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09-02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介入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科学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接,既可以暗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又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时,我拿着一瓶茉莉花香型的香水在同学们中间走过,同学们马上闻到了茉莉花的香气,议论纷纷,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各组学生做出不同的猜想。接着组织学生做教材活动与探究内容中的实验,几分钟后,小烧杯A中的溶液渐渐变为红色。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提出:是什么使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学生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情况:①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大烧杯上有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③C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运动到小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请利用桌上的仪器来证明你的猜想吧。学生们争相动手,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引导、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科学素养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是很难形成的,必须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过程可以是课堂实验探究、家庭实验探究、调查、访问等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参与。例如,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的教学,正好在今年吉林市商业大厦和上海教师公寓分别发生火灾之后,于是我在这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对火灾情况进行调查:①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是什么?②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与救火?③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怎么办?④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通过调查考察、资料查阅、上网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多渠道地获得信息,运用比较、筛选、
归纳等方法,以图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①在两个燃烧匙中分别放入红磷和大理石,然后在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②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实验开始时可引导学生对比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对比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最后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作铺垫。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其余两处磷没有燃烧,经过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物质燃烧的所具有的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氣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时有的学生发问:如何让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生激动、议论、怀疑和猜想:给铜片上的红磷加热,向水中的白磷中通入氧气,就可以使磷都燃烧起来。我按照学生提供的思路进行演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学生平时几乎看不到,只知道水可灭火,却不知可燃物在水中可以燃烧,对学生震撼很大。因此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明确了只要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物质都可以燃烧。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质疑、实验、分析、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了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评价
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显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如在探究化学到底给人类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人们利用化学发现、合成、提纯、应用新药物,一些疑难杂症逐渐被人类所攻克。化学可以指导人类研究和开发新能源,避免能源危机。人类利用化学研究和开发了新型的材料,如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防热瓦、钛合金以及纳米材料等。化学给人类的吃、穿、住、行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好处,所以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带来了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形成了臭氧层空洞,发明了炸药带来了战争,所以弊大于利。”有的同学说:”化学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弊端太多,不应该再发展下去。”有的同学反驳说:“没有化学的发展和贡献,人类将回到茹毛饮血、生吞活剥的原始社会,因为人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为了某些人的贪欲,实现霸权主义而发动战争。幸运的是全世界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总得来说,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造福人类。”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我发现了学生闪光的一面,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有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而这些潜能的开发需要民主、和谐的氛围,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某个知识,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介入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科学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接,既可以暗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又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时,我拿着一瓶茉莉花香型的香水在同学们中间走过,同学们马上闻到了茉莉花的香气,议论纷纷,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各组学生做出不同的猜想。接着组织学生做教材活动与探究内容中的实验,几分钟后,小烧杯A中的溶液渐渐变为红色。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提出:是什么使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学生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情况:①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大烧杯上有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③C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微粒运动到小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请利用桌上的仪器来证明你的猜想吧。学生们争相动手,基本上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引导、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科学素养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是很难形成的,必须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过程可以是课堂实验探究、家庭实验探究、调查、访问等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参与。例如,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的教学,正好在今年吉林市商业大厦和上海教师公寓分别发生火灾之后,于是我在这节课之前布置学生对火灾情况进行调查:①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是什么?②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与救火?③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怎么办?④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通过调查考察、资料查阅、上网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多渠道地获得信息,运用比较、筛选、
归纳等方法,以图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①在两个燃烧匙中分别放入红磷和大理石,然后在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②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实验开始时可引导学生对比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对比水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最后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作铺垫。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其余两处磷没有燃烧,经过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物质燃烧的所具有的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氣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时有的学生发问:如何让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生激动、议论、怀疑和猜想:给铜片上的红磷加热,向水中的白磷中通入氧气,就可以使磷都燃烧起来。我按照学生提供的思路进行演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学生平时几乎看不到,只知道水可灭火,却不知可燃物在水中可以燃烧,对学生震撼很大。因此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明确了只要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物质都可以燃烧。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质疑、实验、分析、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了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评价
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显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如在探究化学到底给人类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人们利用化学发现、合成、提纯、应用新药物,一些疑难杂症逐渐被人类所攻克。化学可以指导人类研究和开发新能源,避免能源危机。人类利用化学研究和开发了新型的材料,如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防热瓦、钛合金以及纳米材料等。化学给人类的吃、穿、住、行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好处,所以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带来了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形成了臭氧层空洞,发明了炸药带来了战争,所以弊大于利。”有的同学说:”化学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弊端太多,不应该再发展下去。”有的同学反驳说:“没有化学的发展和贡献,人类将回到茹毛饮血、生吞活剥的原始社会,因为人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为了某些人的贪欲,实现霸权主义而发动战争。幸运的是全世界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总得来说,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造福人类。”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我发现了学生闪光的一面,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有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而这些潜能的开发需要民主、和谐的氛围,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某个知识,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