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会考是初二学生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在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很刻苦,但是从摸查测试反馈回来的结果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复习的方式、习惯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而造成汗水和成绩不成正比的现象。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进行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呢?
关键词:地理;会考;复习心得
一、 夯实基础——“善记”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悉重难点(如经纬线、重点国家、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等),抓主干知识。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理解并记住要点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辨析概念,做到所答对所问
在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真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答非所问。如地形、地势、地貌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二) 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1. 准确判断地理事物,掌握区域空间定位方法,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重要国家、省份、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等。
2. 用地图辅助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所以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的学习方法已经为学生所重视。亲手画一画,在画图及复习时,知道图的内容,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例如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政区,各大自然区图等用空白方式边复习、边画。这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3. 形成分析区域地理特点的知识结构。
4. 注重区域之间差异的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观点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三) 掌握原理,讲求解题思路
要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如:分析区位因素都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着手,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
(四) 查漏补缺
加强薄弱环节,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路更完善,还需要查漏补缺,它可以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提取信息时会更迅速准确。在复习中,找出平常做过的练习题和试卷,把过去学习过程中出错的习题再次分析,看看当初自己存在的知识上的缺漏及错误,是否已经完全查补,自己对知识点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掌握,把发现的新的知识联系也融进其知识系统,最终做到浑然一体,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 把握知识——“善思”
思考是复习的灵魂,怎样才能“善思”呢?
(一) 保持问题意识
要让自己经常保持着问题意识,使大脑处于思维状态,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问“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把为什么和怎么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湘教版地理初二下学期第二章第四节辽宁省,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弄清楚为什么辽中南地区能够成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又是怎样形成的?
(二) 理清知识结构
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因果框架图,也可以利用画“脑图”的方式(以某知识为起点、在头脑中联想与其关联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树枝状结构)。
在复习中要经常性地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图形链,经过这样加工后的知识系统,使许多相关知识点能利用这一框架,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如在复习湘教版初二上学期中国的河流之长江流域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江的轮廓为一个由大写字母“V”“W”与数字“一”的组合形象后,就可以将这个形象画成简图,作为掌握该地区知识的一个框架式的基础,把长江流域的地形区、矿产分布、支流及湖泊分布、水电站、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基地、棉花基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等所有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并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在该框架上的位置。如:重庆位于“V”的中间位置,武汉位于字母“W”中间的尖上,南京位于字母“W”与“一”的相接处等等。
三、 解决疑难——“善问”
(一) 问自己,学会独立思考
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碰到疑难问题,首先要问自己,想一想解決当前问题需要哪些背景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如何,过去碰到过类似问题没有,生活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二) 问同学,学会合作学习
当问题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时,如果时间和精力都允许,先要选择与同学讨论,因为彼此的知识和经验是相似的。
(三) 问老师,学会利用资源
充分利用老师这个“学习资源”,有利于把握知识本质,让自己在复习中少走弯路。
四、 提升能力——“善用”
(一) 善于使用不同方式表达地理信息
文字和图表是地理信息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复习阶段要加强地图的学习,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填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
(二)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
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能“盘活”理论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地理事实材料,将这些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回归到课本,合理地寻找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热点、焦点问题有: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与重点工程、中国经济区域问题、祖国统一问题、灾害与灾难问题等。
(三) 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精选练习试题。对这些试题的处理要做到“一题三用”,首先做完试题后进行订正评析;其次,听老师进行试题命题思想的剖析和点评;再次,会考前抽点时间重新拿出试题进行回顾、体会,思考同类试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如通过对京九铁路的区位作用,考虑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地理的复习中,若能按照完善的步骤,结合自身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使复习过程更加系统、完善,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和地理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兆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探微[J].亚太教育,2016(18):45.
[2]杨水兰.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J].广西教育,2015(09):119-120.
作者简介:
吴亮用,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东石中学。
关键词:地理;会考;复习心得
一、 夯实基础——“善记”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悉重难点(如经纬线、重点国家、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等),抓主干知识。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理解并记住要点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辨析概念,做到所答对所问
在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真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答非所问。如地形、地势、地貌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二) 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1. 准确判断地理事物,掌握区域空间定位方法,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重要国家、省份、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等。
2. 用地图辅助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由于地理科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所以把地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的学习方法已经为学生所重视。亲手画一画,在画图及复习时,知道图的内容,把应该掌握的重点图,例如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政区,各大自然区图等用空白方式边复习、边画。这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3. 形成分析区域地理特点的知识结构。
4. 注重区域之间差异的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观点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三) 掌握原理,讲求解题思路
要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如:分析区位因素都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着手,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
(四) 查漏补缺
加强薄弱环节,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路更完善,还需要查漏补缺,它可以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提取信息时会更迅速准确。在复习中,找出平常做过的练习题和试卷,把过去学习过程中出错的习题再次分析,看看当初自己存在的知识上的缺漏及错误,是否已经完全查补,自己对知识点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掌握,把发现的新的知识联系也融进其知识系统,最终做到浑然一体,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 把握知识——“善思”
思考是复习的灵魂,怎样才能“善思”呢?
(一) 保持问题意识
要让自己经常保持着问题意识,使大脑处于思维状态,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问“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把为什么和怎么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湘教版地理初二下学期第二章第四节辽宁省,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弄清楚为什么辽中南地区能够成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又是怎样形成的?
(二) 理清知识结构
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因果框架图,也可以利用画“脑图”的方式(以某知识为起点、在头脑中联想与其关联的各个知识点及其树枝状结构)。
在复习中要经常性地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图形链,经过这样加工后的知识系统,使许多相关知识点能利用这一框架,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如在复习湘教版初二上学期中国的河流之长江流域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江的轮廓为一个由大写字母“V”“W”与数字“一”的组合形象后,就可以将这个形象画成简图,作为掌握该地区知识的一个框架式的基础,把长江流域的地形区、矿产分布、支流及湖泊分布、水电站、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基地、棉花基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等所有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并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在该框架上的位置。如:重庆位于“V”的中间位置,武汉位于字母“W”中间的尖上,南京位于字母“W”与“一”的相接处等等。
三、 解决疑难——“善问”
(一) 问自己,学会独立思考
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碰到疑难问题,首先要问自己,想一想解決当前问题需要哪些背景知识,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如何,过去碰到过类似问题没有,生活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经验等。
(二) 问同学,学会合作学习
当问题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时,如果时间和精力都允许,先要选择与同学讨论,因为彼此的知识和经验是相似的。
(三) 问老师,学会利用资源
充分利用老师这个“学习资源”,有利于把握知识本质,让自己在复习中少走弯路。
四、 提升能力——“善用”
(一) 善于使用不同方式表达地理信息
文字和图表是地理信息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复习阶段要加强地图的学习,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填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
(二)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
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能“盘活”理论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地理事实材料,将这些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回归到课本,合理地寻找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热点、焦点问题有: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与重点工程、中国经济区域问题、祖国统一问题、灾害与灾难问题等。
(三) 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找到回答问题的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精选练习试题。对这些试题的处理要做到“一题三用”,首先做完试题后进行订正评析;其次,听老师进行试题命题思想的剖析和点评;再次,会考前抽点时间重新拿出试题进行回顾、体会,思考同类试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如通过对京九铁路的区位作用,考虑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重要意义。
总之,在地理的复习中,若能按照完善的步骤,结合自身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使复习过程更加系统、完善,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和地理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兆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探微[J].亚太教育,2016(18):45.
[2]杨水兰.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J].广西教育,2015(09):119-120.
作者简介:
吴亮用,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东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