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肃是人文初省清水县祖轩辕黄帝的故里。轩辕氏作为道教文化黄老学说的创始者之一,其学说渗透到了本地各种信俗活动中,从而使清水县各种民俗活动始终反映着道教文化思想,各种生产、生活禁忌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清水县;道教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对于民间的许多祭祀、信仰、禁忌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从古至今贯穿民俗信仰的主线就是宗教信仰,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道教文化奠就了一些民俗的本来基础。清水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清水轩辕谷,轩辕氏是道教文化黄老学说的创始者之一,从而使清水各种民俗活动始终反映着道教文化思想,比如民间宗教神灵信仰、民间文学、丧葬礼俗、饮食禁忌、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建筑、巫术等都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民间宗教神灵信仰
清水民间宗教诸神大部分和全国道观供奉对象一样,有据可靠的从唐代至清代乾隆建造的道观就有二百多座,比较著名的有:佑法观、关帝庙、文庙、八蜡庙、魁星阁、水箓殿、洞阳观、黄箓殿、三台观、云台观、红崖观等,因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的缘故,所以清水县又把轩辕皇帝作为神灵进行供奉,清乾隆年间在清水三庙塬建有三皇庙一座,其时香火极为旺盛,后毁于地震。清水县城隍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祭祀场所,西汉高祖时期,上邽人(清水县)纪信战功卓著,死后被封为城隍。在清康熙之前,城隍祭祀在农历二月和秋八月两季举行,兼祭风云雨雷之神和山川日月之神。城隍作为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之神,祭祀规模非常隆重,仅祭器有百余件,道场斋醮法器、乐器有五十二件之多。清康熙二十八年(1698),祭祀时间定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会期为十天,祭祀内容为:献礼、经颂、出巡、取水、送亡灵、施食,祭祀期间还要演唱三天秦腔大戏。中国宗教场所如道观、寺庙都有极为严格的仙、佛供奉对象,而清水县的特殊处在于寺庙道观供奉祭祀对象不甚严格,如历建于隋、唐、宋、明、清的花石崖宗教建筑群,既有观音殿、雷神庙等佛教神灵,又有三霄殿、老君殿、玉皇殿等道教诸仙,距县城东60里的石洞山宗教建筑群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为道教活动场所,下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在清水乡村里,甚至有儒佛道三教同处一地的现象,这与清水三教合一的思想不无关系。
二、岁时节令
清水县保存着各种各样流传已久、相约成俗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春节,清水俗称“过年”,是清水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期间充满了与道教人物诞辰有关的神仙传说和风俗习惯。清水春节民俗活动大致与其它各地差别不大,但又有本地的特殊民俗习惯,民国之前,人们称立春为春节并进行隆重的祭祀迎春活动,由县令坐轿出城,将用泥塑的春牛打碎掩埋,称为“打春”,民国后把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为春节。在腊八节,清水有吃“糊心饭”俗称“米插插”、“打冰块”俗称“打马驹”的习俗。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既“送灶节”,传说是灶花婆(灶婆)转娘家的日子,清水有吃灶花糖烙灶花饼的习俗。腊月三十为去旧迎新之日,当天下午,将黄纸冥币包成信封式样,写上已故亲人名讳,端上香蜡烛火,去坟茔或者靠河野外接回先人,意为与家人团聚过年,俗称“接纸”。大年三十晚清水有坐夜吃地软子(一种野菜)搅团的习惯,俗称“填穷坑”。大年初一,将自家的牲口头扎黄纸花,再巡游到河畔或者有泉水的地方,称为“游喜神”,意为在新的一年里骡马成群、六畜兴旺。正月初三下午把供奉在家里的黄表纸封拿到坟茔烧掉,俗称“送纸”。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期间,清水除了包粽子、吃酒柸、喝雄黄酒之外还有“点高山”、“打露水”,给小孩手足腕部系五色花线(意为避邪)的习俗。农历七月七日七巧节,清水俗称“巧娘娘节”,清水有供奉“巧娘娘”唱七巧歌的习俗,在清水县贾川乡林河村有“善安寺”一座,寺内供奉“巧娘娘”。
