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教经验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际,就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11-01
一、课程性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经济法等课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融合,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工程成本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而开设的。
二、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该课程内容体系可概括为两大板块,分别着重形成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足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从事实践研究和具体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专项控制措施,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具备利用以往课程知识和本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进行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工作能力。
课程两大板块内容又可分为若干模块,具体如表1。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革“教与学”的关系,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课程组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填鸭式”教学,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明确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将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本课程主要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自主探索式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两者并重。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及效果。借助课程网站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生动形象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工程案例等大量教学信息,并能够通过网络发布教学信息,实现师生间相互交流与沟通。
(3)积极优化课程标准,重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同时,优化课程标准,调整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使学生能真正参与项目实践。努力达到以科学严密的课程统驭教学内容的目的,从而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大量引入工程项目成本案例,解决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利用从事科研和社会咨询服务的成果,引入哈大客运专线、沪昆客专湖南段、贵州段等一系列大型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经典教学案例,使学生在项目设计和案例分析中,深化对相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持学生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宝贵时机去有关企业从事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相关实际工作,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课程网站的应用极大地扩充了教学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教学选用的教材为依据,根据该门课的课程标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型考核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根据物流專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革新考核评价体系。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
1、校内考核
校内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占总评的50%。
(1)平时成绩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的表现、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等,由学生组成的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给出每一位学生平时成绩。
(2)期末成绩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口试,笔试,撰写论文等形式。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的同时,加大实训内容的分值比重,主要考核学生对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已完工程成本计算单的编制、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等内容,重点突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2、校外考核
根据我院企业办学,“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办学特色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实行了“职业素养量化综合考核”。主要由学校、企业(用人单位)、社会(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角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在施工生产一线顶岗实习2011级物流专业学生的成绩,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现场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适当增加企业考核权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期末试卷+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又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既符合高职会计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减轻了学生考试的压力。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人才市场和紧密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仲文,贾其友.质量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204(04).
[2] 阎善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11-01
一、课程性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经济法等课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融合,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工程成本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基本能力而开设的。
二、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该课程内容体系可概括为两大板块,分别着重形成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足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从事实践研究和具体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专项控制措施,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具备利用以往课程知识和本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进行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工作能力。
课程两大板块内容又可分为若干模块,具体如表1。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革“教与学”的关系,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课程组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填鸭式”教学,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明确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将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本课程主要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自主探索式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两者并重。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及效果。借助课程网站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生动形象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工程案例等大量教学信息,并能够通过网络发布教学信息,实现师生间相互交流与沟通。
(3)积极优化课程标准,重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同时,优化课程标准,调整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使学生能真正参与项目实践。努力达到以科学严密的课程统驭教学内容的目的,从而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大量引入工程项目成本案例,解决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利用从事科研和社会咨询服务的成果,引入哈大客运专线、沪昆客专湖南段、贵州段等一系列大型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经典教学案例,使学生在项目设计和案例分析中,深化对相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持学生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宝贵时机去有关企业从事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相关实际工作,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课程网站的应用极大地扩充了教学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教学选用的教材为依据,根据该门课的课程标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型考核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根据物流專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革新考核评价体系。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
1、校内考核
校内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占总评的50%。
(1)平时成绩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的表现、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等,由学生组成的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给出每一位学生平时成绩。
(2)期末成绩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口试,笔试,撰写论文等形式。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的同时,加大实训内容的分值比重,主要考核学生对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已完工程成本计算单的编制、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等内容,重点突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2、校外考核
根据我院企业办学,“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办学特色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实行了“职业素养量化综合考核”。主要由学校、企业(用人单位)、社会(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角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在施工生产一线顶岗实习2011级物流专业学生的成绩,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现场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适当增加企业考核权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期末试卷+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又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既符合高职会计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减轻了学生考试的压力。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人才市场和紧密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仲文,贾其友.质量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204(04).
[2] 阎善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