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本文对如何充分发挥小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主体意识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如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成为了小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工作。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讨论和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学习效果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还能充分调动起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使其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获得良好的提高。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教学中,教材中通过设置买菜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这一内容为学生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自己在生活中买东西的的过程,然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对于元、角分的认识转化为对小数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的加减法所具有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则。
2.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在思维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部分具有钻研精神的学生会去主动探究,而部分存在畏难心理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放弃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就必须要适当的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习惯,提高其探究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教学中,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字的行为往往表示不能理解,对于方程的概念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师在进行方程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利用经典的“数腿”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然后逐步的引导学生思考“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可以不可以通过假设一个未知数来进行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设置未知数?”“设置未知数后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好处?”等问题。通过学生在思考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其对方程概念的自主探究,进而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3.放手操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的视觉感受和行为操作能够有效的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操作和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而教师则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三视图。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较多数量的正方体积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行搭建成一个物体,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搭建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然后在纸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的图形,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随后再由教师画出三视图,让学生按照三视图搭建出相应的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合作互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小组内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意识、组织能力以及班级凝聚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合理划分小组,做好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辅助者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设置“统计同学们的生日”、“统计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统计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等多个任务,分别交由各个小组进行完成,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探究,對于数据的概念以及统计分析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创设情景、适当指导、加强实践操作、加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和措施,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J]. 未来英才, 2015(8):244-244.
[2]金贵星.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J]. 新课程(上), 2016(5):136-136.
[3]李卫平. 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学子(理论版), 2016(8):26-2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主体意识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如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成为了小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工作。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讨论和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学习效果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还能充分调动起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使其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获得良好的提高。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教学中,教材中通过设置买菜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这一内容为学生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自己在生活中买东西的的过程,然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对于元、角分的认识转化为对小数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的加减法所具有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则。
2.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在思维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部分具有钻研精神的学生会去主动探究,而部分存在畏难心理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放弃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就必须要适当的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习惯,提高其探究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教学中,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字的行为往往表示不能理解,对于方程的概念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师在进行方程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利用经典的“数腿”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得出答案,然后逐步的引导学生思考“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可以不可以通过假设一个未知数来进行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设置未知数?”“设置未知数后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好处?”等问题。通过学生在思考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其对方程概念的自主探究,进而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3.放手操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的视觉感受和行为操作能够有效的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操作和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而教师则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三视图。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较多数量的正方体积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行搭建成一个物体,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搭建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然后在纸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的图形,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随后再由教师画出三视图,让学生按照三视图搭建出相应的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合作互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小组内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意识、组织能力以及班级凝聚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合理划分小组,做好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辅助者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前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设置“统计同学们的生日”、“统计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统计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等多个任务,分别交由各个小组进行完成,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探究,對于数据的概念以及统计分析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创设情景、适当指导、加强实践操作、加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和措施,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J]. 未来英才, 2015(8):244-244.
[2]金贵星.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J]. 新课程(上), 2016(5):136-136.
[3]李卫平. 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学子(理论版), 2016(8):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