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思,提高练习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心编排练习,更要注重设计练习过程中的有效提问,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普遍认识到练习设计和编排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又往往采用一题紧接着一题练习,然后进行简单校对的方式。事实上,这样的练习方式忽略了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点拨,不能使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知识,收到的效果只能是事半功倍。对此,我就这方面进行了一些“以问促思”的探索,尝试着针对某一道习题或某一组习题,采用多种不同的发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以期真正做到精练高效。
  一、挖掘教材习题潜在作用,拓展探问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经过专家精心编著,但却是静态呈现的,尤其是如今的新教材,每个练习部分都有如国画中的留白部分,给教师和学生留足了大量思考、想象、创新的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和处理教材,善于对教材中的习题资源进行拓展和利用,在考虑到前后知识之间联系的前提下,增设习题以外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多样化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练习效率。
  如下图,第一单元“位置”练习一中的第6题。
  这道习题被编排在“上下、前后、左右”教学后的练习中,面对丰富的画面,却只要求学生解决两个问题,远远没有发挥这道习题应有的作用。因此,结合上学期以及前几节课学过的相关知识,我又抛出一组问题:从左往右第2件是什么?从右往左第2件呢?从左往右第5件呢?裙子的左边是什么?毛巾的左边是什么?毛巾的右边呢……这样一连串的深入拓展探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全面巩固了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充分用足了这道习题,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练习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对现行教材中的练习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及时增加适量的问题提问学生,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最终达到训练思维的目标。经过这样“一个信息输入,多个结论输出”的练习方式,不断挖掘现行教材中习题的潜力,也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二、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适时追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是促进数学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因而,当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应该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适时提出问题,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解决问题时,设计其中一个练习。如下:
  1.小朋友学得真不错。请你仔细读题,选一选,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是哪一个,用手势来表示答案序号。
  在一次折纸花活动中,丁丁折了6朵,明明折了8朵,芳芳折了5朵,明明比芳芳多折了几朵?
  ①8-6=2(朵) ②8+5=13(朵) ③8-5=3(朵)
  (生基本上都选③)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追问):为什么不选①呢?它算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你们不选②呢?
  (生说明理由)
  师:求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的问题要用减法来算。
  2.再来选一选,请你根据算式找到正确的问题。
  河里有10只鸭,7只鹅。算式10-7=3(只)。
  问题:①鹅比鸭少几只?②鸭和鹅一共有几只?③鸭比鹅多几只?
  (生有的选①,有的选③,有的①和③都选了)
  师:说说为什么选①和③呢?
  师:求鸭比鹅多几只,就是求鹅比鸭少几只,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师(追问):如果是求鸭和鹅一共有几只,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10+7=17(只)。
  师(小结):要看清楚信息和问题。
  ……
  这组选择题中,第一题是根据问题选择算式,第二题是根据算式寻找问题。但是,这两题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都是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做出选择后说明理由,然后教师转换一个角度进行追问:“如果选择这个算式,问题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又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增加这样的追问,既对这节课所学“谁比谁多几以及谁比谁少几”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巩固,也让学生再一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并对之前所学的“求和”问题进行了复习,使得选择题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显然,结合这样的适时追问,让学生自觉地整理、辨析学过的知识,利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这已不仅仅是解答习题、巩固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需要。
  这类问题的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道题之中进行追问,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个题型中进行追问,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这样训练,不仅可以避免孤立静止地思考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联想、类比中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养成良好的求异思维能力。
  三、循序渐进呈现信息,连续辩问
  循序渐进地呈现信息,随之变换问题连续进行辩问,是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解答习题的时候,经常只按熟悉的程序、方法去理解,缺乏对问题深入、全面的观察分析。因此,在进行练习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来龙去脉,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开拓解题思路,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练习的整体效果。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就某一道习题,层层递进式地呈现不同的信息,进而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进而得出新的结论。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练习效率极为重要。如在练习上述习题后,我还设计了如下拓展题。
  师:小朋友们,学了近一节课累了吧!我们来做一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老师的两个口袋里都装了10颗糖,准备奖励给上课认真听的小朋友。我从每个口袋里各拿出1颗糖,哪个口袋剩下的糖多?为什么?
  生:一样多!都拿出1颗,还有9颗。
  师(变换信息):现在两个口袋还是各装了10颗糖,我从左边口袋里拿出2颗,从右边口袋里拿出3颗,哪个口袋剩下的糖多?为什么?
  师(再次变换问题):现在我只告诉你两个口袋里的糖一样多,但是不告诉你有几颗,从左边口袋里拿出4颗,从右边口袋里拿出6颗,哪个口袋剩下的糖多?多几颗呢?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展开热烈讨论后反馈不同的方法验证)
  ……
  这样连续地变换问题进行辩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信息的不断变换、问题的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这样的发问方向明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总之,设计练习不是单纯地追求练习本身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要精心设计练习过程中的提问,使提问能对原本精心设计的练习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突显练习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挖掘出练习背后深层的潜在作用,彰显习题的生命活力,提高练习的效率,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全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尤为重要。现就“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化繁为简,渗透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方法,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生疏问题转化为
期刊
数学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学生一学就会,却一做就错,一放则忘;课堂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学会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
期刊
在一次听课中,执教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进行板书,他认为:课件上都有了,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课件注重的是教师的预设,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内容很少,课堂实时板书是课堂上师生智慧生成的表现,体现了师生独特的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作用是课件永远不能达到的。  一、抓住关键,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数学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好的板书,能
期刊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凭借多媒体整理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要求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式口头解答。  生1: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块橡皮的几倍?  生2:16÷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等方面下工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它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启迪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原
期刊
设计思考:  “视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因此,教材在第九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如何理解符号感中也指出:“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于是,众多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在课堂中提倡符号化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为符号化而符号化的教学现象,引人深思。如何正确对待符号化,并利用好符号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下
期刊
近日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平均数”一课,教师巧妙的设计让平均数这一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生动鲜活,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平均数的基本知识,更对平均数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男女队都是4人,统计图(略)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师:现在想知道谁套得准一些,可以怎样比?  生1:可以比男生、女生一共套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例1】甲乙两枚大小相等的硬币。现将硬币甲固定,让硬币乙沿硬币甲的周围滚动,当硬币乙滚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硬币乙旋转了几圈?  当时很多人认为硬币乙旋转了1圈,但如果我们亲自拿硬币做个试验,就会发现:硬币乙竟然旋转了2圈。  实际结果怎么会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因为我们将非常熟悉物体在直线上滚动的规律运用到物体在圆周上滚动的情形,实际上这两者却有着重大区别。那应该如何理解硬币乙
期刊
前不久,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乘法”中的“连乘实际问题”时,恰当的引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学生的独特发现也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引发了我的一些教学思考。  一、引导  教材第80页的例题如下: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用图出示5个零散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每个2元”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5个乒乓球多少元?接着我把这5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