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要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此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却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据统计,在我国,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排在所有疾病的第二位。目前,临床上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分为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一)支持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应首先进行降血压、降颅内压和止血这三种支持治疗。
   ◆降血压治疗。高血压是诱发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出血性脑卒中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因此,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应及时进行降血压治疗,以免加大出血量。一般来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应将血压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左右。适合此类患者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尼莫地平、卡托普利等。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其血压下降的幅度不可超过其发病时血压的20%,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
  ◆降颅内压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其颅内压会明显升高。此时,患者应使用甘露醇等利尿剂进行降颅内压治疗,以减轻脑水肿的程度,预防脑疝的发生。
  ◆止血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应小剂量地使用血凝酶等止血药进行治疗,以减少出血量。
  (二)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支持治疗只能起到改善预后、减轻并发症程度的作用,却无法有效地减少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微创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术等。这其中,以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为最佳,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的疗效次之,传统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最差。
  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佳的手术时间应为发病后的8个小时内,最迟不得超过发病后的3天,否则很难保证手术的疗效。此外,出血量在20毫升以上、丘脑或基底核区有血肿、血压过高、患有脑疝、出现深昏迷和年龄较高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百草枯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发病机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百草枯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能量合成障碍和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最终导致了MSOF、肺、肾、肝损伤最常见,死亡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治疗中应尽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物和防止组织受损,采取措施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论本病预后差,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MSOF死亡的重要环节
针对幼儿园教师培训针对性缺乏、实用性不够、形式单一等问题,必须要了解成人培训的特点,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从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目标、确认差距、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要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