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参与式;氛围;
学习个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46—01
一、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目的。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弥补学生间差距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多地关注、关爱弱势群体,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参与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和创造性探究。
二、实施参与式教学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1.营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参与氛围。
(1)改变观念,创设民主、公平的课堂氛围,确立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具有享受教育资源和发言的权力和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2)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参与式教学的催化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服饰、从容大度的举止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愿意积极配合教师,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等,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搭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口头表述、书面陈述和动作表演等,将学生所探究和获得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学生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另外,正确的激励机制也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强烈的学习欲望,创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敢于、乐于参与到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学习个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究语言王国的奥秘,在倾听、交流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最终形成学习个性。
(1)巧设悬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若能不断地设疑,启发学生质疑,特别是“于不疑处有疑”,就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设疑、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积极地引导学生。
(2)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农村学校相对来说班额较小,可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固定分为4至6人的小组,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个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和习惯等不同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环境。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和课本剧表演等。还可根据课程进度及学校相关活动安排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书信大赛、编写剧本比赛等。这些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长久而持续的语文学习兴趣。
参与式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还能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编辑:马德佳
学习个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46—01
一、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目的。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弥补学生间差距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多地关注、关爱弱势群体,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参与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和创造性探究。
二、实施参与式教学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1.营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参与氛围。
(1)改变观念,创设民主、公平的课堂氛围,确立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高高在上,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具有享受教育资源和发言的权力和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2)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参与式教学的催化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服饰、从容大度的举止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愿意积极配合教师,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等,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搭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创设自信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口头表述、书面陈述和动作表演等,将学生所探究和获得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学生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另外,正确的激励机制也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强烈的学习欲望,创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敢于、乐于参与到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学习个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究语言王国的奥秘,在倾听、交流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最终形成学习个性。
(1)巧设悬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若能不断地设疑,启发学生质疑,特别是“于不疑处有疑”,就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设疑、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积极地引导学生。
(2)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农村学校相对来说班额较小,可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固定分为4至6人的小组,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个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好和习惯等不同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环境。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和课本剧表演等。还可根据课程进度及学校相关活动安排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书信大赛、编写剧本比赛等。这些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长久而持续的语文学习兴趣。
参与式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还能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