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在我国金融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逐渐向市场化进行转变,而且不断体现出了专业化以及集约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精细化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对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资金市场风险防控现状进行归集,其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健全措施和完善对策。关键词:金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进行金融产品经营以及相应业务操作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以及投资银行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为存款以及贷款业务并通过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获得经济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主要为对社会大众以及企业的资金进行吸收从而进行存款业务的操作与发展,同时还进行贷款的发放以及票据贴现与资金业务的操作等。南此可见,商业银行主要是资金的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经营性质方面来看,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不但需要具有运营资本,同时还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业务的操作并获得经营收益。
(二)从经营对象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对象主要是有形动产或者无形资产,这些商品多为实物形态存在,通过商品生产和流通完成价值转移。而商业银行则不同,主要经营的对象为一些资管产品,相应的业务主要为货币相关的金融服务,因此经营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三)从业务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因此业务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相应的功能更加具有全面性:专业银行则主要在指定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尽管当前专业银行的服务对象有所增加,经营的产品和内容进一步丰富,但是与商业银行相比,专业银行的业务还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是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从英国模式来看,商业银行主要进行短期资金业务的操作,因此资金的流动性较高并且放贷时间较短,这对银行经营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德国模式来看,其资金业务不但具有短期性,同时也具有长期性,因此体现出了综合性的特点。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的经营主要以分业经营模式为主。2015年我国修订并颁布了新《商业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风险类型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不但包含操作以及流动性风险,同时也包含信用以及市场风险。
(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或者系统以及外部环境所形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了法律风险、损失风险等。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德州市平原支行刁娜挪用公款案。其采用的盗窃方式是空存现金和直接盗取现金,利用午休时间直接将盗取的现金交给柜台外男友,或下班后自行夹带现金离开,从容挪用、盗用银行资金高达2180万元,用于购买体育彩票,涉案风险资金1606万元。2016年,多家银行爆出的票据业务违规办理问题,2013年8月16日光大银行的乌龙指事件都涉及操作风险的管理。上述几个在业界著名的案例反映出银行的整个业务活动都可能面临操作风险,因此难以通过几个指标测控操作风险的大小。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受到成本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到期债务以及其他支付业务的支付,主要反映在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是因资产与负债的金额和到期日错配而产生。
流動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流动性风险直接业务品种即为资金业务,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则会发生商业银行挤兑事件。例如,海南发展银行在1998年春节遭遇银行挤兑事件,从而导致破产。1997年,一向业绩良好的海南发展银行兼并了省内28家信用社,并接管了5家违法经营、资不抵债的信用社债权债务,这让海南发展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与此同时,受到海南房地产行业泡沫的影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出现了出逃的状况,这对海南发展银行账内贷款的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经营形势极为严峻。终于在1998年春节酿成全国第一起银行挤兑事件。半年后,海南发展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告关闭。《巴塞尔协议Ⅲ》针对流动性风险安排了专门的资本来应对,便是来自本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问题而产生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授信业务(或信贷业务)。资金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资产价值减值损失,由债券发行人违约导致评级下降和衍生交易对手不能履约的两个方面原因引起。近年来,监管层对信贷资产表外腾挪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银行表外项目的占最大风险敞口比重明显降低,大多在20%以下。
信用风险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风险,与金融业并生并存,哪里有债券发行人或是交易对手则天然具有信用风险。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最典型的信用风险所致。例如,雷曼迷你债事件造成银行声誉急剧下滑。2002~2003年,雷曼兄弟首先在香港面向非机构投资者(散户)发行迷你债券。雷曼兄弟与多家银行合作,由银行进行产品介绍、推广及销售。此案件与时下我国商业银行“飞单”案件极为相似,银行作为销售机构而非产品持有机构,但一旦产品发生难以对付或亏损等问题,将对商业银行信用造成极大风险隐患。
三、提升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力度的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及操作指引 对于商业银行业务人员而言,规章制度是其日常工作中的指挥棒。操作指引是员工落地业务实际工作流程中的方向规则。目前,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操作指引的缺乏,导致部门间职责边界不清晰,甚至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完善制度,订立规则对于资金业务量如此之大的商业银行迫在眉睫。
首先,资金业务方面,应根据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文件的要求,将《同业存款业务管理办法》《协议存款业务管理办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同业存单交易规程》《单位定期存款管理办法》《单位协议存款管理办法》《单位协定存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制定并配套操作指引。
其次,商业银行要将加强制度管理,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内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升制度的重点覆盖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可以借助培训学院的培训平台,面向全员开展规章制度建设的培训,提高人员对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认识和能力;二是细化制度审查要求,从合法合规、制度的关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加大审查力度,减少制度间的矛盾,逐渐构建关系型规章制度体系结构;三是使用法律合规系统开展规章制度后评价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要对其进行评价。
