三)企业文化的渗透不够充分
在对“学校校园文化中有企业文化的影子吗?”的调查中,认为没有的占21.63%;认为有一点的占51.35%;认为有的占16.23%;有10.81%的学生不知道。目前技工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这些合作仍有一些停留在制度上的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渗透仍很缺乏。
(四)社团活动缺乏技术技能的体现
作者在对技工院校社团类别所占比例的调查中发现:文学艺术类社团占39.8%,体育类社团占30.1%,知识学术类社团占9.7%,专业技能类社团占9.1%,其他占11.3%。由此可见,技术技能作为技工教育的根本特点并未得以充分的体现,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文化教育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无论是认识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忽视了当代产业性、技术技能性元素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特征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三、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
(一)现代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时代特色
纵观技工教育发展史可见,技工教育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发展史,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时代要求。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中,技工教育的办学要紧贴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的转移、升级,技工院校就要紧跟当地的产业转移、升级进度、程度适时的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以确保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尽量的“零距离”于当地人才规格需求接轨。同时,努力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要更多的注重技术、技能元素的渗透,塑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时代文化的熏陶。
(二)引进企业文化,促进现代校园文化建设
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空间上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从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发展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中企业标准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质量意识、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推动“厂中校”、“校中厂”的融合,引进企业的人才评价标准来检验教学效果。如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学校选聘优秀企业家作学生的校外兼职辅导员等措施引入与整合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积极建设技工院校的创业文化
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也为创业带来了有利的契机。创业教育日益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所看重,而与其相关联的创业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技工院校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职业鲜明、能力贴近社会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等优势。因此,技工院校应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增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普及校园创业文化,让每一个学生投身创业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 [N].南方日报 2010-5-14.
[2]张倩.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陕西教育,2010,6.
[3]高洪树.浅谈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