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例,年龄7~55岁,平均19岁,左侧17例,右侧11例。13例在睡眠或晨起时发病。15例有阴囊外伤、跑步、性交等剧烈活动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3个月。
临床表现:18病例以突发一侧睾丸剧烈疼痛起病,为持续性向腹股沟、下腹部及腰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8例(28%),2例伴发热。体格检查除1例睾丸萎缩外(病史3个月),其余27例睾丸均不同程度的肿大,触痛明显,阴囊皮肤红肿,精索增粗,睾丸与附睾的界限不能触清。其中8例提睾反射消失,3例睾丸明显上移,2例睾丸横位。11例阴囊抬高试验阳性,2例伴鞘膜积液,1例睾丸质地变硬,1例变软。
辅助检查:28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睾丸扭转27例(96%,27/28),主要表现为睾丸和附睾在阴囊内位置改变。1例睾丸萎缩,其余27例睾丸均不同程度的肿大,内部回声不均或均匀,其中2例伴有少量鞘膜积液。彩色多普勒血流显(CDFI)示8例血流消失,16例血流明显减少,阻力指数增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者16例,其值(10.2~19.9)×109/L,平均15.1×109/L,同时伴中性粒细胞增高。11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显示一侧睾丸血流消失或严重下降,阴囊内呈低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呈“晕圈样”表现,均诊断为睾丸扭转。
结果
27例行手术探查,证实为精索扭转,其中6例扭转180°,10例扭转360°,9例扭转540°,2例扭转720°。16例因扭转时间短(<6小时)或不完全扭转经手术复位,热敷后血运良好,睾丸获救。获救睾丸随访1年,睾丸发育正常,精液中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力正常。11例(39%)因睾丸坏死而予以切除。切除睾丸的11例术后病理报告为睾丸及附睾缺血性坏死。随访1年,精液中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力明显下降,精子数量(14~18)×109/L(正常20×109/L),精子活力<0.6(正常1.0)。
手术中若睾丸血循环恢复良好,色泽转润,则保留睾丸同时行固定术,反之行睾丸切除术。对侧睾丸根据情况同时行固定术或不处理。
本组中1例因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在外院误诊为睾丸炎抗感染治疗2周,局部肿痛有所缓解,因患者已经生育,且要求保守治疗,1周后局部症状消失自行出院。
讨论
精索扭转又称睾丸扭转(testicular torsion),是由于睾丸和精索沿其纵轴旋转导致精索内的血循环突然发生障碍,引起睾丸急性缺血、坏死。Barada等报道25岁以下男性发病率约1/40001。睾丸扭转左侧为多见,偶有双侧报道,其中左、右侧之比1.4∶1,本组1.5∶1(17/11),与左侧精索较长有关。
病因和分型:精索扭转根据扭转的部位分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和睾丸系膜型,本组12例为鞘膜外型,1例鞘膜内型。其发病有其解剖学基础:①鞘膜壁层在精索的止点过高;②睾丸系膜过长或睾丸韧带过长或缺如,均增加了睾丸的活动性;③正常睾丸附睾后外侧方有一部分无鞘膜覆盖而直接附着于阴囊壁,当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而缺乏这种固定时,易发生睾丸扭转。另外,睾丸发育不良、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也是发生睾丸扭转的解剖学因素。睾丸扭转多发生在睡眠中或睡眠后刚起床时,约占睾丸扭转的35%。另外,后天性诱因如剧烈运动、外伤、暴力打击、气温骤降等也可导致睾丸扭转,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诱因,本组53%(15/28)的病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可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要及时手术探查。睾丸扭转常有以下体征:①提睾反射消失;②阴囊抬高试验(Prehn)阳性,即阴囊托起后疼痛加剧;③睾丸的位置上移甚至横位;④附睾位置异常。但有时附睾的轮廓往往触不清楚。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阴囊急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睾丸扭转容易被误诊为睾丸炎。另外,睾丸扭转还需与睾丸脓肿、肿瘤、外伤、肾绞痛的阴囊放射疼、睾丸附件扭转、嵌顿疝、自发性阴囊水肿、外科急腹症相鉴别。
治疗:睾丸扭转的治疗原则是早解除扭转、尽快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睾丸。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和手法复位,以手术进行睾丸复位固定或睾丸切除最重要。本组11例行患侧睾丸切除,其中10例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1例未行对侧固定术,近期随访观察均未发生再扭转。认为如果患者依从性好,出现症状能及时就诊,可以不固定,反之则行对侧固定。对于发病6小时以内的患者,可使用镇痛剂后先试行手法复位,使睾丸血流有所恢复,并为手术复位赢得时间。如果睾丸复位后,位置下降,疼痛减轻,且不转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说明复位成功。但是手法复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原因:①并非全部睾丸都从外侧向中线方向扭转;②操作这不能确定睾丸是否完全复位。手法复位中若不能准确判断扭转的方向和度数将會加重和延误病情,而且即使复位成功亦有再次扭转的可能。虽然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医生应该熟悉手法复位,并在手术因故延迟或无法施行时应用。
参考文献
1barada JH,Weingarten JL,Cromie WJ.Testicular salvage and agerelated delay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esticular torsion.JUrol,1989,142(3):746-748.
2王先进,沈周俊.睾丸扭转的诊治分析(附20例报告).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1):1-4.
