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者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加以对比、分析而进行的阅读。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分析文本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相同点或者相异点,这样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文本的特点,加深对文本更高层次的理解。比较阅读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同类相比法(求同法),异类相比法(求异法)等方法。下面笔者将着重对鲁迅的两篇短篇小说《故乡》和《孔乙己》采用同类相比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阅读,来探求这两篇短篇小说的相同之处,从而加深对鲁迅作品的深刻认识。这两篇小说所写年代不相同,反映的主题思想也不相同,但是作者在这两篇小说中所运用的表述方式和人物描写手法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一)运用了相同的“作者视点”叙述方式
视点是作者写作切入的角度。作者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视点以便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从而便于读者对小说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当作者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绪投射到作品中,以自己的态度观点情感去支配故事人物,去支配着读者的理解时,他采用的就是“作者视点”的方式。当然,“作者视点”并不等同于“第一人称小说”,但是在鲁迅的作品中的“我”却非常接近“作者视点”。《故乡》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都采用了““作者视点””的叙述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的。两篇小说中的“我”就十分接近““作者视点”的。因为两篇小说都是以“我”之眼写出了另一个人的悲剧。既写出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哀,也写出了“我”的哀痛,物我互为映衬,使作品多了一层意味。
《故乡》这篇小说中以“我”回故乡的活动和感受为线索展开小说的叙述情节的。“我”回故乡时见到的现实中的故乡与想象中的故乡相差太大,心里就产生了十分悲凉的感觉。并且在故乡“我”见到的中年闰土与想象中的少年闰土有明显的变化,心里顿时涌起了十分悲哀的情绪。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也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写“孔乙己”这个主人公的。小说中的“我”是在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因此酒店里发生的事情和孔乙己来酒店喝酒以及众酒客对他的态度,都是通过“我”的眼光来叙述的。“我”同样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了展开小说情节的作用。而且小说通过“我”对孔乙己的态度深刻折射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感受,对孔流露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 运用了相同的“对比映衬”手法
小说主要是通过刻画人物来反映深刻的主题思想的。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必须形象鲜明,有立体感。要使人物形象突出,作者可采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故乡》《孔乙己》这两篇小说作者塑造的闰土和孔乙己形象都采用了上述描写的方法。然而,小说中的人物是复杂的个体,他(她)们通常是随着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作者在同一篇小说中对同一个人物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目的是进行前后对比,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这种作者对人物形象随时间变化的对比描写就是“对比映衬”的手法(当然作者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描写等都可以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
《故乡》这篇小说通过对两个不同时期的闰土形象的外貌和神态等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描写。比如少年闰土给人的形象是“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而中年的闰土的脸却是“灰黄色的”“手又粗又笨,开了裂,像松树皮”。
通过这些外貌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知道少年的闰土是活泼可爱的,而中年的闰土却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深刻反映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对底层老百姓的摧残。《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孔乙己是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他迂腐善良,让人可笑,又有几分可怜。作者对他两次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进行了对比描写,尤其是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第一次写孔乙己在酒店喝酒时,作者描写孔乙己的脸色是:时而“青白”,时而“涨红”,时而“青筋”绽出,时而“笼上了一层灰色”。但是当孔乙己在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喝酒时,他的脸却变得“黑而瘦”了,这表明了这时的孔乙己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了。通过作者两次对孔乙己的外貌进行的对比描写,令人窥见了孔乙己人生的历程变化及其悲剧的命运,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反抗。
以上是从鲁迅两篇小说的表述方式和人物描写手法两个比较角度来探求它们的相同点。此外在这两篇小说的其它细微之处同样也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的内容。比如《故乡》中作者对少年闰土“月夜捕獾”的描写来突出少年闰土纯真质朴的童真美。在《孔乙己》作品中透过“孩子吃完豆,依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的细致刻画,我们也能够捕捉到孔乙己身上的一丝童真味。还有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是那么的意味深长,给人无穷的深思。
(一)运用了相同的“作者视点”叙述方式
视点是作者写作切入的角度。作者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视点以便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从而便于读者对小说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当作者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绪投射到作品中,以自己的态度观点情感去支配故事人物,去支配着读者的理解时,他采用的就是“作者视点”的方式。当然,“作者视点”并不等同于“第一人称小说”,但是在鲁迅的作品中的“我”却非常接近“作者视点”。《故乡》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都采用了““作者视点””的叙述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的。两篇小说中的“我”就十分接近““作者视点”的。因为两篇小说都是以“我”之眼写出了另一个人的悲剧。既写出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哀,也写出了“我”的哀痛,物我互为映衬,使作品多了一层意味。
《故乡》这篇小说中以“我”回故乡的活动和感受为线索展开小说的叙述情节的。“我”回故乡时见到的现实中的故乡与想象中的故乡相差太大,心里就产生了十分悲凉的感觉。并且在故乡“我”见到的中年闰土与想象中的少年闰土有明显的变化,心里顿时涌起了十分悲哀的情绪。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也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写“孔乙己”这个主人公的。小说中的“我”是在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因此酒店里发生的事情和孔乙己来酒店喝酒以及众酒客对他的态度,都是通过“我”的眼光来叙述的。“我”同样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了展开小说情节的作用。而且小说通过“我”对孔乙己的态度深刻折射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感受,对孔流露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 运用了相同的“对比映衬”手法
小说主要是通过刻画人物来反映深刻的主题思想的。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必须形象鲜明,有立体感。要使人物形象突出,作者可采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故乡》《孔乙己》这两篇小说作者塑造的闰土和孔乙己形象都采用了上述描写的方法。然而,小说中的人物是复杂的个体,他(她)们通常是随着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作者在同一篇小说中对同一个人物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目的是进行前后对比,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这种作者对人物形象随时间变化的对比描写就是“对比映衬”的手法(当然作者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描写等都可以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
《故乡》这篇小说通过对两个不同时期的闰土形象的外貌和神态等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描写。比如少年闰土给人的形象是“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而中年的闰土的脸却是“灰黄色的”“手又粗又笨,开了裂,像松树皮”。
通过这些外貌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知道少年的闰土是活泼可爱的,而中年的闰土却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深刻反映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对底层老百姓的摧残。《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孔乙己是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他迂腐善良,让人可笑,又有几分可怜。作者对他两次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进行了对比描写,尤其是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第一次写孔乙己在酒店喝酒时,作者描写孔乙己的脸色是:时而“青白”,时而“涨红”,时而“青筋”绽出,时而“笼上了一层灰色”。但是当孔乙己在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喝酒时,他的脸却变得“黑而瘦”了,这表明了这时的孔乙己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了。通过作者两次对孔乙己的外貌进行的对比描写,令人窥见了孔乙己人生的历程变化及其悲剧的命运,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反抗。
以上是从鲁迅两篇小说的表述方式和人物描写手法两个比较角度来探求它们的相同点。此外在这两篇小说的其它细微之处同样也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的内容。比如《故乡》中作者对少年闰土“月夜捕獾”的描写来突出少年闰土纯真质朴的童真美。在《孔乙己》作品中透过“孩子吃完豆,依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的细致刻画,我们也能够捕捉到孔乙己身上的一丝童真味。还有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是那么的意味深长,给人无穷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