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谐一庄话人物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人物塑造得成功,会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泣其悲,喜其乐,爱之深,恨之切,给人留下长久难忘的印象。可是,是否笔墨越多,给人的印象越完美呢?或许《我的第一本书》能给大家一些这方面的有益启示。
  《我的第一本书》是现当代著名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编录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文章通过对他儿时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
  在文中,“我”是见证人的身份,聪明、好学、调皮,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庄一谐两个人物——乔元贞和二黄毛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也是《我的第一本书》的重要人物,在文中起着烘托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反映时代背景的作用。究其喜欢的原因,乃是作者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的功力。下面通过几个描写片断,便可窥一斑。
  
  一、从可爱到可敬的“二黄毛”
  
  描写“二黄毛”,作者所用笔触如蜻蜓点水,可起到的却是涟漪不断的独特效果。从名字上便令人浮想联翩,推测应该是因为长着一头黄毛,排行老二吧!文中第一处描写是在屋里的外祖母对屋外的父亲喊:“班里总共三个人,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手指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此时一个敦敦实实、憨头憨脑的农村小男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一段叙述充满了戏谑和调侃的味道,让人不由得想起姜昆所说的相声:“孩子成绩一直是倒数第二,本次考试却降为倒数第一,什么原因?原来是倒数第一的同学拉肚子没有来。”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忍俊不禁。不同的是,奶奶的话却引起父亲对“我”的功课(第二名)产生了怀疑,便要“我”拿出书来背,这就很自然地露出那半本拦腰截断的教科书,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处描写是“弄不成”老师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狗与人相比看似很荒唐,其实并无讽刺挖苦之意,相反,这倒成为同学们喜欢的第二个亮点,这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二黄毛这个人物形象又一下子从幕后推到台前,其憨态憨得可爱。上课严厉的老师,下课夸“我”的狗聪明,言外之意是夸“我”调教得好。此刻人物形象又鲜活起来,一位是调皮机灵的“我”,一位是木讷憨直的二黄毛,加上农村所特有的土得掉渣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着“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就这样一位傻得可爱的二黄毛做出了壮举,由可爱而可敬。文章第三处写二黄毛后来成为了一名抗日英雄。“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死,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
  从小就憨厚老实的二黄毛,虽然生活艰苦,但有小朋友最真挚的友谊,有父辈们最无私的关爱,成为一位憨直朴实的英雄。从性格特点到行动取向,顺理成章,没有一点生拼硬拽的迹象。如此鲜活的人物忍不住勾起学生们谈论的兴趣,我抓住这个时机,加以应用,让学生写一篇《二黄毛的故事》,有一位学生在文中如此写道:
  曲折山路的两边是一片松林,一阵风吹来,松林发出浪涛般的呼啸声,给人一种严肃悲壮的感觉,烈士墓在山腰一块平坦的地上,当中有一棵粗壮的苍松尤为醒目,松下墓碑上的照片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下面刻着抗日英雄——二黄毛。站在墓前的同样是一位老者,花白的头发,浑浊的眼睛迷茫地望着远方。他静默了许久许久,嘴角始终挂着一丝微笑,那已经度过的艰难岁月、艰苦的斗争、亲密的战友、上学时有趣的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逐一浮现出来……
  
  二、从可赞到可怜的“乔元贞”
  
