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分教学即“自然分材教学”,就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實践形态。文章主要探讨作者在新课改背景下自分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探索。
[关键词]自分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堂建构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90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实施课改的重要内容,“课改必须改课,课改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自然分材教学”从理论建设到具体操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范例。
自分教学即“自然分材教学”,就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自然分材教学”旨在让弱生进步、优生更优、全体齐发展。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从近年来开始 “自然分材教学”研究和实践。经过不断探索,学校现已确定了“自然分材 ·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学、探究、应用、测评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交叉的环节。为有效落实这些环节,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指导教学书”“小组合作”“知者先行”“信息沟通牌”等教学辅助策略。笔者所在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充分学习“自然分材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围绕“自然分材·四环节”,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建构作如下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情智共生”,情可生智,智能富情。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记忆与思维活动,在现实教学中,浓厚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刻苦钻研,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感情先行,以情诱智,启智育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教学之初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例如教师讲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抗日战争》时,可在导入环节链接时政热点“赵薇军旗装事件”,出示身着日本军旗装的赵薇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赵薇当年穿日本军旗装遭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大家对此为何这么敏感?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抗战的历史,进入第一目“抗战开始”的学习。
不仅是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情境创设。比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抗战开始”了解了基本史实后,接着引入一个4分多钟的视频,通过画面向学生展示历史的片段,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和细节,将学生带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帮助学生体会西安事变的影响力、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张杨二人为此承受的压力和担当的风险,为接下来的探究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入毛泽东、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高度评价,然后抛出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什么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感性地认识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强烈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概,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了。
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自然分材教学”特别强调自学的重要性,主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在这点上,教师要信奉“相信学生,解放自己”的道理,改掉过去重“教”轻“学”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当然,自学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漫无目的的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般说来,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一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二是提供指导清单,如要学生列出关键词、总起句等;三是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四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指导方法要随自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
案例一:在讲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3—4分钟阅读完教材第70—7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九一八事变(原因或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反应(共产党、广大民众、国民党的爱国将领)
提示:请在书上画出以上信息,并圈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
案例二: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一课时,在自学环节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和问题:
阅读课本第114—115页,时间5分钟。边自学边找疑问,并把疑问标注在课本上。完成的同学翻绿牌做“知者加速”。
问题:1.中国古代首创以年号纪年的皇帝是谁?2.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什么纪年法?3.圈出文中表示历史时间的常用方法。 这些纪年方法分别是怎样规定的?知者加速:思考每种纪年方法的优点或者不足。
多数情况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指导书都能独立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因此,凡能自学的内容,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学,要相信学生,助其成长。在这点上,教师要信奉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的道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独立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他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过程,对培养其学习能力,使其养成主动学习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自然分材教学”还提倡“合作互助”,互助就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使他们及时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使自己的知识更巩固,能力更强。
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先交由小组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精讲,共同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就是合作探究,由交流、讨论、精讲三个二级环节组成,是“自然分材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交流与讨论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精讲由教师讲授或引导为主完成。 比如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三步完成以下任务:第一步,先独立完成(2分钟);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计算规律;第三步,把结论和规律写在白板上。
问题:1.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2.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3.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
在完成1、2两题后进一步提出: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将问题1、2两个点融合在一起抛给学生去讨论、去交流,最后由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归纳,找出规律,确定计算时间特别是跨公元前后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探究历程获得的知识,比只靠教师示范讲解获得的知识效果更好、记忆更持久。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都有好处,也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当下
学以致用,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时政热点的探讨,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学历史的目的和宗旨是为现实服务,所以历史学习的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回归现实、服务现实。这也是历史的思维与历史的核心功能。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案例:在带领学生学习完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抗日战争》时,笔者在教学流程的应用环节将课堂学习引到现实生活: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中日关系,一味地仇恨能不能解决问题?同时,适当引入时政中的钓鱼岛问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以致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就将抗战这段历史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五、当堂检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检测时,笔者通常会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完成题目来达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评价时,笔者通常会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当然只有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课堂评价是不全面的,教师的点评也很必要。它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普遍存在的细节问题是否得到修正,与小组的合作是否成功。因此,有效的教学测评,对培养学生反思纠错能力、加深成果体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更加充实、更加灵活。
六、梳理知识,构建学生知识网络
