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教学,“活”出精彩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初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也是一种情怀教学。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标准改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能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
  现代中学生遇见情文并茂的文言文普遍觉得深奥难懂,望而生畏,甚至有些学生感觉那简直就是“天书”。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都是这几年中考必考的考点,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课内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读懂课外文言文。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标准改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固有模式,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这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探究的一个新收获。
  一、找突破口,激发兴趣
  教师与学生每一节课的遇见,总有思维碰撞后产生共鸣的惊喜。要想让学生真正醉心于课堂,专注学习,达到师生契合的新高度,找准突破口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关键。
  1.说故事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作者与文章的故事由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课文作者及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故事作为预习作業。教师做简单的课堂导入后开始倾听学生的“各种介绍”,这样会让学生主动走进文本,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究热情。例如,学习《伤仲永》一课,学生讲到的王安石和方仲永的故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学生主动与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提高了语文素养。
  2.插图或画面导入课文。面对深奥难懂的文言字词句子,从感官上图片画面可以刺激我们的眼球,教师课前准备些精美的图片资料,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如,教学《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颜色状态不同的莲,借助图片上美丽的莲,让学生尝试描述它的外形,对照原文句子,体会文言文语句的特点。
  3.有吸引力的提问。以《〈论语〉十则》为例:请你说说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籍。有学生会回答《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影响固然大,但它的影响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也就几十年,而这部书却影响着中国文化几千年。有学生又会答《三国演义》《红楼梦》。它们的影响也很大,却也只有几百年。在学生激烈地讨论氛围形成,学习热情正高涨之时,揭示答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接着继续介绍《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多年来最重要的课本,成语出处最多的书。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介绍孔子,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语言介绍不全面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如,孔子像、孔子司寇像、孔子授课图、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子墓、山东曲阜孔府大门等。介绍孔子在国外的影响,如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等。
  二、灵活诵读,理解感悟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是一个“新征程”:缺乏文言文语感,对文言字词生疏,不了解停顿断句等常识。根据学生初中学段的特点,“读”便成了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教师可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读的形式。课前预习时默读;顺从文字时小声读;有难度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范读;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自己朗读;师生配乐对读;课下记忆大声诵读;复习巩固联想朗读。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地灵活诵读,教会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理解时代背景,入景入情,领会感悟。
  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我们学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采取推选小组代表诵读互评,个评等形式进行。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互评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如“今夫不受之天”的“夫”应读第二声,而有些学生读第一声,小组合作下通过其他同学可以评价纠正过来。又如“余闻之也\久”,有学生读为“余闻之\也久”,合作学习后,学生通过读理解了句意。这样学生读懂了课文大意再进行齐读、竞读,能更投入信心满满地学习文言文。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课文也就会背了。
  诵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便是品读,大部分文言文的美是在品读中探究出来的。文言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爱国爱家、秀丽山川、礼仪礼节、哲学智慧、美学意境等,都在其中体现出独特的魅力,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各种文化的学习,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诵读熟悉大意的基础上借助想象联想,调动个人的生活体验,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如教学《小石潭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景物移步换景,巧做联想,体验美景背后作者的情感。只有声情并茂地灵活诵读,才能读出韵味,读出语文的文言味,从而在教学中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
  三、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正如语文大师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即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方法进行文言文阅读。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大多是枯燥乏味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语感难以培养,会造成对课文内容理解上的偏差。
  如多种多样的文言文的翻译方法该如何教学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表达。翻译前,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联系语言环境,字字落实说出每个字对应的意思。教师则对学生语义模糊之处进行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现代汉语语法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增加补充、替换调整,从而流利疏通文意。
  文言文翻译三步曲:首先参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或删减。涉及到的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等,直接保留。   文言文翻译原则有三:信、达、雅。“信”即翻译时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随意增补、遗漏或歪曲意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译”;“达”即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表述,使句子含意明白晓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译”;雅”即翻译时遣词造句生动优美,能体现原文特色。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意译”。概括为一句顺口溜: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加换留;意译为辅,文从句顺删调补。
  四、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的一词多义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不好掌握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教会学生进行综合比较、归类对比,教会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岁赋其二”和“更若役,复若赋”中的这两个“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性的角度去区分它们不同的意义,前者是动词,意思是征收,后者是名词,意思是赋税。举一反三,联系旧知,《岳相楼记》中也出现过一个“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而这句中的“赋”是一种文体,像这样综合对比,一目了然,学生容易区分,便于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都会一一列出,归类整理进行对比。