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睾丸扭转患者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例,年龄7~55岁,平均19岁,左侧17例,右侧11例。13例在睡眠或晨起时发病。15例有阴囊外伤、跑步、性交等剧烈活动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小时~3个月。
临床表现:18病例以突发一侧睾丸剧烈疼痛起病,为持续性向腹股沟、下腹部及腰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8例(28%),2例伴发热。体格检查除1例睾丸萎缩外(病史3个月),其余27例睾丸均不同程度的肿大,触痛明显,阴囊皮肤红肿,精索增粗,睾丸与附睾的界限不能触清。其中8例提睾反射消失,3例睾丸明显上移,2例睾丸横位。11例阴囊抬高试验阳性,2例伴鞘膜积液,1例睾丸质地变硬,1例变软。
辅助检查:28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睾丸扭转27例(96%,27/28),主要表现为睾丸和附睾在阴囊内位置改变。1例睾丸萎缩,其余27例睾丸均不同程度的肿大,内部回声不均或均匀,其中2例伴有少量鞘膜积液。彩色多普勒血流显(CDFI)示8例血流消失,16例血流明显减少,阻力指数增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者16例,其值(10.2~19.9)×109/L,平均15.1×109/L,同时伴中性粒细胞增高。11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显示一侧睾丸血流消失或严重下降,阴囊内呈低放射性分布缺损区,呈“晕圈样”表现,均诊断为睾丸扭转。
结果
27例行手术探查,证实为精索扭转,其中6例扭转180°,10例扭转360°,9例扭转540°,2例扭转720°。16例因扭转时间短(<6小时)或不完全扭转经手术复位,热敷后血运良好,睾丸获救。获救睾丸随访1年,睾丸发育正常,精液中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力正常。11例(39%)因睾丸坏死而予以切除。切除睾丸的11例术后病理报告为睾丸及附睾缺血性坏死。随访1年,精液中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力明显下降,精子数量(14~18)×109/L(正常20×109/L),精子活力<0.6(正常1.0)。
手术中若睾丸血循环恢复良好,色泽转润,则保留睾丸同时行固定术,反之行睾丸切除术。对侧睾丸根据情况同时行固定术或不处理。
本组中1例因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在外院误诊为睾丸炎抗感染治疗2周,局部肿痛有所缓解,因患者已经生育,且要求保守治疗,1周后局部症状消失自行出院。
讨论
精索扭转又称睾丸扭转(testicular torsion),是由于睾丸和精索沿其纵轴旋转导致精索内的血循环突然发生障碍,引起睾丸急性缺血、坏死。Barada等报道25岁以下男性发病率约1/40001。睾丸扭转左侧为多见,偶有双侧报道,其中左、右侧之比1.4∶1,本组1.5∶1(17/11),与左侧精索较长有关。
病因和分型:精索扭转根据扭转的部位分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和睾丸系膜型,本组12例为鞘膜外型,1例鞘膜内型。其发病有其解剖学基础:①鞘膜壁层在精索的止点过高;②睾丸系膜过长或睾丸韧带过长或缺如,均增加了睾丸的活动性;③正常睾丸附睾后外侧方有一部分无鞘膜覆盖而直接附着于阴囊壁,当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而缺乏这种固定时,易发生睾丸扭转。另外,睾丸发育不良、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也是发生睾丸扭转的解剖学因素。睾丸扭转多发生在睡眠中或睡眠后刚起床时,约占睾丸扭转的35%。另外,后天性诱因如剧烈运动、外伤、暴力打击、气温骤降等也可导致睾丸扭转,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诱因,本组53%(15/28)的病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可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要及时手术探查。睾丸扭转常有以下体征:①提睾反射消失;②阴囊抬高试验(Prehn)阳性,即阴囊托起后疼痛加剧;③睾丸的位置上移甚至横位;④附睾位置异常。但有时附睾的轮廓往往触不清楚。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阴囊急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睾丸扭转容易被误诊为睾丸炎。另外,睾丸扭转还需与睾丸脓肿、肿瘤、外伤、肾绞痛的阴囊放射疼、睾丸附件扭转、嵌顿疝、自发性阴囊水肿、外科急腹症相鉴别。
治疗:睾丸扭转的治疗原则是早解除扭转、尽快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睾丸。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和手法复位,以手术进行睾丸复位固定或睾丸切除最重要。本组11例行患侧睾丸切除,其中10例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1例未行对侧固定术,近期随访观察均未发生再扭转。认为如果患者依从性好,出现症状能及时就诊,可以不固定,反之则行对侧固定。对于发病6小时以内的患者,可使用镇痛剂后先试行手法复位,使睾丸血流有所恢复,并为手术复位赢得时间。如果睾丸复位后,位置下降,疼痛减轻,且不转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说明复位成功。但是手法复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原因:①并非全部睾丸都从外侧向中线方向扭转;②操作这不能确定睾丸是否完全复位。手法复位中若不能准确判断扭转的方向和度数将會加重和延误病情,而且即使复位成功亦有再次扭转的可能。虽然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医生应该熟悉手法复位,并在手术因故延迟或无法施行时应用。
参考文献
1barada JH,Weingarten JL,Cromie WJ.Testicular salvage and agerelated delay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esticular torsion.JUrol,1989,142(3):746-748.
2王先进,沈周俊.睾丸扭转的诊治分析(附20例报告).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