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终身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本文通过解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阐述教学与育人的辨证关系,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教书育人;德育融合;案例简析
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我就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做到与德育融合的。
案例一,[分西瓜]:我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我问。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我未作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給妈妈5份,我留3份。”“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我微笑地问。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热情地表扬了她。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我都一一赞扬了他们。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我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我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案例二,[祖冲之你真伟大]:我在听一堂圆周长的计算的公开时,在学生探究出圆周率后,该老师认为此时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在介绍了圆周率研究的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样提问:大家想对数学家祖冲之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学生们群情激奋。生1:我想说:祖冲之爷爷你真伟大!生2:祖冲之爷爷有勤奋严谨的钻研精神,祖冲之我佩服你。生3:……学生们本以为至此就结束了,我继续借题发挥:“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很聪明,在教师的指引鼓励下,个个说出一番豪言壮志。不过,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案例三,[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我听一堂公开课,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该老师没有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我错的这道题,而不说我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教育要高明得多。
我们简要分析以上三个课堂教学案例,体验在教书中如何育人,如何具体与德育融合,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孩子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呢?案例2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另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得恰到好处。把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通过剖析具体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不误,因为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德育与数学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出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教师自身德育渗透的自觉性,使正确的引导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最终使学生积淀成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教书育人;德育融合;案例简析
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我就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做到与德育融合的。
案例一,[分西瓜]:我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我问。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我未作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給妈妈5份,我留3份。”“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我微笑地问。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热情地表扬了她。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我都一一赞扬了他们。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我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我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案例二,[祖冲之你真伟大]:我在听一堂圆周长的计算的公开时,在学生探究出圆周率后,该老师认为此时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在介绍了圆周率研究的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样提问:大家想对数学家祖冲之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学生们群情激奋。生1:我想说:祖冲之爷爷你真伟大!生2:祖冲之爷爷有勤奋严谨的钻研精神,祖冲之我佩服你。生3:……学生们本以为至此就结束了,我继续借题发挥:“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很聪明,在教师的指引鼓励下,个个说出一番豪言壮志。不过,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案例三,[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我听一堂公开课,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该老师没有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我错的这道题,而不说我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教育要高明得多。
我们简要分析以上三个课堂教学案例,体验在教书中如何育人,如何具体与德育融合,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孩子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呢?案例2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另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得恰到好处。把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通过剖析具体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不误,因为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德育与数学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出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教师自身德育渗透的自觉性,使正确的引导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最终使学生积淀成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