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疏理,有利于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知识才能记忆持久、深刻。这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然,自分教学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得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自然分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刘耀明.论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自分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堂建构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90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实施课改的重要内容,“课改必须改课,课改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自然分材教学”从理论建设到具体操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范例。
自分教学即“自然分材教学”,就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自然分材教学”旨在让弱生进步、优生更优、全体齐发展。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从近年来开始 “自然分材教学”研究和实践。经过不断探索,学校现已确定了“自然分材 ·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学、探究、应用、测评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交叉的环节。为有效落实这些环节,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指导教学书”“小组合作”“知者先行”“信息沟通牌”等教学辅助策略。笔者所在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充分学习“自然分材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围绕“自然分材·四环节”,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建构作如下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情智共生”,情可生智,智能富情。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记忆与思维活动,在现实教学中,浓厚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刻苦钻研,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感情先行,以情诱智,启智育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教学之初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例如教师讲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抗日战争》时,可在导入环节链接时政热点“赵薇军旗装事件”,出示身着日本军旗装的赵薇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赵薇当年穿日本军旗装遭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大家对此为何这么敏感?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抗战的历史,进入第一目“抗战开始”的学习。
不仅是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情境创设。比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抗战开始”了解了基本史实后,接着引入一个4分多钟的视频,通过画面向学生展示历史的片段,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和细节,将学生带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帮助学生体会西安事变的影响力、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张杨二人为此承受的压力和担当的风险,为接下来的探究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入毛泽东、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高度评价,然后抛出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什么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感性地认识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强烈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概,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了。
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自然分材教学”特别强调自学的重要性,主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在这点上,教师要信奉“相信学生,解放自己”的道理,改掉过去重“教”轻“学”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当然,自学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漫无目的的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般说来,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一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二是提供指导清单,如要学生列出关键词、总起句等;三是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四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指导方法要随自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
案例一:在讲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3—4分钟阅读完教材第70—7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九一八事变(原因或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反应(共产党、广大民众、国民党的爱国将领)
提示:请在书上画出以上信息,并圈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
案例二: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一课时,在自学环节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和问题:
阅读课本第114—115页,时间5分钟。边自学边找疑问,并把疑问标注在课本上。完成的同学翻绿牌做“知者加速”。
问题:1.中国古代首创以年号纪年的皇帝是谁?2.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什么纪年法?3.圈出文中表示历史时间的常用方法。 这些纪年方法分别是怎样规定的?知者加速:思考每种纪年方法的优点或者不足。
多数情况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指导书都能独立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因此,凡能自学的内容,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学,要相信学生,助其成长。在这点上,教师要信奉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的道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独立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他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过程,对培养其学习能力,使其养成主动学习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自然分材教学”还提倡“合作互助”,互助就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使他们及时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使自己的知识更巩固,能力更强。
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先交由小组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精讲,共同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就是合作探究,由交流、讨论、精讲三个二级环节组成,是“自然分材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交流与讨论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精讲由教师讲授或引导为主完成。 比如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三步完成以下任务:第一步,先独立完成(2分钟);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计算规律;第三步,把结论和规律写在白板上。
问题:1.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2.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3.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
在完成1、2两题后进一步提出: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将问题1、2两个点融合在一起抛给学生去讨论、去交流,最后由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归纳,找出规律,确定计算时间特别是跨公元前后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探究历程获得的知识,比只靠教师示范讲解获得的知识效果更好、记忆更持久。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都有好处,也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当下
学以致用,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时政热点的探讨,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学历史的目的和宗旨是为现实服务,所以历史学习的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回归现实、服务现实。这也是历史的思维与历史的核心功能。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案例:在带领学生学习完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抗日战争》时,笔者在教学流程的应用环节将课堂学习引到现实生活: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中日关系,一味地仇恨能不能解决问题?同时,适当引入时政中的钓鱼岛问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以致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就将抗战这段历史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五、当堂检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检测时,笔者通常会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完成题目来达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评价时,笔者通常会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当然只有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课堂评价是不全面的,教师的点评也很必要。它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普遍存在的细节问题是否得到修正,与小组的合作是否成功。因此,有效的教学测评,对培养学生反思纠错能力、加深成果体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更加充实、更加灵活。
六、梳理知识,构建学生知识网络
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疏理,有利于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知识才能记忆持久、深刻。这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然,自分教学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使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得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自然分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刘耀明.论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