  文中的庄者即乔元贞,对乔元贞的描写共有四处。
  第一处通过父亲的问话,“我”的答语,侧面介绍了乔元贞的境况。父亲和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在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可见其家庭状况,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乔元贞是一位十分聪明勤奋、认真好学的孩子,“第一名的成绩”自然让父亲发出发自内心的感慨——“元贞比你有出息”。
  第二处对乔元贞的描写,元贞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这种神态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出他是一位非常渴望求得知识的人,但他通情达理,理解家庭,任劳任怨,从此辍学,帮助父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第三处描写“我”把父亲补全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对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在这里才突显出“我的第一本书”的重要性。
  第四处描写“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乔元贞的悲惨命运令人心酸,这在文中恬淡的喜剧色彩中隐含着丝丝悲凉,增添了文章的嚼头。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比较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在艰辛中享受那种特有的恬淡与快乐。
  这篇文章虽言已止,但意未尽,文外大于文内。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求文章中的人物描写都应该有目的,即要为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服务,否则,再精美的描写也是毫无意义的。不能兴之所至,随意涂抹。要抓住人物特点,避免千人一面。细心观察,形象逼真地表现其外部形态及状貌,这样才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达到艺术的享受。
其他文献
杂文家聂甘弩以其不同凡响的艺术勇气和才气,在《我若为王》一文中,将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批判得淋漓尽致。他曲折跌宕的笔致,酣畅淋漓的说理,给我们展开了一副纵横捭阖、一任驰骋的写作态势。下面结合《我若为王》,来谈谈聂甘弩的杂文风格。  聂甘弩杂文的基本风格是形象化说理,来为正面立论作铺垫。《我若为王》一文,就以幻想虚拟的写法,虚拟自己如果是“国王”,所有人都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了他的“奴才”,而
期刊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传世名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会为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倾心不已。老师们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大讲特讲桃花源美在景,更美在人。田园风光,人情世故等等的分析固然令人信服。然而这仅仅是从《桃花源记》讲了什么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重点在文本的“言”所表达的“意”,而我则试图从“怎样言”的角度来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来谈谈《桃花源记》的写作技巧。  针对初中生叙事能力的不足,我
期刊
《诗经》中反映征人因战争长期在外服役、不得归家怨恨情绪的作品不少,《诗经·豳风·东山》与《诗经·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两篇脍炙人口的感人之作。虽说两篇作品同是由经过漫长艰苦战争后的军人在归途中的抒情之作,然而,我认为,如果只把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模糊处理成“征人”,便无法理解两篇作品思想内容的明显差异性。所以在我看来,造成他们悲途各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基于两篇作品中男主人公“征人”身份形象的细微差异。
期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和贺知章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他们都以“柳”作为自己抒情言志的对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拓宽了咏柳的题材,开创了诗歌的一种新局面。下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首诗作一下赏析。  一、从写作背景上来看:曾巩生活的时代是北
期刊
吴文英在中国词史上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历来词评家对其作品是毁誉参半。批评者如张炎在他的《词源》中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赞扬者如清代戈载在他的《宋七家词选》中说吴文英的词“以锦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深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绩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面对行家评语,我也不敢妄下断言,仅试从其公认的代表作《八声甘州》(陪庚幕诸公游灵岩)一词入手,分析一下
期刊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作为表现战国策士卓越的语言才华的名篇,历代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誉,对其中的两位主人公——触龙和赵太后,后人的评价也基本上如出一辙(包括我们的人教版教材和教参):触龙,赤心为国、能言善谏、深谋远虑;赵太后,目光短浅、专横顽固、妇人之仁(当然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她“知过能改”,以大局为重的一面)。  在这几成定论的语境之下,笔者在对此文的研读和揣摩过程中,竟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见解和“成论
期刊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
期刊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为前提的,在作者想象中出现的作品世界,就是一个给人以立体感的世界,也是作者倾注全部情感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必须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他们的想象插上五彩的翅膀,使他们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呢?  一、借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议题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好的文题又是电光
期刊
小说教学的一般模式是通过情节的把握感知人物形象,由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主题。这一过程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一切水到渠成。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不应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丰富的。  在文艺理论中强调典型性,作家塑造人物应该成为“这一个”而非“那一个”,可以这样说,作家创作时可能会选择同一主题,但由于艺术手法、个人风格不同,每一部作品都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有的作家喜欢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到九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以下目标:“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苏教版教材中附录了一些名家的硬笔、毛笔书法:七年级上册介绍赏析晋朝王羲之、唐朝颜真卿的书法;八年级上册介绍赏析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的书法;九年级介绍赏析当代书法家庞中华、孙小云的作品。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