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汉代历史叙事模式,即我们常说的纪传体史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正史的体裁。追溯其确立过程,既有司马迁父子、班固父子的个人天才,但不可忽视前人奠定的优良传统。笔者本文主要探讨《史记》对之前叙事模式的继承,以及《汉书》对此的改变。
关键词:《史记》;体例;《汉书》;纪传体史书
中图分类号:1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11-03
一、汉代之前的历史叙述模式
正本先清源,历史叙述模式并非起源于汉代,所以首先必须得把汉代以前的叙述模式进行一个简略的概述。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六家》中,将史书分为六种体裁,分别是:“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①其中,《史记》和《汉书》属于本文要讨论的叙述模式,《左传》和《春秋》可并为编年体,即先秦文献在后世比较有影响的是编年体,《尚书》体(类似于纪事本末体),《国语》体(即国别体)。
而且在司马迁自己的行文里也可以看得出上述文体的影响。在《五帝本纪》、《周本纪》中多引用《尚书》,《汉书·儒林传》也说:“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而孔安国是钻研《古文尚书》的大家,可知司马迁对《尚书》的叙述模式是非常了解的;自序里称“左氏失明,厥有《国语》”②,《周本纪》东周十二诸侯的《世家》多有引用,如《国语·周语上》中祭公谋父之谏,此外如十二诸侯诸多篇章有很多取自《战国策》的文章,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部分和《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基本相同,可知司马迁对国别体史书也是十分了解的;关于《左氏春秋》,司马迁是否看过有学术争议,不过即使没看过,《春秋》是肯定看过的,司马迁受学于《春秋》学大师董仲舒,其影响我们无法忽略。
所以可知,上述三种史书叙事模式,对汉代的影响我们无法忽略。
上述三种叙事模式主要见于《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尚书》等书,在《汉书·艺文志》中,都被列入《六艺》部(即经部)③,也是历代学者所关注的部分。但我们不可忽略的是,汉代之前的含有叙事的文体不仅仅是在经部,诸子是我们绕不开的。
在诸子之中,叙事模式和体例最为完备的莫过于《吕氏春秋》。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在《中国史学史》中提到:“或许《史记》在整体结构上借鉴了《吕氏春秋》也未可知”④。首先,《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提到:“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⑤在《报任安书》中也提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吕氏春秋》也从未有过失传的记载,综合以上可知司马迁应该是看过《吕氏春秋》的。
具体来看,《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其中《纪》后面附有《自序》。《史记》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列传》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太史公自序》。在《史记》之前,书中分不同体例的书,以《吕氏春秋》为最著,虽然该书不以纪事为务,但这种把全书分为不同体例的做法便于全文不同内容的排布编纂,对后世显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尤其是十二《纪》,《吕氏春秋》以春夏秋冬分为十二纪,暗指天地大纲。这种方式可能是源于《春秋》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位鲁国君王,以十二位君王为纪,记录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吕氏春秋》名为《春秋》,对于《春秋》不会没有借鉴,《纪》可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无论从数字还是从重要性来看都是。
此外,在太史公能够得到的材料里,还有一种名为“谱牒”的文献:在《太史公自序》里提到“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⑥,《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到:“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即在司马迁(此处太史公也可能为司马谈,然无关宏旨)《史记》成书过程中,这种谱牒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此外,在《汉书·艺文志》“春秋类”中著录了《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大年纪》五篇两种。⑦这种谱牒、《年纪》应该就是类似于年表之类的文献档案,以年为纲,略记事件。
二、司马迁熔铸叙事诸体,会于《太史公书》
西汉司马迁作《太史公书》,世称《史记》,既是汉代叙事文章的代表之作,更是古代史传文的不祧之宗,其开创的纪传体的史书体例,遂成为古代正史的体例,影响深远,非但近代《清史稿》和《新元史》依然按照此体例,前不久刚刚编纂完成的《中华民国史》,分为《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大事纪》、《中华民国史人物传》三部分,类似于《本纪》、《表》、《列传》,《志》夹杂其中。可见司马迁创制这种叙事体例的伟大。