三、巫神文化与生活禁忌
巫术最早作为上古先民的观念和信仰,是古先民试图控制自然、战胜邪恶的一种行为和愿望。从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文献资料证明,清水县作为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巫术流传非常久远,作为华夏人文始祖的轩辕氏,他集部落首领和巫师于一身,既是原始部落的统治者又是沟通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除病穰灾精神传达者,这种以图腾崇拜为主题的原始宗教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巫术文化。清水的丧葬礼俗就带有明显的轩辕文化影响,装殓亡者所用棺材的样式、颜色和其他地方均有不同,其他地方的棺盖为卷盖,而清水棺材为方头,俗称“纱帽头”,颜色为大红色,这是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的缘故。清水的巫术种类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念的变化,部分巫术种类失传,现今还在流传沿用的有:
阴阳 基本是正一教符箓派道士,他们以料理丧事、消灾除病谋生,又兼风水、看日子、算命。
招魂(叫魂) 在老百姓心目中,人有三魂六魄,有时因惊吓就会失掉魂魄,要让魂魄附体,因此就要招魂。具体方法是准备一只公鸡、水碗一个、布条一把、三个连体纸人,由巫师先念一段祷词,将招魂人的名字写在黄纸上缝在衣内,在屋内边走边念名字,然后放掉公鸡,在七天内招魂人不准出宅门。
送冲气如有人突然得病,如发烧、呕吐、头痛等症状,家人便疑为得了“冲气”,这时让病人头朝床沿躺下,先念祷词请灶神驱鬼,然后在病人头旁放一碗清水,再拿三根筷子在水里灒一下,在病人头上绕三圈,然后把三根筷子捏紧一头插在水碗里,如果筷子站在碗里,便认为灶神显灵了。
道教文化对清水民间生活习俗的影响还表现在俗人自己充当举行道教仪式的主角,自己施行某些法术。也有用道教的符箓方士,在黄纸上画符贴在病人的床头或家门上,也有的在大门上挂一个竹萝儿,以避外人。
综上所述,清水道教文化以及道教民俗文化已渗入本地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中,各种生产、生活禁忌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而在道俗活动作为一种沟通天地神灵,祈福穰灾媒介的道教音乐更是体现了民俗活动与宗教文化的趋同性,以其丰富多彩的乐章见证了地域文化发展的流程。
关键词:清水县;道教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对于民间的许多祭祀、信仰、禁忌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从古至今贯穿民俗信仰的主线就是宗教信仰,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道教文化奠就了一些民俗的本来基础。清水县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清水轩辕谷,轩辕氏是道教文化黄老学说的创始者之一,从而使清水各种民俗活动始终反映着道教文化思想,比如民间宗教神灵信仰、民间文学、丧葬礼俗、饮食禁忌、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建筑、巫术等都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民间宗教神灵信仰
清水民间宗教诸神大部分和全国道观供奉对象一样,有据可靠的从唐代至清代乾隆建造的道观就有二百多座,比较著名的有:佑法观、关帝庙、文庙、八蜡庙、魁星阁、水箓殿、洞阳观、黄箓殿、三台观、云台观、红崖观等,因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的缘故,所以清水县又把轩辕皇帝作为神灵进行供奉,清乾隆年间在清水三庙塬建有三皇庙一座,其时香火极为旺盛,后毁于地震。清水县城隍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祭祀场所,西汉高祖时期,上邽人(清水县)纪信战功卓著,死后被封为城隍。在清康熙之前,城隍祭祀在农历二月和秋八月两季举行,兼祭风云雨雷之神和山川日月之神。城隍作为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之神,祭祀规模非常隆重,仅祭器有百余件,道场斋醮法器、乐器有五十二件之多。清康熙二十八年(1698),祭祀时间定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会期为十天,祭祀内容为:献礼、经颂、出巡、取水、送亡灵、施食,祭祀期间还要演唱三天秦腔大戏。中国宗教场所如道观、寺庙都有极为严格的仙、佛供奉对象,而清水县的特殊处在于寺庙道观供奉祭祀对象不甚严格,如历建于隋、唐、宋、明、清的花石崖宗教建筑群,既有观音殿、雷神庙等佛教神灵,又有三霄殿、老君殿、玉皇殿等道教诸仙,距县城东60里的石洞山宗教建筑群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为道教活动场所,下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在清水乡村里,甚至有儒佛道三教同处一地的现象,这与清水三教合一的思想不无关系。
