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育要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引导幼儿去关注,去体验,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游戏和日常接触的事物,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知识,逐步积累有关数的知识。
关键词:生活;学习数学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也就是说,数学教育要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应该生活化。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幼儿尝试探索的能力。引导孩子去关注,去体验,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并从熟悉的生活隋景出发,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游戏和日常接触的事物,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知识,逐步积累有关数的知识。
一、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元素
在一日生活中,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创设情景,让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利用户外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对拍球及跳绳进行计数,测量谁的飞盘飞得远;利用散步机会,让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数字,如钟表上时间数字、教室编号、车牌号码等,让幼儿理解数字所表示的不同的意义。
二、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环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知和体验。例如:学习数的概念每天教师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多少小朋友,男小朋友有多少,女小朋友有多少,还有多少小朋友没有来;数一数就餐人数;数一数碗筷有多少。排队等候有小脚印标记、摆放玩具的标记、值日生分发碗筷等,这些都是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比较等数学内容的机会;排队时“我是第几组”“我排第几个”,既有数学中关于“序”的内容,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玩具材料、桌椅、门窗的形状等。在生活中比较盛器的大小、个子的高矮,物品的粗细等;让幼儿在生活中整理玩具、图书,分发餐具等,能让幼儿学习分类。运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教育因素,让幼儿感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在游戏的场景中学习数学
有教育家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门主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不断获得知识、增进能力的。建构区搭积木,可使幼儿对平面和立體的图形有所认识,以及图形之间的转换有直观的体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引导他们发现积木的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分类、目测、比较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积木进行分合、计算等。角色区游戏让幼儿学习按顺序、有条理地做各种事情,学习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学习计数、认识钱币和数的简单运算等等,而各种体育、音乐、语言和民间游戏中,也都蕴含着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因素,例如:儿歌《数数歌》《上下前后拍手歌》。
四、家庭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扑克牌是家庭中常见的游戏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学会数数、认数、相邻数、分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游戏:找一副扑克选取其中1—10 的牌。根据孩子对数的不同认知进行认数、排序、顺数、倒数、比大小、找相邻数等游戏。若孩子能将这 10张牌的顺序、关系都摸熟透了,那们1-10之间数的排序、相邻数、分合也都能熟练运用了。逛超市是许多孩子喜欢的事,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进行延伸,从而让孩子学会数数、运算。家长可以把要买的物品交给孩子完成,需要什么物品、要几份、多少钱一份等(要选择适合孩子、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孩子进行1—10 的运算。这是一种生活与学习的结合,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自信地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切实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的逻辑知识,而幼儿的逻辑思维最初只能以其对动作的依赖为特点,幼儿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抽象水平的逻辑,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显现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从同化到顺应、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等特征。因此幼儿的数学教学要依据其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完成,力争做到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让幼儿形成数学感知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幼儿有意无意的亲近数学,愉快地进入数学世界,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尽力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又较好地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莉梅.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J]。幼儿教学研究,2007,000 (010 ):45-46。
2.程国琴.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3.陈迎晓.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53-54.
4.陆炜芬.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1):118.
5.沈亚英.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2015,(40):57.
北京市昌平区财贸幼儿园 薛 闫
关键词:生活;学习数学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也就是说,数学教育要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应该生活化。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幼儿尝试探索的能力。引导孩子去关注,去体验,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并从熟悉的生活隋景出发,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游戏和日常接触的事物,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知识,逐步积累有关数的知识。
一、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元素
在一日生活中,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创设情景,让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利用户外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对拍球及跳绳进行计数,测量谁的飞盘飞得远;利用散步机会,让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数字,如钟表上时间数字、教室编号、车牌号码等,让幼儿理解数字所表示的不同的意义。
二、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环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知和体验。例如:学习数的概念每天教师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多少小朋友,男小朋友有多少,女小朋友有多少,还有多少小朋友没有来;数一数就餐人数;数一数碗筷有多少。排队等候有小脚印标记、摆放玩具的标记、值日生分发碗筷等,这些都是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比较等数学内容的机会;排队时“我是第几组”“我排第几个”,既有数学中关于“序”的内容,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玩具材料、桌椅、门窗的形状等。在生活中比较盛器的大小、个子的高矮,物品的粗细等;让幼儿在生活中整理玩具、图书,分发餐具等,能让幼儿学习分类。运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教育因素,让幼儿感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三、在游戏的场景中学习数学
有教育家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门主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不断获得知识、增进能力的。建构区搭积木,可使幼儿对平面和立體的图形有所认识,以及图形之间的转换有直观的体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引导他们发现积木的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分类、目测、比较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积木进行分合、计算等。角色区游戏让幼儿学习按顺序、有条理地做各种事情,学习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学习计数、认识钱币和数的简单运算等等,而各种体育、音乐、语言和民间游戏中,也都蕴含着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因素,例如:儿歌《数数歌》《上下前后拍手歌》。
四、家庭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扑克牌是家庭中常见的游戏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学会数数、认数、相邻数、分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游戏:找一副扑克选取其中1—10 的牌。根据孩子对数的不同认知进行认数、排序、顺数、倒数、比大小、找相邻数等游戏。若孩子能将这 10张牌的顺序、关系都摸熟透了,那们1-10之间数的排序、相邻数、分合也都能熟练运用了。逛超市是许多孩子喜欢的事,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进行延伸,从而让孩子学会数数、运算。家长可以把要买的物品交给孩子完成,需要什么物品、要几份、多少钱一份等(要选择适合孩子、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孩子进行1—10 的运算。这是一种生活与学习的结合,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自信地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切实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的逻辑知识,而幼儿的逻辑思维最初只能以其对动作的依赖为特点,幼儿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抽象水平的逻辑,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显现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从同化到顺应、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等特征。因此幼儿的数学教学要依据其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完成,力争做到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让幼儿形成数学感知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幼儿有意无意的亲近数学,愉快地进入数学世界,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尽力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又较好地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莉梅.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J]。幼儿教学研究,2007,000 (010 ):45-46。
2.程国琴.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3.陈迎晓.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53-54.
4.陆炜芬.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1):118.
5.沈亚英.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J].教育,2015,(40):57.
北京市昌平区财贸幼儿园 薛 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