然而,这样的伟大,固然有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但也不可忽视司马迁前人的卓越贡献。首先先来看看每个体例对前人著述的继承关系。
(一)《本纪》。
《本纪》前文已经略微叙述过,和《春秋》、《吕氏春秋》等书有关,(其余诸多以《春秋》为名的书已佚,难知其貌),《春秋》鲁国十二公,《吕氏春秋》以春夏秋冬十二纪,史记亦有十二《本纪》,从数字上来看,都是十二,台湾学者杨希牧先生认为十二是个神秘数字,代表“天之大数”,象征天圆地方。⑧从功能上来看,《吕氏春秋》的《纪》和《史记》的《本纪》都是全书总纲,司马贞《史记索隐》说:“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正义》曰:“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⑨总体来说,《本纪》便是全书总纲。这一点还可以在《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后本纪》的设立得到佐证,《史记索隐》的司马贞分别针对三篇设立本纪批评道:“秦虽嬴政之祖,本西戎附庸之君,岂以诸侯之邦而与武帝、三王同称本纪?斯必不可,可降为《秦系家》。”⑩对《项羽本纪》、《吕后本纪》的批评大同小异。赵生群先生对此认为这是“他们是考察天下兴衰的重要观测点。”B11笔者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这也符合太史公自己所言的“通古今之变”,再结合司马贞、张守节的解释,也就是本纪是从通史角度,以历史上起到重要兴衰变化的王朝或个人为纲纪,纪录历史。而之所以为秦国、项羽、吕后立本纪,也正是因为以之可以成为全书总纲,而不拘泥于义帝、惠帝等没有实权却有帝王之名的傀儡,以其无法统领其事也。而《吕氏春秋》十二《纪》对应十二月令,如《序意》所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B12可见《吕氏春秋》之《十二纪》亦是全书总纲。 综上可知,在数字和功能上《本纪》都与《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有很深的渊源。
从叙事来看,《本纪》还结合了《春秋》即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如果单独把十二本纪(《今上本纪》、《孝景本纪》非原书,不予讨论,前人已有论述。)串联起来看,其实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岁首曰“XX年X月”,这和《春秋》和《左氏春秋》在形式上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本纪》这种体例,司马迁在功能上结合了《吕氏春秋》的特点,内容上吸取了以《春秋》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的优点,熔铸为全书总纲。
(二)《世家》。
《世家》分为三类,从《吴太伯世家》到《田敬仲完世家》十六篇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从《外戚世家》到《三王世家》大致是汉代功臣和贵族的家族列传;中间两篇《孔子世家》、《陈涉世家》,算是另类,较有争议,但从形式上来看,和第二种差别不大,故并入一起讨论。
第二第三种和《列传》差别并不大,这一点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世家》中已经提到:“当汉氏之有天下也,其诸侯与古不同……实同列传”,可谓卓识。故放至《列传》讨论。
第一种是该部分主要讨论的。《世家》这种体裁,大致是结合了《国语》为代表的国别体,以及以《春秋》为代表的编年体的特色。编年体的特色如《本纪》中所述,大致以时间、君王为轴,叙述一国之兴衰,只是《本纪》关系天下兴衰,《世家》只关系一国兴衰。此外,诸国分列,详记本国相关事件,这在形式上和以国分列的《国语》、《战国策》十分相似。所以可知,《世家》体主要是借鉴了以《国语》、《战国策》为主的国别体的形式,和编年体的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条列当时有较大影响的诸侯国的兴亡成败。
(三)《列传》。
《列传》这种体例的特色在于,首先详其名号、出生,然后载其言语、事迹。这种历史散文,最早应当可以追溯到《尚书》体,代表作有《尚书》、《逸周书》(在太史公时当有遗篇),本文主要以《尚书》B13为例。
《尚书·尧典》曰:“帝尧曰放勋……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帝曰:‘畴咨若时登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B14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出生、死亡、言、行皆备,已经完全满足了构成一部列传的全部要素。此外,像《盘庚》把盘庚迁都这一事件本末详细记录,像《皋陶谟》详记会议始末,可知此时对于历史叙事已经有较为完备的写作方法了。将在《尚书》中已然具备的方法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传记体风格。在此过程中,后世《左氏春秋》、《战国策》、《国语》、《礼记·檀弓》诸书的叙事也已趋近成熟,人物刻画已然具有一定特色,如前文所述荆轲,但都是散见诸篇,没有融为一篇,这个工作到太史公作《列传》才始创。综上,《列传》体大致结合了当时诸多较为成型的历史叙事方式,太史公的开创之功主要在于这种专述一人或数人的体例。具体对于前人如何借鉴难以下定论。
(四)《表》。
应当是取自当时的诸多《谱牒》、《年纪》。除前文所引《十二诸侯年表序》提及谱牒外,《三代世表序》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B15对谍记的解释,《史记索隐》曰:“纪系谥之书也。”B16关于前文所提及的谱牒,《史记索隐》引刘杳曰:“又自古为《春秋》学者,有年历、谱牒之说,故杜元凯作《春秋长历》及《公子谱》。盖因于旧说,故太史公得读焉也。”B17
