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成绩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因此,我们切实抓好课堂则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感触颇深。现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前提
我们都知道: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而预习则是我们上课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每教一课,我首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扫除文字障碍,从而为新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执教《二泉映月》之前,首先布置学生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初步感受乐曲之美;其次,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阿炳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课堂上,当我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对“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得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的领会就较为深刻。
能够说出阿炳叹息什么,为何哭泣,向谁倾诉,呐喊什么……并且能读出阿炳的苦衷。如果之前学生没有预习的积累,以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是很难把握阿炳的心境的,又怎么能感悟出来这几个词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呢?这样务必会使此教学环节会卡壳而导致效率低下,完不成教学目标。效率又从何谈起呢?
二、教师解读透文本是提高课堂效益率的保证
对于一篇教过多年的老课文,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我始终坚持着每次教的时候都要重新钻研一遍教材,把它当成是一篇新课文来把握其重难点。并且养成了写书头案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句,我总是在书的边上加上批注,以此提醒自己别疏漏了某环节。
对于课堂上的一些生成资源,教师如果没有对教材认真解读达到烂熟于心又如何能娴熟地去引领学生呢?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课堂要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行星?
这只是《补充习题》里的一个拓展知识,由于学生平时对天文方面的知识积累甚少,导致同学们为了到底是八大行星还是九大行星争论不休,看到这一生成资源,教师如果钻研不透,不能做到胸有成竹那课堂效率又如何体现?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之时,不仅仅局限于文中的那点知识,教师还要多方面地积累。
三、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
去年9月份,省配套光盘的到来,为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注入了活力,光盘中的主讲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重难点,都为我们备课提供了方便。凡是光盘中的有的教学设计,我都坚持提前看看,精选有适合自己课堂使用的片段进行取舍。
使课堂效率大大提升,难点问题迎刃而解。记得我在执教《金蝉脱壳》时,我从光盘中节选了蝉脱壳的过程,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把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全过程欣赏,同时出示:蝉脱壳那部分的语句,要求学生边看画面边找出相关的动词(仰、扑),好好地品读,学生的兴趣浓烈。
本来很抽象的现象经光盘录象一播放,使蝉脱壳的全过程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不仅能会说出其过程,还能尽情地表演,一时间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四、巧设作业层次清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作业随堂练,特别是注意把《学习手册》、和《补充习题》能够有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轻松完成,对于每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能快速接受的(即优秀学生),我就布置一些阅读的作业,写写读后感之类的作业;对于中等生,布置一些在字词基础上再强化一步的作业。
如:给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改病句之类的相关练习;对于学困生,只需要他们完成书上的一些字词及默写的课文,这类学生的《学习手册》和《补充习题》也分多次来完成,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样便于优等生能拔高,中等生能吃好,学困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五、鼓励学生走进书屋,徜徉书海
书中自有黄金屋,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书不少。因此,我要求学生除去必读的书之外,每个周末拿出半天时间去书店看书,并且写出读书心得,定时收上来批阅,时间久了,学生的读书兴趣高涨,知识储量多了,作文水平也有了提升。
以上是本人就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的实效所做的一些尝试,正因为延续了以上的做法,使我在课堂能够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也是轻松愉悦。
(江苏省连云港市车站中心小学)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前提
我们都知道: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而预习则是我们上课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每教一课,我首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扫除文字障碍,从而为新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执教《二泉映月》之前,首先布置学生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初步感受乐曲之美;其次,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阿炳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课堂上,当我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对“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得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的领会就较为深刻。
能够说出阿炳叹息什么,为何哭泣,向谁倾诉,呐喊什么……并且能读出阿炳的苦衷。如果之前学生没有预习的积累,以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是很难把握阿炳的心境的,又怎么能感悟出来这几个词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呢?这样务必会使此教学环节会卡壳而导致效率低下,完不成教学目标。效率又从何谈起呢?
二、教师解读透文本是提高课堂效益率的保证
对于一篇教过多年的老课文,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我始终坚持着每次教的时候都要重新钻研一遍教材,把它当成是一篇新课文来把握其重难点。并且养成了写书头案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句,我总是在书的边上加上批注,以此提醒自己别疏漏了某环节。
对于课堂上的一些生成资源,教师如果没有对教材认真解读达到烂熟于心又如何能娴熟地去引领学生呢?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课堂要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行星?
这只是《补充习题》里的一个拓展知识,由于学生平时对天文方面的知识积累甚少,导致同学们为了到底是八大行星还是九大行星争论不休,看到这一生成资源,教师如果钻研不透,不能做到胸有成竹那课堂效率又如何体现?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之时,不仅仅局限于文中的那点知识,教师还要多方面地积累。
三、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
去年9月份,省配套光盘的到来,为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注入了活力,光盘中的主讲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重难点,都为我们备课提供了方便。凡是光盘中的有的教学设计,我都坚持提前看看,精选有适合自己课堂使用的片段进行取舍。
使课堂效率大大提升,难点问题迎刃而解。记得我在执教《金蝉脱壳》时,我从光盘中节选了蝉脱壳的过程,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把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全过程欣赏,同时出示:蝉脱壳那部分的语句,要求学生边看画面边找出相关的动词(仰、扑),好好地品读,学生的兴趣浓烈。
本来很抽象的现象经光盘录象一播放,使蝉脱壳的全过程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不仅能会说出其过程,还能尽情地表演,一时间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四、巧设作业层次清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作业随堂练,特别是注意把《学习手册》、和《补充习题》能够有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轻松完成,对于每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能快速接受的(即优秀学生),我就布置一些阅读的作业,写写读后感之类的作业;对于中等生,布置一些在字词基础上再强化一步的作业。
如:给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改病句之类的相关练习;对于学困生,只需要他们完成书上的一些字词及默写的课文,这类学生的《学习手册》和《补充习题》也分多次来完成,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样便于优等生能拔高,中等生能吃好,学困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五、鼓励学生走进书屋,徜徉书海
书中自有黄金屋,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书不少。因此,我要求学生除去必读的书之外,每个周末拿出半天时间去书店看书,并且写出读书心得,定时收上来批阅,时间久了,学生的读书兴趣高涨,知识储量多了,作文水平也有了提升。
以上是本人就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的实效所做的一些尝试,正因为延续了以上的做法,使我在课堂能够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也是轻松愉悦。
(江苏省连云港市车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