(二)规范问责标准,建立系统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首先,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银行的管理制度与规定根据每种业务特点对资金业务产品进行设计与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符合金融市场的相关要求。其次,除同业拆借、同业存单发行等可在银行间市场线上完成的交易以外,同业存款、协议存款、贵金属等资金业务需要借助科学性操作系统,告别纸质办公,将业务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业务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估,这样才能将收益与风险进行有效的平衡。最后,在我同当前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业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商业银行在资金业务系统开发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不但能够使产品更加符合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也能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这对银行经营收益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资金业务产品的管理,借助科学技术对资金业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在商业银行资金业务运营管理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对流动性的持续紧张情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出市场化的特点,因此银行的负债成本出现了不断升高的发展趋势,这对银行流动性的维持与提高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借助资产负债配置措施的完善与实施促进流动性的提高,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对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进行多元化的改变与创新,这样才能对流动性的紧张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其次,需要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对“权、责、利”进行有效的统一。在商业银行当前发展过程中,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主要由司库负责,资金运营部门按照司库的指示进行流动性操作,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具有动态变化性的特点,司库与资金运营部门之间对市场的發展趋势可能存在判断不一致的情况,这对资金的流动管理具有不利的影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构架进行有效的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权、责、利”的统一,从而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流动性紧张的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
四、结论
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防控能力的竞争对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但需要对传统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需要对资金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促进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此,商业银行不但需要对资金业务的流程、风险防控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全面风险防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李晓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的研究[J].浙江金融.2014(9):4-10.
[2]马喜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2(2):63-66.
[3]邵彤.浅谈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24):193.
[4]杨彦彬.内部控制视角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J].纳税,2019,13(11):286.
[5]刘培强,马海龙.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4(22):133.
一、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进行金融产品经营以及相应业务操作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以及投资银行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为存款以及贷款业务并通过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获得经济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主要为对社会大众以及企业的资金进行吸收从而进行存款业务的操作与发展,同时还进行贷款的发放以及票据贴现与资金业务的操作等。南此可见,商业银行主要是资金的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经营性质方面来看,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不但需要具有运营资本,同时还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业务的操作并获得经营收益。
(二)从经营对象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对象主要是有形动产或者无形资产,这些商品多为实物形态存在,通过商品生产和流通完成价值转移。而商业银行则不同,主要经营的对象为一些资管产品,相应的业务主要为货币相关的金融服务,因此经营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三)从业务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因此业务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相应的功能更加具有全面性:专业银行则主要在指定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尽管当前专业银行的服务对象有所增加,经营的产品和内容进一步丰富,但是与商业银行相比,专业银行的业务还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是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从英国模式来看,商业银行主要进行短期资金业务的操作,因此资金的流动性较高并且放贷时间较短,这对银行经营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德国模式来看,其资金业务不但具有短期性,同时也具有长期性,因此体现出了综合性的特点。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的经营主要以分业经营模式为主。2015年我国修订并颁布了新《商业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风险类型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不但包含操作以及流动性风险,同时也包含信用以及市场风险。
(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或者系统以及外部环境所形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了法律风险、损失风险等。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德州市平原支行刁娜挪用公款案。其采用的盗窃方式是空存现金和直接盗取现金,利用午休时间直接将盗取的现金交给柜台外男友,或下班后自行夹带现金离开,从容挪用、盗用银行资金高达2180万元,用于购买体育彩票,涉案风险资金1606万元。2016年,多家银行爆出的票据业务违规办理问题,2013年8月16日光大银行的乌龙指事件都涉及操作风险的管理。上述几个在业界著名的案例反映出银行的整个业务活动都可能面临操作风险,因此难以通过几个指标测控操作风险的大小。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受到成本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到期债务以及其他支付业务的支付,主要反映在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是因资产与负债的金额和到期日错配而产生。