(五)《志》。
多述典章,与历史叙述关联较小。当取自如《礼经》(即今之《仪礼》)、诸子诸书。
(六)论赞。
《左氏春秋》有“君子曰”,大概是论赞所本,前人所述已多,在此不赘述。
此外,五体之间绝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本纪》为总纲,关乎天下兴亡;《世家》为一国之纲,关乎一国之兴亡;《列传》为一人或一个群体的纲,关乎个人兴亡荣辱。由上而下,层次鲜明。《志》为时代物质、精神诸文明,为背景;《表》,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所言:“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B18方便作比较,弥补以时间为轴横向比较不足的缺陷,同时可以将一些不足以列入《列传》的人物事迹录入其中。通过这样一个有机体,自上而下,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纵横相较,成败互见,将一个历史全面地展现出来。
三、《汉书》修订体例,成纪传体不祧之宗
《史》、《汉》优劣的问题,前人如刘知幾、郑樵、章学诚诸位史学理论大家争执各自成说,笔者在此不欲予以讨论,仅从叙事模式讨论。
首先,《史记》虽然是一部杰出的史传大作,但是有其自身的缺点,即可模仿性太低。《史通》如此说道:“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B19原因有很多,既有司马迁个人的卓越天才难以为后人企及,又有如刘知幾所说:“司马迁既殁,后之续《史记》者,若褚先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务。”B20不像司马迁以太史公全职为史。两条原因之外,当还有此书本身之难续,即通史这种体例之难。这从后代通史断绝之久也可得知。梁武帝下诏著《通史》,后佚。至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通史乃复活。
鉴于修通史之难,班固父子修《汉书》,其断限不再是自古迄今,而仅仅是限于西汉一朝,起于高帝反秦,讫于新莽覆灭,自此以后,正史几乎都是按照班固的路子在写。从历史叙事模式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本纪》为《纪》,以帝王为纲。除吕后外,都是帝王,而且包括了司马迁未立于《本纪》而是附庸于《吕后本纪》的汉惠帝立《惠帝纪》。这个应是当时定为一尊的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结果。
(二)废《世家》。如前文所引《史通》所言,到汉代,诸侯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东周时期。这一变化也是符合历史大势的做法。除了极个别情况,如《晋书》中为北方蛮族政权设置《载纪》,《宋史》为投降诸国设置《世家》,《世家》基本消失。 (三)改《列传》为传,不再出现跨时代的人同传的现象B21。如《史记》中有《鲁仲连邹阳列传》和《屈原贾谊列传》,两位传主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仅仅是有共同特征而列入同传,由于司马迁所著为通史,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是在班固《汉书》里就再也没这种现象,同传诸人都是行事相类,年代相近的人,这对于集中表现一代政治、军事大有裨益。
班固所改,为郑樵所讥:“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B22认为失掉了司马迁著通史的精神。但正是因为通史本身曲高和寡,难以成为一个容易学习效仿的史书叙事模式,遂有班固的革新,这对于中国纪传体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后世正史除了《南史》、《北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外,都遵循班书的叙事模式。即使是在汉代,官修的《东观汉记》基本就是模仿《汉书》而修。
综上,可知班固将司马迁奠定的纪传体的历史叙事模式略加修正,遂为后世所宗。
注释:
①《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3。
②《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06。
③《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P1705-1714。
④《中国史学史》:[日]内藤湖南 著,马彪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P81。
⑤《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26。
⑥《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47.。
⑦《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P1714。
⑧转引自《当代学人精品·辛德勇卷·秦始皇三十六卷新考》:辛德勇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P63。
⑨《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1。
⑩同上,P223。
B11《<史记>体例平议(上)》:赵生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B12《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撰,梁运华 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一版;P274。