  文言文虚词是教学的难点,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探寻规律,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如“之”字,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情况:一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二是作助词,当它是结构助词时翻译“的”,当它无实在意义是可以不译的,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个“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的;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并不多,如《陈涉世家》中的“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这就需特别细心。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在综合讲授的基础上要再要求学生举例,这样才能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点。
  五、立足課堂,拓展迁移
  文言文教学同样也需要拓宽学生思维,除了立足课堂教学,还要不断向课外延伸。领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感受文言文的文化精髓与情怀魅力,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而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探寻文言之美,适当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或相似的阅读材料,这无疑是夯实文言基础,增进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例如,学习《陈涉世家》,可以介绍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分析起义的结果;学习《〈论语〉十则》,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论语》;学习《三峡》,可以引导学生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阅读;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补充《桃花源诗》的阅读材料等等。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课前给予明确要求,自学预习到位,明确学习目标;课堂上教会学生思考提问,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三,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外,迁移拓展,阅读课外文言文著作,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更高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博大精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之主,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把古代文化情怀融入其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怕学”变“乐学”,“活”出一片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级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引领者。做班主任不易,做好中途接班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中途接班,如何让所带班级在短时间内平稳过渡,给班级带来新的要求和风气?笔者认为,接班初期应多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出发,采取恰当的管理策略,因势利导,一定可以化难为易,使班级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获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中途接班初期;心理特点;有效策略  由于任教初三化学学科的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学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自由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主动汲取知识,体验数学的奥秘。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其数学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以重
【摘要】在深入推进课改的今天,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要对规则课的教学有更高层次、更全面的认识,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思想和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重构规则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对规则课更高层次、更全面的认识,对推动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规则课;有效教学;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数学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班级管理的德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又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班级德育。小学班主任需要转变对网络的认识,发挥网络环境对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利一面,在网络复杂环境下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德育。文章从笔者个人班级管理经验出发,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几点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经验,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主任;德育  班
【摘要】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门艺术和本领,要讲方法和技巧。感情朗读不仅是将静态文本变成有声音的语言的一项活动,而且还是一项对作品进行重建的艺术工作。感情朗读可以鼓舞人心,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课文;感情色彩;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如果一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在实践上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生硬性,在理论研究上存在许多有待弥补空白的现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独特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应具备的相关要素,即学科教化、情感感化和潜移默化。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以下略称“《教学大纲》”)指出把愛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摘要】在“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创客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优化当前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易到难的梯度式的创客课程,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本地区的农村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创客教育;创客课程  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下,“互联网 ”
【摘要】培养人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一个学生美好品德养成需要班主任浇灌心血,本文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1.用宽容、引导、鼓励修正学生的行为。2.理解与真诚是维系班干部与其他同学和谐的纽带。3.抓住时机教育。4.爱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5.耐心、细心与宽容培养出高度有责任心和能力的班干部。6.在鼓励中成长。7.劝勉家长,挽手共同守护孩子们前行。  【关键词】宽容;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趣、活、实”课堂教学中的“趣”是指兴趣、文趣和理趣;“活“是指灵活;“实”是指实效。“趣、活、实”课堂教学改革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备课;二是构建模式。“趣、活、实”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采取校长带头组织理论学习,教务处统筹工作,开展小课题研究和磨课、赛课与研课四大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趣、活、实;五步法  均安顺风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特有的德育教育内容,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还要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将德育管理贯穿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不是呆板地写在书上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在教材中去挖掘,并在课堂上去落实到位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