流動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流动性风险直接业务品种即为资金业务,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则会发生商业银行挤兑事件。例如,海南发展银行在1998年春节遭遇银行挤兑事件,从而导致破产。1997年,一向业绩良好的海南发展银行兼并了省内28家信用社,并接管了5家违法经营、资不抵债的信用社债权债务,这让海南发展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与此同时,受到海南房地产行业泡沫的影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出现了出逃的状况,这对海南发展银行账内贷款的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经营形势极为严峻。终于在1998年春节酿成全国第一起银行挤兑事件。半年后,海南发展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告关闭。《巴塞尔协议Ⅲ》针对流动性风险安排了专门的资本来应对,便是来自本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问题而产生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授信业务(或信贷业务)。资金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资产价值减值损失,由债券发行人违约导致评级下降和衍生交易对手不能履约的两个方面原因引起。近年来,监管层对信贷资产表外腾挪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银行表外项目的占最大风险敞口比重明显降低,大多在20%以下。
信用风险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风险,与金融业并生并存,哪里有债券发行人或是交易对手则天然具有信用风险。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最典型的信用风险所致。例如,雷曼迷你债事件造成银行声誉急剧下滑。2002~2003年,雷曼兄弟首先在香港面向非机构投资者(散户)发行迷你债券。雷曼兄弟与多家银行合作,由银行进行产品介绍、推广及销售。此案件与时下我国商业银行“飞单”案件极为相似,银行作为销售机构而非产品持有机构,但一旦产品发生难以对付或亏损等问题,将对商业银行信用造成极大风险隐患。
三、提升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力度的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及操作指引 对于商业银行业务人员而言,规章制度是其日常工作中的指挥棒。操作指引是员工落地业务实际工作流程中的方向规则。目前,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操作指引的缺乏,导致部门间职责边界不清晰,甚至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完善制度,订立规则对于资金业务量如此之大的商业银行迫在眉睫。
首先,资金业务方面,应根据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文件的要求,将《同业存款业务管理办法》《协议存款业务管理办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同业存单交易规程》《单位定期存款管理办法》《单位协议存款管理办法》《单位协定存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制定并配套操作指引。
其次,商业银行要将加强制度管理,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内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升制度的重点覆盖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可以借助培训学院的培训平台,面向全员开展规章制度建设的培训,提高人员对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认识和能力;二是细化制度审查要求,从合法合规、制度的关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加大审查力度,减少制度间的矛盾,逐渐构建关系型规章制度体系结构;三是使用法律合规系统开展规章制度后评价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要对其进行评价。
(二)规范问责标准,建立系统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首先,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银行的管理制度与规定根据每种业务特点对资金业务产品进行设计与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符合金融市场的相关要求。其次,除同业拆借、同业存单发行等可在银行间市场线上完成的交易以外,同业存款、协议存款、贵金属等资金业务需要借助科学性操作系统,告别纸质办公,将业务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业务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估,这样才能将收益与风险进行有效的平衡。最后,在我同当前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业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商业银行在资金业务系统开发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不但能够使产品更加符合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也能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这对银行经营收益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资金业务产品的管理,借助科学技术对资金业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在商业银行资金业务运营管理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对流动性的持续紧张情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率的变化主要体现出市场化的特点,因此银行的负债成本出现了不断升高的发展趋势,这对银行流动性的维持与提高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借助资产负债配置措施的完善与实施促进流动性的提高,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对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进行多元化的改变与创新,这样才能对流动性的紧张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其次,需要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对“权、责、利”进行有效的统一。在商业银行当前发展过程中,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主要由司库负责,资金运营部门按照司库的指示进行流动性操作,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具有动态变化性的特点,司库与资金运营部门之间对市场的發展趋势可能存在判断不一致的情况,这对资金的流动管理具有不利的影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构架进行有效的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权、责、利”的统一,从而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流动性紧张的状况进行有效的缓解。
四、结论
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防控能力的竞争对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但需要对传统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需要对资金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促进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此,商业银行不但需要对资金业务的流程、风险防控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全面风险防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李晓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的研究[J].浙江金融.2014(9):4-10.
[2]马喜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2(2):63-66.
[3]邵彤.浅谈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24):193.
[4]杨彦彬.内部控制视角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J].纳税,2019,13(11):286.
[5]刘培强,马海龙.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4(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