B13言及《尚书》皆以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为准,伪古文《尚书》篇次、文字一概不取。
B14《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 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P3-P58。
B15《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24。
B16同上。
B17《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48。
B18《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27。
B19《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314。
B20《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284。
B21仅讨论数人合传,如《儒林列传》这种类传不予讨论。
B22《通志二十略》:[宋]郑樵 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P2。
参考文献:
[1]《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
[2]《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3]《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4]《通志二十略》:[宋]郑樵 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
[5]《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 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
[6]《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撰,梁运华 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一版。
[7]《中国史学史》:[日]内藤湖南 著,马彪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8]《当代学人精品·辛德勇卷》:辛德勇 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
[9]《史记研究》:张大可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5月第一版。
[10]《<史记>体例平议(上)》:赵生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金鑫,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意英双语专业,辅修法学。
关键词:《史记》;体例;《汉书》;纪传体史书
中图分类号:1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11-03
一、汉代之前的历史叙述模式
正本先清源,历史叙述模式并非起源于汉代,所以首先必须得把汉代以前的叙述模式进行一个简略的概述。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六家》中,将史书分为六种体裁,分别是:“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①其中,《史记》和《汉书》属于本文要讨论的叙述模式,《左传》和《春秋》可并为编年体,即先秦文献在后世比较有影响的是编年体,《尚书》体(类似于纪事本末体),《国语》体(即国别体)。
而且在司马迁自己的行文里也可以看得出上述文体的影响。在《五帝本纪》、《周本纪》中多引用《尚书》,《汉书·儒林传》也说:“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而孔安国是钻研《古文尚书》的大家,可知司马迁对《尚书》的叙述模式是非常了解的;自序里称“左氏失明,厥有《国语》”②,《周本纪》东周十二诸侯的《世家》多有引用,如《国语·周语上》中祭公谋父之谏,此外如十二诸侯诸多篇章有很多取自《战国策》的文章,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部分和《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基本相同,可知司马迁对国别体史书也是十分了解的;关于《左氏春秋》,司马迁是否看过有学术争议,不过即使没看过,《春秋》是肯定看过的,司马迁受学于《春秋》学大师董仲舒,其影响我们无法忽略。
所以可知,上述三种史书叙事模式,对汉代的影响我们无法忽略。
上述三种叙事模式主要见于《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尚书》等书,在《汉书·艺文志》中,都被列入《六艺》部(即经部)③,也是历代学者所关注的部分。但我们不可忽略的是,汉代之前的含有叙事的文体不仅仅是在经部,诸子是我们绕不开的。
在诸子之中,叙事模式和体例最为完备的莫过于《吕氏春秋》。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在《中国史学史》中提到:“或许《史记》在整体结构上借鉴了《吕氏春秋》也未可知”④。首先,《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提到:“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⑤在《报任安书》中也提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吕氏春秋》也从未有过失传的记载,综合以上可知司马迁应该是看过《吕氏春秋》的。
