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三引导”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教学是长期困扰农村中学的一大难题。进行了如下“三引导”: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二、引导学生走进书海阅读。三、引导学生自我批改作文。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只要我们进行写作能力“三引导”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实现新的飞跃。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生活体验 书海阅读 批改作文 三引导
  作文教学是长期困扰农村中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囿于农村,生活面窄,学生写作基本功底较差,作文被学生称为“头疼课”。为了给学生医治作文“头疼病”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我进行了如下“三引导”: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为溪水,泉源丰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使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比如观察周围的景与物或身边的人与事,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过去教师只注重一味地推荐优秀作文选,不注重习作训练;只注重模仿,不注重向创新发展;只注重在构思或写法上下功夫,不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积累素材。结果,学生作文时七拼八凑,东抄西搬;有的枯燥无味,空洞无物;有的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缺少新意,缺乏真情实感,可谓千篇一律,立意肤浅。
  农村学生本来应该比城镇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但为了与别的学校竞争升学率,学生在校时间很长,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例如:初三学生第一学期教科书基本学完,第二学期的时间除了复习和模拟考试,就是吃饭睡觉。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就自然被缩小了。封闭式学校就是三点生活。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初中学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11 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不仅要观察,还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没有这种独特的感受,作文就难免无新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耳朵,用鼻子,不仅用感觉器官,更重要的用心,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不只观察事物发展的结果,更是该关心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中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在观察中善于创新。
  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2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第一原材料,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故事会、主题班会、体育比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下日记。同时,星期天或节假日让学生让学生观察田里的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花丛中的蜜蜂、蝴蝶。还要求学生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把劳动中的过程与感受写下来。这样可使学生倍感生活的真实,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
  13 引导学生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他们既爽朗活泼,健康向上;又敏感多情,自艾自伤。让学生抓住这些微妙的情感涟漪,闪亮的思维火花,就抓住了一篇动情的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作文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又何愁不下笔成文,挥洒自如了呢?
  2引导学生走进书海阅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厚 积才能薄发。凡是能写作的人都会阅读。如果连别人的文章都读不懂的人,根本谈不上会写作。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阅读量仍杯水车薪,也是造成他们写作素材奇缺、词汇贫乏的原因之一。多阅读能产生巨大的效应,既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既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思维材料,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指导学生去阅读,看看人家为什么写(立意是什么)和怎样写(如何选材、构思、行文),也只有了解别人写作的优点,才会知道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21 引导学生多读、精读
  “读得多心中有本”,有了本才谈得上创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让学生在图书室,在班上图书角(可引导学生每人选取一本心爱的读物组成)广泛地阅读,博采百家之长,为学生的新发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22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教师须加强对学生课外引导,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积累语言,积累素材。书读得多了,下笔为文自然不同凡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只是第一个层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才是更高的境界。
  23 引导学生多练笔
  仅会阅读,还只是“婴儿睁眼”;只有勤加练笔,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作文成功之路。练笔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课堂作文,也可以是课外练笔;可以是片段训练,也可以是完整作文;可以是给题作文,也可以是自由写作;可以写于作文本,也可记入日记中。无论何种方式,均须结合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的实际,强化基本功的训练:书写要规范,整洁;标点符号要正确;中心要明确;选材要严,立意要新等。只有基本功训练得扎实,学生作文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空间。
  24 引导学生由仿到创
  在学生由读到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叶文玲《我的长生果》)。”是的,范文再好,一味模仿也会走向平庸;只有呕心沥血去创新,才是作文成功的窍门。
  3引导学生自我批改作文   新课标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能平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作文批改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的常规操作,它是作前指导的继续和深入。
  鉴于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基础,我认为作文批改可从以下几方面试着做:
  31 利用评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1)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比如,学生习作《爷爷真倔》,开头草稿写的是爷爷跟家里人倔劲,在外面助人为乐。几经修改后,变成了爷爷住了咱家“新房”,打不开“防盗锁”,睡不惯“席梦思”,点不燃“煤气灶”等,从侧面反映家庭的变化,赋予农村迈进小康生活的新面貌,乐在其中。其次是教师的批改,教师的修改,评语也是一种创新,要自始至终地把创新教育观融于自己批阅的过程之中,要珍惜学生的创新劳动,发现学生的创新亮点,只有教师肯定以后,学生才会充满自信。
  (2) 快批阅,快反馈。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32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独立修改。农村中学生由于被筛选过,所以我们要扶着他们前进。为此我们尝试了让学生写完作文后,首先,要他们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看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其次,安排学生同桌互改要求:一是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二是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三是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最后抓关键,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再次,批语有共同要求: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
  (2)分组互改。我们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再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各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3)做好笔记。批改或复阅本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即把四本作文的优缺点找出来,以便与自己的作文比较。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下,为以后写此类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3 学生改后教师复审再讲评
  (1)教师复审。学生写完作文后记,再次交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后记,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后记,以发现学生收益。
  (2)搞好讲评。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
  综上所述,作文批改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符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总之,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动脑筋,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质量的办法就一定会有的。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只要我们进行写作能力“三引导”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实现新的飞跃。
其他文献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数学教学从生活中、从学生已有的现实背景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等数学实例,挖掘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的提问,不仅可以给课堂增添几分活力,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教育家这样评议:鸦雀无声,无人发问的课是一堂失败的课。可是,怎么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得出问题,多提出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平时对学生好奇、好问的表现加以鼓励外,更重要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
期刊
也许是出于对数学教学的兴趣,我总是喜欢在教学中探索教学规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同时也具有相应的探究意识。我根据新课改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经过几年的尝试,探索出一种“三步·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三步”即“自学——交流——总结”这三个步骤中,每一步都有两个环节,因此,称为“三步·六环节”。  1自学  11 诱导  在引导学生自学前,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
期刊
【摘要】 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情境 增强体质  教师的一般素质是培养学生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安排给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
期刊
【摘要】 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学校,因此学生的音乐水平层次不齐,差距很大。我尝试着以欣赏课为切入点,制定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出发,分析研究学生,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追踪音乐主题,将学生从无知的层次带入有意识的聆听,进一步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的体验者。  【关键
期刊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中职学校政治课新教材的实施,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新理念:以生为本,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互相学习,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新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育人,这样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素质,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一则的“警察与小偷”的
期刊
【摘要】 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越位综合与无边的拓展出现的问题:大拼盘式的课型结构、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不需要创新的创新、为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合作、无限制的创编活动。及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教师在教与学中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论述。  【关键词】 越位综合 无边拓展 音乐性 培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