二、岁时节令
清水县保存着各种各样流传已久、相约成俗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春节,清水俗称“过年”,是清水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期间充满了与道教人物诞辰有关的神仙传说和风俗习惯。清水春节民俗活动大致与其它各地差别不大,但又有本地的特殊民俗习惯,民国之前,人们称立春为春节并进行隆重的祭祀迎春活动,由县令坐轿出城,将用泥塑的春牛打碎掩埋,称为“打春”,民国后把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为春节。在腊八节,清水有吃“糊心饭”俗称“米插插”、“打冰块”俗称“打马驹”的习俗。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既“送灶节”,传说是灶花婆(灶婆)转娘家的日子,清水有吃灶花糖烙灶花饼的习俗。腊月三十为去旧迎新之日,当天下午,将黄纸冥币包成信封式样,写上已故亲人名讳,端上香蜡烛火,去坟茔或者靠河野外接回先人,意为与家人团聚过年,俗称“接纸”。大年三十晚清水有坐夜吃地软子(一种野菜)搅团的习惯,俗称“填穷坑”。大年初一,将自家的牲口头扎黄纸花,再巡游到河畔或者有泉水的地方,称为“游喜神”,意为在新的一年里骡马成群、六畜兴旺。正月初三下午把供奉在家里的黄表纸封拿到坟茔烧掉,俗称“送纸”。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期间,清水除了包粽子、吃酒柸、喝雄黄酒之外还有“点高山”、“打露水”,给小孩手足腕部系五色花线(意为避邪)的习俗。农历七月七日七巧节,清水俗称“巧娘娘节”,清水有供奉“巧娘娘”唱七巧歌的习俗,在清水县贾川乡林河村有“善安寺”一座,寺内供奉“巧娘娘”。
三、巫神文化与生活禁忌
巫术最早作为上古先民的观念和信仰,是古先民试图控制自然、战胜邪恶的一种行为和愿望。从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文献资料证明,清水县作为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巫术流传非常久远,作为华夏人文始祖的轩辕氏,他集部落首领和巫师于一身,既是原始部落的统治者又是沟通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除病穰灾精神传达者,这种以图腾崇拜为主题的原始宗教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巫术文化。清水的丧葬礼俗就带有明显的轩辕文化影响,装殓亡者所用棺材的样式、颜色和其他地方均有不同,其他地方的棺盖为卷盖,而清水棺材为方头,俗称“纱帽头”,颜色为大红色,这是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的缘故。清水的巫术种类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念的变化,部分巫术种类失传,现今还在流传沿用的有:
阴阳 基本是正一教符箓派道士,他们以料理丧事、消灾除病谋生,又兼风水、看日子、算命。
招魂(叫魂) 在老百姓心目中,人有三魂六魄,有时因惊吓就会失掉魂魄,要让魂魄附体,因此就要招魂。具体方法是准备一只公鸡、水碗一个、布条一把、三个连体纸人,由巫师先念一段祷词,将招魂人的名字写在黄纸上缝在衣内,在屋内边走边念名字,然后放掉公鸡,在七天内招魂人不准出宅门。
送冲气如有人突然得病,如发烧、呕吐、头痛等症状,家人便疑为得了“冲气”,这时让病人头朝床沿躺下,先念祷词请灶神驱鬼,然后在病人头旁放一碗清水,再拿三根筷子在水里灒一下,在病人头上绕三圈,然后把三根筷子捏紧一头插在水碗里,如果筷子站在碗里,便认为灶神显灵了。
道教文化对清水民间生活习俗的影响还表现在俗人自己充当举行道教仪式的主角,自己施行某些法术。也有用道教的符箓方士,在黄纸上画符贴在病人的床头或家门上,也有的在大门上挂一个竹萝儿,以避外人。
综上所述,清水道教文化以及道教民俗文化已渗入本地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中,各种生产、生活禁忌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而在道俗活动作为一种沟通天地神灵,祈福穰灾媒介的道教音乐更是体现了民俗活动与宗教文化的趋同性,以其丰富多彩的乐章见证了地域文化发展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