具体来看,《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其中《纪》后面附有《自序》。《史记》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列传》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太史公自序》。在《史记》之前,书中分不同体例的书,以《吕氏春秋》为最著,虽然该书不以纪事为务,但这种把全书分为不同体例的做法便于全文不同内容的排布编纂,对后世显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尤其是十二《纪》,《吕氏春秋》以春夏秋冬分为十二纪,暗指天地大纲。这种方式可能是源于《春秋》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位鲁国君王,以十二位君王为纪,记录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吕氏春秋》名为《春秋》,对于《春秋》不会没有借鉴,《纪》可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无论从数字还是从重要性来看都是。
此外,在太史公能够得到的材料里,还有一种名为“谱牒”的文献:在《太史公自序》里提到“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⑥,《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到:“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即在司马迁(此处太史公也可能为司马谈,然无关宏旨)《史记》成书过程中,这种谱牒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此外,在《汉书·艺文志》“春秋类”中著录了《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大年纪》五篇两种。⑦这种谱牒、《年纪》应该就是类似于年表之类的文献档案,以年为纲,略记事件。
二、司马迁熔铸叙事诸体,会于《太史公书》
西汉司马迁作《太史公书》,世称《史记》,既是汉代叙事文章的代表之作,更是古代史传文的不祧之宗,其开创的纪传体的史书体例,遂成为古代正史的体例,影响深远,非但近代《清史稿》和《新元史》依然按照此体例,前不久刚刚编纂完成的《中华民国史》,分为《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大事纪》、《中华民国史人物传》三部分,类似于《本纪》、《表》、《列传》,《志》夹杂其中。可见司马迁创制这种叙事体例的伟大。
然而,这样的伟大,固然有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但也不可忽视司马迁前人的卓越贡献。首先先来看看每个体例对前人著述的继承关系。
(一)《本纪》。
《本纪》前文已经略微叙述过,和《春秋》、《吕氏春秋》等书有关,(其余诸多以《春秋》为名的书已佚,难知其貌),《春秋》鲁国十二公,《吕氏春秋》以春夏秋冬十二纪,史记亦有十二《本纪》,从数字上来看,都是十二,台湾学者杨希牧先生认为十二是个神秘数字,代表“天之大数”,象征天圆地方。⑧从功能上来看,《吕氏春秋》的《纪》和《史记》的《本纪》都是全书总纲,司马贞《史记索隐》说:“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史记正义》曰:“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⑨总体来说,《本纪》便是全书总纲。这一点还可以在《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后本纪》的设立得到佐证,《史记索隐》的司马贞分别针对三篇设立本纪批评道:“秦虽嬴政之祖,本西戎附庸之君,岂以诸侯之邦而与武帝、三王同称本纪?斯必不可,可降为《秦系家》。”⑩对《项羽本纪》、《吕后本纪》的批评大同小异。赵生群先生对此认为这是“他们是考察天下兴衰的重要观测点。”B11笔者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这也符合太史公自己所言的“通古今之变”,再结合司马贞、张守节的解释,也就是本纪是从通史角度,以历史上起到重要兴衰变化的王朝或个人为纲纪,纪录历史。而之所以为秦国、项羽、吕后立本纪,也正是因为以之可以成为全书总纲,而不拘泥于义帝、惠帝等没有实权却有帝王之名的傀儡,以其无法统领其事也。而《吕氏春秋》十二《纪》对应十二月令,如《序意》所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B12可见《吕氏春秋》之《十二纪》亦是全书总纲。 综上可知,在数字和功能上《本纪》都与《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有很深的渊源。
从叙事来看,《本纪》还结合了《春秋》即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如果单独把十二本纪(《今上本纪》、《孝景本纪》非原书,不予讨论,前人已有论述。)串联起来看,其实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岁首曰“XX年X月”,这和《春秋》和《左氏春秋》在形式上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本纪》这种体例,司马迁在功能上结合了《吕氏春秋》的特点,内容上吸取了以《春秋》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的优点,熔铸为全书总纲。
(二)《世家》。
《世家》分为三类,从《吴太伯世家》到《田敬仲完世家》十六篇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从《外戚世家》到《三王世家》大致是汉代功臣和贵族的家族列传;中间两篇《孔子世家》、《陈涉世家》,算是另类,较有争议,但从形式上来看,和第二种差别不大,故并入一起讨论。
