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班主任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 教育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我充分利用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进行理想教育;针对本级部某班学生因厌学而导致的轻生行为,我利用《生命生命》一课,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教育;而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我则让学生围绕故事情节、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辩论,充分认识代沟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代沟问题。学生反应热烈,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问题的认识。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碍于面子,怕人说“出风头”而又羞于表现自己。为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我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学名人 · 做名人”——“感动六一”十大名人评选活动。先是带领学生回顾了姚明、濮存昕等十位“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使学生明白: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而表现,并非“个人主义”,相反应该大力提倡。这项活动,既打消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很得学生好评。在这种健康心理的驱使下,随后不久举行的春运会上,我班学生踊跃参加,成了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新生入学后遇到的第一个三月,学校号召开展“学雷锋活动”,结果我发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误差,有的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学雷锋?”有的则说:“小时候学学还可以,都初中生了,还学这个干啥?”甚至有的学生还说:“现在学雷锋,要让人看见了,不被人说是傻子才怪呢!”看吧,他们竟把雷锋精神贬到了这种程度!当时我想这种认识光凭讲道理是很难弄通的,于是我便采取了“强制性”的实践活动,就是让每个学生必须参与,且记好活动记录,作好活动总结,最后期末考评。“师命如山”呀,他们“不得不从”。于是,愿意的、不愿意的,都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内开展起了学雷锋活动。毕竟社会中还保持着一股很强的社会正气,许多人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认识到了自我存在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改正了“学雷锋无用论”的认识,转变了态度,使“学雷锋活动”深入了人心。
4、搜集名人名言,培养健康心理。
盡管素质教育的春风早已刮进了各初中学校,但由于考试制度并无多大改变,所以考试成绩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师的利益、学生的前途,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也收效甚微,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在此情况下,学生厌学也就并不罕见了。甚至有些学生因课业问题而与任课教师闹起了情绪。不良的心理状态必然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此,我除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外,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从中探究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成功的,使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缓和了师生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于是乎,教室、宿舍的墙壁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条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个别学生还自编了座右铭:“苦也学,累也学,学而不厌;尽过心,进过力,虽败犹荣。”看到学生的积极表现,我由衷地感谢名人名言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健康心理。
中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由于此项活动绝对保密,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即使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何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6、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以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
实践证明,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我们努力了,并且一直在努力着,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 教育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我充分利用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进行理想教育;针对本级部某班学生因厌学而导致的轻生行为,我利用《生命生命》一课,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教育;而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我则让学生围绕故事情节、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辩论,充分认识代沟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代沟问题。学生反应热烈,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问题的认识。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碍于面子,怕人说“出风头”而又羞于表现自己。为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我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学名人 · 做名人”——“感动六一”十大名人评选活动。先是带领学生回顾了姚明、濮存昕等十位“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使学生明白: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而表现,并非“个人主义”,相反应该大力提倡。这项活动,既打消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很得学生好评。在这种健康心理的驱使下,随后不久举行的春运会上,我班学生踊跃参加,成了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新生入学后遇到的第一个三月,学校号召开展“学雷锋活动”,结果我发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误差,有的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学雷锋?”有的则说:“小时候学学还可以,都初中生了,还学这个干啥?”甚至有的学生还说:“现在学雷锋,要让人看见了,不被人说是傻子才怪呢!”看吧,他们竟把雷锋精神贬到了这种程度!当时我想这种认识光凭讲道理是很难弄通的,于是我便采取了“强制性”的实践活动,就是让每个学生必须参与,且记好活动记录,作好活动总结,最后期末考评。“师命如山”呀,他们“不得不从”。于是,愿意的、不愿意的,都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内开展起了学雷锋活动。毕竟社会中还保持着一股很强的社会正气,许多人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认识到了自我存在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改正了“学雷锋无用论”的认识,转变了态度,使“学雷锋活动”深入了人心。
4、搜集名人名言,培养健康心理。
盡管素质教育的春风早已刮进了各初中学校,但由于考试制度并无多大改变,所以考试成绩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师的利益、学生的前途,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也收效甚微,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在此情况下,学生厌学也就并不罕见了。甚至有些学生因课业问题而与任课教师闹起了情绪。不良的心理状态必然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此,我除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外,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从中探究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成功的,使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缓和了师生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于是乎,教室、宿舍的墙壁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条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个别学生还自编了座右铭:“苦也学,累也学,学而不厌;尽过心,进过力,虽败犹荣。”看到学生的积极表现,我由衷地感谢名人名言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健康心理。
中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由于此项活动绝对保密,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即使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何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6、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以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
实践证明,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我们努力了,并且一直在努力着,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