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段时间,中国学术界损失不小。据媒体公开报道,仅今年五六月,就有4名中青年专家去世。这不是个别现象,最近几年来,一大批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接连去世。他们去世时可以说正處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对此,人们不禁发问:为何中青年专家教授会接连英年早逝?
在近日一个对某高校负责人的访谈中,该负责人提到自己每周工作7天,每天11个小时,因此学生用“711”这个词来评价自己,这种工作精神得到一片掌声。毋庸置疑,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依旧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但类似“711”这种方式真的值得倡导吗?工作之道的精髓可能还是一张一弛。尤其是在管理层面,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加班加点,让教师、科研人员有更多自主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总体而言,科研人员的压力,大多来自非学术压力。
当前,科研人员都很忙。比如,为了获得课题和项目,科研人员是否也需要“迎来送往”,搞好与有关部门、评审专家的关系,否则获得课题和项目就可能变得困难。当课题、项目立项不能坚持专业同行评价,而要受到非学术因素影响,这种状况就几乎不太可能消失。
不少高校博导、科研机构研究员,现在都称自己是“超级业务员”,要填很多表格,常年出差,到处去“拉业务”。因为只有拉到课题和项目,才有经费,进而才能维持课题组的生存,给博士生相应的经费资助。在“头衔化”“帽子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要让科研日子过得更好,就必须弄到“头衔”“帽子”,没有“头衔”“帽子”,生存处境就越来越难,而要获得“帽子”“头衔”,就必须融入“帽子”“头衔”的学术江湖中。除此之外,折腾经费、跑报销也早已广遭诟病。
科研人员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大量与科研本身无关的事务上,而忙的结果,并不是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因此,要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压力,根本上是减轻非教育、非学术的压力。这需要坚持“以科学家为中心”,建立基于学术本位的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
在近日一个对某高校负责人的访谈中,该负责人提到自己每周工作7天,每天11个小时,因此学生用“711”这个词来评价自己,这种工作精神得到一片掌声。毋庸置疑,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依旧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但类似“711”这种方式真的值得倡导吗?工作之道的精髓可能还是一张一弛。尤其是在管理层面,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加班加点,让教师、科研人员有更多自主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总体而言,科研人员的压力,大多来自非学术压力。
当前,科研人员都很忙。比如,为了获得课题和项目,科研人员是否也需要“迎来送往”,搞好与有关部门、评审专家的关系,否则获得课题和项目就可能变得困难。当课题、项目立项不能坚持专业同行评价,而要受到非学术因素影响,这种状况就几乎不太可能消失。
不少高校博导、科研机构研究员,现在都称自己是“超级业务员”,要填很多表格,常年出差,到处去“拉业务”。因为只有拉到课题和项目,才有经费,进而才能维持课题组的生存,给博士生相应的经费资助。在“头衔化”“帽子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要让科研日子过得更好,就必须弄到“头衔”“帽子”,没有“头衔”“帽子”,生存处境就越来越难,而要获得“帽子”“头衔”,就必须融入“帽子”“头衔”的学术江湖中。除此之外,折腾经费、跑报销也早已广遭诟病。
科研人员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大量与科研本身无关的事务上,而忙的结果,并不是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因此,要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压力,根本上是减轻非教育、非学术的压力。这需要坚持“以科学家为中心”,建立基于学术本位的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