第二第三种和《列传》差别并不大,这一点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世家》中已经提到:“当汉氏之有天下也,其诸侯与古不同……实同列传”,可谓卓识。故放至《列传》讨论。
第一种是该部分主要讨论的。《世家》这种体裁,大致是结合了《国语》为代表的国别体,以及以《春秋》为代表的编年体的特色。编年体的特色如《本纪》中所述,大致以时间、君王为轴,叙述一国之兴衰,只是《本纪》关系天下兴衰,《世家》只关系一国兴衰。此外,诸国分列,详记本国相关事件,这在形式上和以国分列的《国语》、《战国策》十分相似。所以可知,《世家》体主要是借鉴了以《国语》、《战国策》为主的国别体的形式,和编年体的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条列当时有较大影响的诸侯国的兴亡成败。
(三)《列传》。
《列传》这种体例的特色在于,首先详其名号、出生,然后载其言语、事迹。这种历史散文,最早应当可以追溯到《尚书》体,代表作有《尚书》、《逸周书》(在太史公时当有遗篇),本文主要以《尚书》B13为例。
《尚书·尧典》曰:“帝尧曰放勋……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帝曰:‘畴咨若时登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B14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出生、死亡、言、行皆备,已经完全满足了构成一部列传的全部要素。此外,像《盘庚》把盘庚迁都这一事件本末详细记录,像《皋陶谟》详记会议始末,可知此时对于历史叙事已经有较为完备的写作方法了。将在《尚书》中已然具备的方法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传记体风格。在此过程中,后世《左氏春秋》、《战国策》、《国语》、《礼记·檀弓》诸书的叙事也已趋近成熟,人物刻画已然具有一定特色,如前文所述荆轲,但都是散见诸篇,没有融为一篇,这个工作到太史公作《列传》才始创。综上,《列传》体大致结合了当时诸多较为成型的历史叙事方式,太史公的开创之功主要在于这种专述一人或数人的体例。具体对于前人如何借鉴难以下定论。
(四)《表》。
应当是取自当时的诸多《谱牒》、《年纪》。除前文所引《十二诸侯年表序》提及谱牒外,《三代世表序》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B15对谍记的解释,《史记索隐》曰:“纪系谥之书也。”B16关于前文所提及的谱牒,《史记索隐》引刘杳曰:“又自古为《春秋》学者,有年历、谱牒之说,故杜元凯作《春秋长历》及《公子谱》。盖因于旧说,故太史公得读焉也。”B17
(五)《志》。
多述典章,与历史叙述关联较小。当取自如《礼经》(即今之《仪礼》)、诸子诸书。
(六)论赞。
《左氏春秋》有“君子曰”,大概是论赞所本,前人所述已多,在此不赘述。
此外,五体之间绝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本纪》为总纲,关乎天下兴亡;《世家》为一国之纲,关乎一国之兴亡;《列传》为一人或一个群体的纲,关乎个人兴亡荣辱。由上而下,层次鲜明。《志》为时代物质、精神诸文明,为背景;《表》,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所言:“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B18方便作比较,弥补以时间为轴横向比较不足的缺陷,同时可以将一些不足以列入《列传》的人物事迹录入其中。通过这样一个有机体,自上而下,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纵横相较,成败互见,将一个历史全面地展现出来。
三、《汉书》修订体例,成纪传体不祧之宗
《史》、《汉》优劣的问题,前人如刘知幾、郑樵、章学诚诸位史学理论大家争执各自成说,笔者在此不欲予以讨论,仅从叙事模式讨论。
首先,《史记》虽然是一部杰出的史传大作,但是有其自身的缺点,即可模仿性太低。《史通》如此说道:“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B19原因有很多,既有司马迁个人的卓越天才难以为后人企及,又有如刘知幾所说:“司马迁既殁,后之续《史记》者,若褚先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务。”B20不像司马迁以太史公全职为史。两条原因之外,当还有此书本身之难续,即通史这种体例之难。这从后代通史断绝之久也可得知。梁武帝下诏著《通史》,后佚。至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通史乃复活。
鉴于修通史之难,班固父子修《汉书》,其断限不再是自古迄今,而仅仅是限于西汉一朝,起于高帝反秦,讫于新莽覆灭,自此以后,正史几乎都是按照班固的路子在写。从历史叙事模式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本纪》为《纪》,以帝王为纲。除吕后外,都是帝王,而且包括了司马迁未立于《本纪》而是附庸于《吕后本纪》的汉惠帝立《惠帝纪》。这个应是当时定为一尊的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结果。
(二)废《世家》。如前文所引《史通》所言,到汉代,诸侯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东周时期。这一变化也是符合历史大势的做法。除了极个别情况,如《晋书》中为北方蛮族政权设置《载纪》,《宋史》为投降诸国设置《世家》,《世家》基本消失。 (三)改《列传》为传,不再出现跨时代的人同传的现象B21。如《史记》中有《鲁仲连邹阳列传》和《屈原贾谊列传》,两位传主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仅仅是有共同特征而列入同传,由于司马迁所著为通史,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是在班固《汉书》里就再也没这种现象,同传诸人都是行事相类,年代相近的人,这对于集中表现一代政治、军事大有裨益。
