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代,在名士中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方式,是当时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根源,也有其特定的社会内蕴。长久以来,以“建安七子”、正始士人、“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形象深入人心,“魏晋风度”在后世成为任诞放达,高蹈玄远的代名词,而理解并不够全面和深刻。本研究试将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文学创作与所处时代背景相结合,重点梳理其外在行止、内在精神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悖之处,旨在通过剖析矛盾的深层根源与外化表现,探究魏晋风度在表面“风流”之下的多重内涵。
关键词:魏晋风度;多重内涵
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化表现,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对其多重内涵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解析,避免浅薄与片面理解所造成的误读,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也是对文化本来面貌的复原,将有助于准确把握魏晋时期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乃至引导今人在处事哲学上对“魏晋风度”进行正确积极的学习与借鉴。
鲁迅于1927年7月在广州作的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后,魏晋风度这一概念开始普遍被学界重新发现,广泛使用,不断阐释,其内涵日益丰富。鲁迅将“魏晋风度”与文章、药及酒联系在一起;李泽厚则认为它是药、酒、姿容、神韵,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辞章”。当代对于“魏晋风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与流变
刘娟在《浅析魏晋风度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从社会历史角度指出:门阀士族是魏晋风度形成的阶级基础;复杂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魏晋风度的形成;政治环境影响魏晋风度。
安萍在《“魏晋风度”源起考述》中则指出:魏晋风度产生的原因包括社會的动乱,老庄思想的盛行,以及儒学独尊地位的衰微。
范毓周《从汉末名士到竹林七贤:魏晋风度的渊源与形成历程》中指出:所谓魏晋风度,其要素服药、饮酒、清谈和雅量,其渊源始自汉末,其酝酿是在汉、魏递嬗和魏、晋兴替的动乱年代,是由汉末名士开端、三曹与建安七子殿后、正始名士过渡、竹林七贤完善的一种士风。王永平在《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中从东汉后期士人在居丧守孝方面的“激诡之行”、东汉后期的众“狂生”及其“诡圣”与“倨傲”之表现、东汉后期士人“达生任性”的自然人生观念及其影响三个角度指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正是魏晋风度的前奏。
二、对于表现及内涵的解读
赵欣在《试论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中指出: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是指:魏晋士人及与士人有联系、交往的妇女、儿童,他们所具有的反抗虚伪的礼教、追求独立的人格、探寻“生死”价值与宇宙终极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药、酒、姿容、文章、清谈玄学、山水隐逸。
居瑢在《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中指出: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是魏晋士人追求现实人生和生命超脱的方式,是人的觉醒时代的伟大产物。魏晋风度是在一种放达的处世方式中升华而来的哲学式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化的文化内涵,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来反对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制度,反抗束缚本性的礼教与压迫,并进一步发掘和释放人生真正的意义和真正的道德,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赵惠君,柳理在《解析魏晋风度的精神本源》中从政治状况、哲学思潮及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指出魏晋风度之精神在于生命意识在混乱时政中突显、放达玄学在虚伪名教中勃兴、狂狷之美对庸呶世俗的抗争。
三、选取代表性人物或文献进行着重剖析
郝跃南、刘文勇在《魏晋风度类型论》中将魏晋风度分为三个类型:以嵇康为代表的“烈士型”,以阮籍为代表的“名士型”,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隐士型”。王宇成在《<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个性人格》中从“德行”、“方正”、“雅量”、“豪爽”、“自新”、“放诞”与“简傲”方面论述了魏晋风度的个性人格。
刘强在《“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中结合“三自追求”——追求自然、自我、自由——论述了“竹林七贤”之精神及其对魏晋风度之影响。赵欣在《论“魏晋风度”与<世说新语>》中详细论述了“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指出《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真实、集中的记录与反映。从文体特征、文体特征、分类、内容上进行分析并从名士与“魏晋风度” 、妇女、儿童与“魏晋风度”两个角度阐述了“《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与‘魏晋风度’ ”。
四、结语
综上研究可知,特殊时代背景下生成的“魏晋风度”,其渊源、内涵、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已经受到一定关注,在不同的相关研究领域均有所提及。然而,关于魏晋士人外在行止、内在精神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悖矛盾本身,尚未得到细致的梳理、归纳以及解构,笔者的研究便希望对此作出探索,立足各种杂糅乃至对立的现象,尝试剖析其内涵的多重性。
参考文献:
[1]安萍. “魏晋风度”源起考述[J]. 兰台世界. 2011(13).
[2]刘湘兰,谢皓烨.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从滑稽美学看魏晋风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05).
