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之际,当学雷锋热潮伴着春风再次澎湃涌来之时,更有一种冲动:对原沈阳军区的《前进报》宣树雷锋典型进行一次历史探寻。这,既是对学雷锋活动有意义的追根溯源,又是对已停刊的这份报纸的深情怀想。
众人皆知,雷锋是位优秀战士,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代表。当时能很快被媒体发现并被原沈阳军区《前进报》最先宣传,既是历史机缘巧合,更是雷锋已有令人瞩目的先进思想和过硬事迹使然。
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一版转二版刊登了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那时,雷锋入伍才10个月,可以说是个新战士,做如此重量级宣传,在《前进报》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据知情人士回忆,发现雷锋的起因,是当月月初报社收到了一页白纸的自发来稿,内容是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雷锋捐献200元钱支援灾区和驻地人民公社,受到政府和群众赞扬。报社总编嵇炳前看到此稿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战士不简单,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当时还兼任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他立即打电话,找到新华社驻东北的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动情地说:“这是一个很有挖头的报道线索,那个雷锋可能很不简单,两位准备采访吧!”过了几天,嵇总编带着他俩走访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王寄语,了解到雷锋入伍不久就被团里树为节约标兵,又是当时军区工程兵正抓的忆苦典型。赶巧的是,雷锋应邀到沈阳师范学院作忆苦报告,佟希文、李健羽不但在现场听了雷锋的报告,还与雷锋同乘一列火车返回团里。两位记者除了目睹雷锋在途中助人的表现,还在团里听取了团政委韩万金、连队指导员高士祥的介绍,并从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老师、一些与雷锋熟悉的地方干部和社员那里,了解到雷锋很多先进事迹。
采访结束,两位记者抓紧赶稿,精心写出了反映雷锋先进思想和过硬事迹的长篇通讯《党的好后生》,而后将稿件呈送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杜平审阅。首长阅稿后给予雷锋很高的评价,并把通讯的题目改成《毛主席的好战士》,还亲笔批示:“雷锋同志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他要求将材料印发军区部队,结合“两忆三查”运动进行教育。从此,紧锣密鼓的宣传展开了。《前进报》在1960年11月底前刊发了这篇长篇通讯,从12月初开始,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又分别拿出4个版面,专题刊发《雷锋日记》摘抄、部队学习雷锋、战友回忆雷锋和赞扬雷锋的文章,初次形成了大力宣传雷锋的热潮。
回过头再看,扩大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更得益于《雷锋日记》的发表。这为人们走进雷锋的精神世界,进而走向其精神高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后来毛主席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广大群众对雷锋的一些话耳熟能详,即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在新华社记者采访雷锋之后,《前进报》又派出党政宣传组组长董祖修等同志深入部队采访。他得知雷锋有记日记的习惯,在征得雷锋本人同意后,便着手做摘抄《雷锋日记》的工作。在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见报5天后的12月1日,《前进报》即用一个整版,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刊登了《雷锋同志日记摘抄》(共15篇),并配发“编者的话”。事迹加日记,让读者既看到了雷锋踏踏实实怎么做,又看到了雷锋原汁原味怎么想。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两个整版刊登《雷锋日记摘抄》。2月,再兩次刊登《雷锋日记摘抄》。雷锋殉职后的1963年,在许多出版部门要求出版《雷锋日记》的情况下,根据军区政治部领导意图,报社要求董祖修借调一些人,将雷锋的日记全部抄录下来,并经过仔细核对、初步选编,最后作为《雷锋日记选》的初稿,呈送总政宣传部审定,统一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发行。
把一个战士的日记摘抄,最先连载在军区一级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不但知道了雷锋的事迹,还知道了雷锋的“心迹”,从而使大家受雷锋言行和思想的感染与影响,得到更深刻的启发教育,促成千千万万个“雷锋”的成长。
首开先河,更聚洪流。半个多世纪以来,《前进报》通过主动性、创造性、连续性的宣传,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一直积极引领全军区官兵学雷锋、做雷锋,续写“雷锋号”的壮丽篇章。
言论指导是其第一法宝。据初步统计,《前进报》发表的有关指导学雷锋和涉及学雷锋内容的社论、评论总共不下1280篇。其在沈阳军区党委首次作出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决定,特别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为雷锋题词的当年,撰写了《雷锋同志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一定要把学习雷锋的活动坚持下去》《创造更多的雷锋式的五好战士》等很有号召力的社论,配合部队兴起的学雷锋活动适时发表,为部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典型引导是其又一法宝。这么多年来,《前进报》人把发现和宣扬学雷锋重大典型作为重头戏,让这些耀眼的“星光”及时地闪烁于版面。这些典型通过《前进报》和更多媒体的宣传,形成了更大的辐射面。