班固所改,为郑樵所讥:“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B22认为失掉了司马迁著通史的精神。但正是因为通史本身曲高和寡,难以成为一个容易学习效仿的史书叙事模式,遂有班固的革新,这对于中国纪传体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后世正史除了《南史》、《北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外,都遵循班书的叙事模式。即使是在汉代,官修的《东观汉记》基本就是模仿《汉书》而修。
综上,可知班固将司马迁奠定的纪传体的历史叙事模式略加修正,遂为后世所宗。
注释:
①《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3。
②《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06。
③《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P1705-1714。
④《中国史学史》:[日]内藤湖南 著,马彪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P81。
⑤《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26。
⑥《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47.。
⑦《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P1714。
⑧转引自《当代学人精品·辛德勇卷·秦始皇三十六卷新考》:辛德勇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P63。
⑨《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1。
⑩同上,P223。
B11《<史记>体例平议(上)》:赵生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B12《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撰,梁运华 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一版;P274。
B13言及《尚书》皆以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为准,伪古文《尚书》篇次、文字一概不取。
B14《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 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P3-P58。
B15《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24。
B16同上。
B17《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648。
B18《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P4027。
B19《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314。
B20《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P284。
B21仅讨论数人合传,如《儒林列传》这种类传不予讨论。
B22《通志二十略》:[宋]郑樵 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P2。
参考文献:
[1]《史记》:[汉]司马迁 著,[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8月第一版。
[2]《汉书》:[东汉]班固 著,[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3]《史通通释》:[唐]刘知幾 著,[清]浦起龙 通释,王煦华 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4]《通志二十略》:[宋]郑樵 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
[5]《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 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一版。
[6]《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撰,梁运华 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一版。
[7]《中国史学史》:[日]内藤湖南 著,马彪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8]《当代学人精品·辛德勇卷》:辛德勇 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
[9]《史记研究》:张大可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5月第一版。
[10]《<史记>体例平议(上)》:赵生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金鑫,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意英双语专业,辅修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