[3]翁家禧.玄学与魏晋风度──魏晋文士的人生之在浅探[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01).
[4]赵克尧.魏晋风度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1).
[5]黄陵东.简评魏晋风度[J]. 福建学刊. 1989(06).
关键词:魏晋风度;多重内涵
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标志性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化表现,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对其多重内涵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解析,避免浅薄与片面理解所造成的误读,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也是对文化本来面貌的复原,将有助于准确把握魏晋时期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乃至引导今人在处事哲学上对“魏晋风度”进行正确积极的学习与借鉴。
鲁迅于1927年7月在广州作的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后,魏晋风度这一概念开始普遍被学界重新发现,广泛使用,不断阐释,其内涵日益丰富。鲁迅将“魏晋风度”与文章、药及酒联系在一起;李泽厚则认为它是药、酒、姿容、神韵,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辞章”。当代对于“魏晋风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与流变
刘娟在《浅析魏晋风度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从社会历史角度指出:门阀士族是魏晋风度形成的阶级基础;复杂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魏晋风度的形成;政治环境影响魏晋风度。
安萍在《“魏晋风度”源起考述》中则指出:魏晋风度产生的原因包括社會的动乱,老庄思想的盛行,以及儒学独尊地位的衰微。
范毓周《从汉末名士到竹林七贤:魏晋风度的渊源与形成历程》中指出:所谓魏晋风度,其要素服药、饮酒、清谈和雅量,其渊源始自汉末,其酝酿是在汉、魏递嬗和魏、晋兴替的动乱年代,是由汉末名士开端、三曹与建安七子殿后、正始名士过渡、竹林七贤完善的一种士风。王永平在《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中从东汉后期士人在居丧守孝方面的“激诡之行”、东汉后期的众“狂生”及其“诡圣”与“倨傲”之表现、东汉后期士人“达生任性”的自然人生观念及其影响三个角度指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正是魏晋风度的前奏。
二、对于表现及内涵的解读
赵欣在《试论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中指出: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是指:魏晋士人及与士人有联系、交往的妇女、儿童,他们所具有的反抗虚伪的礼教、追求独立的人格、探寻“生死”价值与宇宙终极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药、酒、姿容、文章、清谈玄学、山水隐逸。
居瑢在《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中指出: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是魏晋士人追求现实人生和生命超脱的方式,是人的觉醒时代的伟大产物。魏晋风度是在一种放达的处世方式中升华而来的哲学式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化的文化内涵,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来反对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制度,反抗束缚本性的礼教与压迫,并进一步发掘和释放人生真正的意义和真正的道德,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赵惠君,柳理在《解析魏晋风度的精神本源》中从政治状况、哲学思潮及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指出魏晋风度之精神在于生命意识在混乱时政中突显、放达玄学在虚伪名教中勃兴、狂狷之美对庸呶世俗的抗争。
三、选取代表性人物或文献进行着重剖析
郝跃南、刘文勇在《魏晋风度类型论》中将魏晋风度分为三个类型:以嵇康为代表的“烈士型”,以阮籍为代表的“名士型”,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隐士型”。王宇成在《<世说新语>:魏晋风度的个性人格》中从“德行”、“方正”、“雅量”、“豪爽”、“自新”、“放诞”与“简傲”方面论述了魏晋风度的个性人格。
刘强在《“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中结合“三自追求”——追求自然、自我、自由——论述了“竹林七贤”之精神及其对魏晋风度之影响。赵欣在《论“魏晋风度”与<世说新语>》中详细论述了“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指出《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真实、集中的记录与反映。从文体特征、文体特征、分类、内容上进行分析并从名士与“魏晋风度” 、妇女、儿童与“魏晋风度”两个角度阐述了“《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与‘魏晋风度’ ”。
四、结语
综上研究可知,特殊时代背景下生成的“魏晋风度”,其渊源、内涵、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已经受到一定关注,在不同的相关研究领域均有所提及。然而,关于魏晋士人外在行止、内在精神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悖矛盾本身,尚未得到细致的梳理、归纳以及解构,笔者的研究便希望对此作出探索,立足各种杂糅乃至对立的现象,尝试剖析其内涵的多重性。
参考文献:
[1]安萍. “魏晋风度”源起考述[J]. 兰台世界. 2011(13).
[2]刘湘兰,谢皓烨.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从滑稽美学看魏晋风度[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05).
[3]翁家禧.玄学与魏晋风度──魏晋文士的人生之在浅探[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01).
[4]赵克尧.魏晋风度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1).
[5]黄陵东.简评魏晋风度[J]. 福建学刊. 19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