20世纪60年代,老英雄郅顺义成为模范,烈士刘英俊成为英雄,他们都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而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进入80年代、90年代,更有被誉为“新时代活雷锋”的张子祥、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体坛尖兵”叶乔波等。这些先进人物,相继受到军委表彰。跨入新世纪以来,“德艺双馨文艺战士”叶景林、“新一代模范士兵”向南林、“模范指挥员”关喜志被军委授称,又成为官兵瞩目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光彩事迹和形象都是最先在《前进报》上展现出来,而后走向全军、全国的。
雷锋精神是通过无数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得到丰富和延伸的。在原沈阳军区部队,除了一些重大典型,各个时期学雷锋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如同璀璨的星河。《前进报》遵循面向基层的办报方针,特别是强调把报道触角伸向末端:连队班排、边防哨所、执勤岗位,更多地反映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好人好事。同时配合军区每年交流经验、选树先进和颁发“学雷锋荣誉章”活动,从中甄选出一部分,组织人物画廊式的系列宣传。“雷锋式的好战士”“雷锋式的好班长”“雷锋式的好干部”“学雷锋模范”在《前进报》的版面上不时出现,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广大官兵的目光。
回眸半个多世纪以来宣传学雷锋的历程,聆听这份报纸宣传的历史回响:从1960年11月26日拉开宣树雷锋典型的序幕,至2016年1月15日停刊,有关的见报文字总量1300余万字,编发头条报道上千个、专版近千块,宣传过的典型及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千余个……
当《前进报》停止“脚步”,进入历史,一个多月后的2016年3月5日,它所传承下来的“基因”——由《前进报》人承办的“向雷锋学习”微博微信公众号宣告启动。他们以习主席“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精神为指导,突出雷锋品牌和北部战区陆军特色,展示战区陆军部队强军兴军风采,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持续提供正确舆论导向和强大的正能量。两年来,累计推送500余期,刊发1500余篇稿件,近百篇稿件被《解放军报》客户端、腾讯新闻、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知名新闻网站、新媒体转发。雷锋精神的血脉,永远赓续不断!
(作者系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长和总编室主任)
独具慧眼率先报道
众人皆知,雷锋是位优秀战士,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代表。当时能很快被媒体发现并被原沈阳军区《前进报》最先宣传,既是历史机缘巧合,更是雷锋已有令人瞩目的先进思想和过硬事迹使然。
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一版转二版刊登了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那时,雷锋入伍才10个月,可以说是个新战士,做如此重量级宣传,在《前进报》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据知情人士回忆,发现雷锋的起因,是当月月初报社收到了一页白纸的自发来稿,内容是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雷锋捐献200元钱支援灾区和驻地人民公社,受到政府和群众赞扬。报社总编嵇炳前看到此稿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战士不简单,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当时还兼任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他立即打电话,找到新华社驻东北的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动情地说:“这是一个很有挖头的报道线索,那个雷锋可能很不简单,两位准备采访吧!”过了几天,嵇总编带着他俩走访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王寄语,了解到雷锋入伍不久就被团里树为节约标兵,又是当时军区工程兵正抓的忆苦典型。赶巧的是,雷锋应邀到沈阳师范学院作忆苦报告,佟希文、李健羽不但在现场听了雷锋的报告,还与雷锋同乘一列火车返回团里。两位记者除了目睹雷锋在途中助人的表现,还在团里听取了团政委韩万金、连队指导员高士祥的介绍,并从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老师、一些与雷锋熟悉的地方干部和社员那里,了解到雷锋很多先进事迹。
采访结束,两位记者抓紧赶稿,精心写出了反映雷锋先进思想和过硬事迹的长篇通讯《党的好后生》,而后将稿件呈送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杜平审阅。首长阅稿后给予雷锋很高的评价,并把通讯的题目改成《毛主席的好战士》,还亲笔批示:“雷锋同志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他要求将材料印发军区部队,结合“两忆三查”运动进行教育。从此,紧锣密鼓的宣传展开了。《前进报》在1960年11月底前刊发了这篇长篇通讯,从12月初开始,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又分别拿出4个版面,专题刊发《雷锋日记》摘抄、部队学习雷锋、战友回忆雷锋和赞扬雷锋的文章,初次形成了大力宣传雷锋的热潮。
