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研究的人文心理构想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当一个哲学命题已成为流行的社会公理时,来自接受者的错觉与变形就必不可免。近年来,我们已经笼统地承认了“文学是人学”,但一到具体的作家研究中,便又下意识地、固执地偏离着“人学研究”的轨道。其一,我们的研究还只注重作家创作时的时代背景、阶级斗争、经济状况等“必然”因素,而冷落了诸如年龄、职业、环境、私人生活等看似“偶然”的因素。当我们从外部因素出发把作家的创作解释得越是全面和必然时,便愈显得牵强、机械、空泛。美国学者兰比尔。沃勒在他那本《老舍与中国革命》的著作中,在解释长篇小说《二马》的结尾过于仓促的原因时,就不是用我们惯用的“世界观的局限”、“艺术上尚未成熟”等
其他文献
【正】 我喜欢东乡族青年诗人舍&#183;尤素夫(马自祥)的诗,因为他的诗带有诱人的魅力。舍&#183;尤素夫对生活有热情的追求,对祖国有诚挚的痴情,对大西北有热忱的思慕,因此他
<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部族居住的地方。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的中国各民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秦汉以后,汉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文化也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文化”,而其它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文化,在封建统治者们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异族文化”或“庶出文化”而已。这些“异族文化”或“庶出文化”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所以,“直到现在为止,所有的中国文学史都实际不过是中国汉语文学史,不过是汉族文学再加上
<正> 我们的伟大祖国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民族的生活随着国家的昌盛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物质文明方面,尽管有过曲折,甚至有过倒退,但是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总的说来是前进了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了民族政策和农村政策之后,这种变化就更加显著。
<正> 在今天的报告中,我打算主要讲四点:第一点,我自己的研究情况,第二点,以日本翻译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单行本为中心,谈谈日本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介绍、研究情况;第三点,有关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介绍、研究情况;第四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诸问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况首先谈谈我自己的情况。以前,在少数民族研究中我主要关心的有三个领域:一,《白蛇传》等汉族民间传说,徭族等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二,少
<正> 编写《侗族文学史》起步较晚,各章节最近才写完草稿。在编写中有些问题已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还要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也许是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这里简要介绍出来,和从事编写民族文学史的各位同志交流,并期指教。一、分期问题分期问题,一直是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遇到的一个难题。对侗族文学史曾考虑过按社会形态分:1.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学;2.封
<正> 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在社会历史的变革时期,总是促使新的文学运动和新的一代作家作品的诞生。欧洲的文艺复兴是这样,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这样,今天,在我们国家新的变革时期,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作者,在新变革时期,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创作出很多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作品。这些作者生活在本民族人民之中,和我们祖国一道经历过十年浩劫的痛苦、磨难,又和各族人民共同为党的政策带来的新生活
本刊这一期以研究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特别是他们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中心。《少数民族改革题材小说刍议》从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少数民族作家改革题材的小说作了综合性评介和中肯的分析。文章没有“经院气”,写得颇有文采和新意。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短短七年时间里,取得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伟大成就,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新”在哪里,有些什么新的特色,又面临着什么新的问题,以及怎样才能不断创新、出新,使之走向更大的繁荣?
【正】 回族民间散文作品出版得很少,对这方面作品的研究又很薄弱,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在从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对回族口头创作进行一番介绍。中亚回族的
<正>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千多年前的花山壁画,色彩绚丽的壮锦,优美动人的民间音乐,欢快活泼的舞蹈,都显示出壮族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壮族的古代文学颇具特色:有想象奇特、境界虚幻、形象瑰丽的神话传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有热情奔放的民歌……但是,因为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学作品大都是由口头流传保存下来的。直到清代,一些壮族文人有了较高的汉语水平,他们开
<正> 1981年,在云南民族文坛上,佤族的董秀英敲响了她的第一声木鼓,发表了散文《木鼓声声》,绽放了出自佤族女作者之手的第一朵文学之花。那年,她三十岁,比起许多作者,她创作起步较晚,但是,这却是难能可贵的起步。在中国,只有云南有30万佤族人。这是一个古老、勤劳、纯真、吃苦耐劳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在云南西部贫穷荒凉的高山上。原始闭锁的生活,民族歧视与压迫,使他们世世代代与山生死相伴,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