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一定是学校师生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只有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任何场合的教育工作会议上,领导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要位,然后才谈及规范、质量、文化和特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之前提和基础。然而,当今校园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校园安全管理成为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管理者,读理论、看现场、观案例……结合自己在学校的实践场,在此大声疾呼,做好学校安全管理,需提高“四力”,即发现力、反思力、自省力和执行力。
一、提高“现场洞察”的发现力
对于安全事故,最可怕的不是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在我看来,发现问题往往比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它来得更重要,更有意义和价值。只有提前发现了问题,才能分析研究并把问题提前解决了。记得张瑞敏这样说过: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雨天有些学校会发生老人、孩子滑跤摔伤的事故?我想,缺的就是敏锐的现场洞察力。试想一下,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在下雨天走进校门的那一刹,就能意识到地面遇水打滑是个问题,而且会带来安全隐患,那你就一定会围绕“雨天如何让学校门厅不打滑”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召集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为家长在门口提供雨具放置箱,提前在大厅铺上防滑垫……这样雨天滑跤的事故还会发生吗?这些举措在每个人看来都不是难事,但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却是管理者要不断修炼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准确且及时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往往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大半。只有早洞察到问题的所在,才能赢得管理的主动权,及早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否则,反应迟钝,等出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就会疲于奔命,加大了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因此,只有提高现场洞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少“发生”问题。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多当“防疫站长”,少当甚至不当“救火队长”。
二、提高“观人及己”的反思力
每次学校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活动,教官总会列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的案例,很多人总觉得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但是我想,作为听讲之人,如若不能树立“观人及己”的意识,只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有疏忽,那么说不定,明天就会发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安全事故。也就是说,当其他学校发生了安全事故时,作为管理者,我们绝不能坐在台下“看戏”,而要站到台上“剖己”:我们在这个方面制度有保障吗?具体操作过程中执行了吗?我们还有哪些漏洞需要增补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只有牢固树立起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这种在他人事故面前“观人及己”的反思力,提高忧患和自查意识,我们才能严以修身,才能与安全事故说再见。
三、提高“主动向内”的自省力
一旦出现问题,很多管理者都会从客观上去找原因,推卸责任。如幼儿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发生了因摔跤而缝针的事故,很多老师总会这样解释:“孩子皮肉嫩,正好摔在了直角上,这个直角存在安全隐患,要进行软包的。”看似是直角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缺少在事故现场去审视自我看护和管理的自省力。实践也证明: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我们要学会在事故发生后,眼睛主动向内找不足,多从主观上找原因,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来吸取教训,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再发生类似问题。在我看来,自我反省永远是最好的问题解决之道。
四、提高“跟进整改”的执行力
盯紧问题是好事,但不抓“跟进改善问题”的落实,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教训告诉我们,在一些事故发生之前,有些单位并非没有察觉到存在的隐患问题,而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深入到“做”和“改”的层面,导致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问题演变成危机和事故。这种心动不行动的现象,就是对问题跟踪不紧,执行力缺乏造成的。所以,提高“跟进整改”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盯紧问题抓落实,第一时间制订整改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解决项目、标准、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认真执行计划,分阶段推进,抓好落实,对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就一定能消除隐患,解决问题。所以,在“跟进整改”的执行力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
学校安全关乎每个可爱的孩子,关乎每个幸福的家庭,更关乎社会美好的未来。因此,光有制度保障还不行,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的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修炼,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淡定、从容地享受工作着的每一天,享受与孩子一起健康、安全、幸福地同生共长。P
作为一名管理者,读理论、看现场、观案例……结合自己在学校的实践场,在此大声疾呼,做好学校安全管理,需提高“四力”,即发现力、反思力、自省力和执行力。
一、提高“现场洞察”的发现力
对于安全事故,最可怕的不是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在我看来,发现问题往往比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它来得更重要,更有意义和价值。只有提前发现了问题,才能分析研究并把问题提前解决了。记得张瑞敏这样说过: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雨天有些学校会发生老人、孩子滑跤摔伤的事故?我想,缺的就是敏锐的现场洞察力。试想一下,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在下雨天走进校门的那一刹,就能意识到地面遇水打滑是个问题,而且会带来安全隐患,那你就一定会围绕“雨天如何让学校门厅不打滑”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召集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为家长在门口提供雨具放置箱,提前在大厅铺上防滑垫……这样雨天滑跤的事故还会发生吗?这些举措在每个人看来都不是难事,但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却是管理者要不断修炼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准确且及时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往往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大半。只有早洞察到问题的所在,才能赢得管理的主动权,及早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否则,反应迟钝,等出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就会疲于奔命,加大了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因此,只有提高现场洞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少“发生”问题。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多当“防疫站长”,少当甚至不当“救火队长”。
二、提高“观人及己”的反思力
每次学校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活动,教官总会列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的案例,很多人总觉得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但是我想,作为听讲之人,如若不能树立“观人及己”的意识,只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有疏忽,那么说不定,明天就会发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安全事故。也就是说,当其他学校发生了安全事故时,作为管理者,我们绝不能坐在台下“看戏”,而要站到台上“剖己”:我们在这个方面制度有保障吗?具体操作过程中执行了吗?我们还有哪些漏洞需要增补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只有牢固树立起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这种在他人事故面前“观人及己”的反思力,提高忧患和自查意识,我们才能严以修身,才能与安全事故说再见。
三、提高“主动向内”的自省力
一旦出现问题,很多管理者都会从客观上去找原因,推卸责任。如幼儿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发生了因摔跤而缝针的事故,很多老师总会这样解释:“孩子皮肉嫩,正好摔在了直角上,这个直角存在安全隐患,要进行软包的。”看似是直角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缺少在事故现场去审视自我看护和管理的自省力。实践也证明: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我们要学会在事故发生后,眼睛主动向内找不足,多从主观上找原因,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来吸取教训,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再发生类似问题。在我看来,自我反省永远是最好的问题解决之道。
四、提高“跟进整改”的执行力
盯紧问题是好事,但不抓“跟进改善问题”的落实,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教训告诉我们,在一些事故发生之前,有些单位并非没有察觉到存在的隐患问题,而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深入到“做”和“改”的层面,导致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问题演变成危机和事故。这种心动不行动的现象,就是对问题跟踪不紧,执行力缺乏造成的。所以,提高“跟进整改”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盯紧问题抓落实,第一时间制订整改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解决项目、标准、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认真执行计划,分阶段推进,抓好落实,对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就一定能消除隐患,解决问题。所以,在“跟进整改”的执行力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
学校安全关乎每个可爱的孩子,关乎每个幸福的家庭,更关乎社会美好的未来。因此,光有制度保障还不行,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的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修炼,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淡定、从容地享受工作着的每一天,享受与孩子一起健康、安全、幸福地同生共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