回过头再看,扩大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更得益于《雷锋日记》的发表。这为人们走进雷锋的精神世界,进而走向其精神高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后来毛主席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广大群众对雷锋的一些话耳熟能详,即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在新华社记者采访雷锋之后,《前进报》又派出党政宣传组组长董祖修等同志深入部队采访。他得知雷锋有记日记的习惯,在征得雷锋本人同意后,便着手做摘抄《雷锋日记》的工作。在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见报5天后的12月1日,《前进报》即用一个整版,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刊登了《雷锋同志日记摘抄》(共15篇),并配发“编者的话”。事迹加日记,让读者既看到了雷锋踏踏实实怎么做,又看到了雷锋原汁原味怎么想。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两个整版刊登《雷锋日记摘抄》。2月,再兩次刊登《雷锋日记摘抄》。雷锋殉职后的1963年,在许多出版部门要求出版《雷锋日记》的情况下,根据军区政治部领导意图,报社要求董祖修借调一些人,将雷锋的日记全部抄录下来,并经过仔细核对、初步选编,最后作为《雷锋日记选》的初稿,呈送总政宣传部审定,统一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发行。
把一个战士的日记摘抄,最先连载在军区一级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不但知道了雷锋的事迹,还知道了雷锋的“心迹”,从而使大家受雷锋言行和思想的感染与影响,得到更深刻的启发教育,促成千千万万个“雷锋”的成长。
大力弘扬引领风尚
首开先河,更聚洪流。半个多世纪以来,《前进报》通过主动性、创造性、连续性的宣传,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一直积极引领全军区官兵学雷锋、做雷锋,续写“雷锋号”的壮丽篇章。
言论指导是其第一法宝。据初步统计,《前进报》发表的有关指导学雷锋和涉及学雷锋内容的社论、评论总共不下1280篇。其在沈阳军区党委首次作出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决定,特别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为雷锋题词的当年,撰写了《雷锋同志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一定要把学习雷锋的活动坚持下去》《创造更多的雷锋式的五好战士》等很有号召力的社论,配合部队兴起的学雷锋活动适时发表,为部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典型引导是其又一法宝。这么多年来,《前进报》人把发现和宣扬学雷锋重大典型作为重头戏,让这些耀眼的“星光”及时地闪烁于版面。这些典型通过《前进报》和更多媒体的宣传,形成了更大的辐射面。
20世纪60年代,老英雄郅顺义成为模范,烈士刘英俊成为英雄,他们都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而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进入80年代、90年代,更有被誉为“新时代活雷锋”的张子祥、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体坛尖兵”叶乔波等。这些先进人物,相继受到军委表彰。跨入新世纪以来,“德艺双馨文艺战士”叶景林、“新一代模范士兵”向南林、“模范指挥员”关喜志被军委授称,又成为官兵瞩目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光彩事迹和形象都是最先在《前进报》上展现出来,而后走向全军、全国的。
雷锋精神是通过无数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得到丰富和延伸的。在原沈阳军区部队,除了一些重大典型,各个时期学雷锋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如同璀璨的星河。《前进报》遵循面向基层的办报方针,特别是强调把报道触角伸向末端:连队班排、边防哨所、执勤岗位,更多地反映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好人好事。同时配合军区每年交流经验、选树先进和颁发“学雷锋荣誉章”活动,从中甄选出一部分,组织人物画廊式的系列宣传。“雷锋式的好战士”“雷锋式的好班长”“雷锋式的好干部”“学雷锋模范”在《前进报》的版面上不时出现,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广大官兵的目光。
传承基因赓续血脉
回眸半个多世纪以来宣传学雷锋的历程,聆听这份报纸宣传的历史回响:从1960年11月26日拉开宣树雷锋典型的序幕,至2016年1月15日停刊,有关的见报文字总量1300余万字,编发头条报道上千个、专版近千块,宣传过的典型及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千余个……
当《前进报》停止“脚步”,进入历史,一个多月后的2016年3月5日,它所传承下来的“基因”——由《前进报》人承办的“向雷锋学习”微博微信公众号宣告启动。他们以习主席“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精神为指导,突出雷锋品牌和北部战区陆军特色,展示战区陆军部队强军兴军风采,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持续提供正确舆论导向和强大的正能量。两年来,累计推送500余期,刊发1500余篇稿件,近百篇稿件被《解放军报》客户端、腾讯新闻、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知名新闻网站、新媒体转发。雷锋精神的血脉,永远赓续不断!
(作者系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长和总编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