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来临,作为老百姓三大焦点之一的教育问题,依然是公众瞩目的焦点。
过去一年,教育稳中求变;今年开春,相关政策推向前台。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到实处,部属师范生教育再度免费。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两会中,教育公平的呼声依然热烈。
桃之夭夭丹华灼,春风送暖言兴教。金猪年,老百姓的教育路在何方?在你心中,教育的蓝图应该如何描绘?或许可以一言概之——
2007年,中国期待更好的教育。
再谈“政府责任”
期待更多政府投入
但凡大国崛起都要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全国兴教。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中国早就提出:“穷国办大教育”。从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到新义务教育法的施行,再到改进教育行风,处处可见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魄力,不避艰难,重拳出击,“政府责任”成为2006年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2007年,我们再谈“政府责任”。说到政府责任,首先是主观层面的,愿不愿意担起责任;然后是客观层面,是否真正担起了责任。这里有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检验成绩:基层的呼声是否得到了重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先看07年教育部工作的一大亮点。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指出: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今年起,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此举惠及了近1.5亿名农村娃。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免除的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明确指出,免除学杂费之后,学校不得搞另外的变相收费,如向学生收费统一购买教学辅导材料和学具,校服、卧具等,教育界有识人士建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向学生免费提供。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今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免。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让义务教育从此真正“义务”起来,这是政府对基层呼声的重视,是对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关心,表明了政府承担责任的决心。此举措一出,不能不让人为之浮一大白!
谈及“政府责任”,有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就是政府投入。政府投入一词看似简单,却隐含双重含义。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可谓是政府坚实的第一步,但案头上却还堆着更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期待公共财政能有更多投入。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但据统计,教育经费常年却徘徊在3%左右。反观他国,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一般在6%左右,有的高达7%,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印度达到4.6%。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早就注意到了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的这一差距及其存在的巨大隐患。须知,一个强国,必须有高素质的国民,而丰富的人才储备,则是保障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决定性因素,否则国家是不可能有“复兴”或“崛起”的后劲的。
其次是期待缓解教育资源被垄断的现状。人们常说,应试教育之恶,就恶在教育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主要归咎于“穷国办大教育”,这就放过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公共教育资源被过于垄断了。1997年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教育机构。”到如今,政府已通过各种法规政策,向民办教育放了口子,但口子显然不够大,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只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垄断减少,教育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加大,民间力量一定会迅速补入教育,但事实是,真正私人办学的空间却很小,一部分民办学校反而纷纷关门倒闭。如果教育部门能更加重视民间教育力量,在政策上对民办学校有更多的倾斜,这种局面便可缓解,甚至真正迎来一个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鸳鸯双栖”的和谐之境。
关键词:责任,投入。此为国家办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期待的首站。
重提“技工荒”
期待重建人才价值体系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一批从工厂兴奋地走向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共和国浩劫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概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中国,学子们会徘徊在高等学府和职业技术学院之间。而且,这一次,是市场的决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近年来持续的热点话题。原本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毕业即失业”,栖栖惶惶,无岗可归。社会岗位每年数目增长的速度已赶不上大学毕业生人数猛涨的速度。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高校一些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了大学生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二是教学教育体制和方法老套,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对人才市场的研究不够,指导就业缺乏针对性,力度不够。
“现在我们社会的人才观有失偏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随着大学的扩招,职业教育门庭日渐冷落。于是又产生另一个痼疾:技术人才极其匮乏。
“长三角地区”有企业开出10万年薪却聘不到一位符合要求的高级技师。辽宁沈阳一个老牌国有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有的活儿我们厂子想接,也有设备能干,就是没人能干,我们缺的是‘人’啊!”
过去,“行行出状元”不敌“唯有读书高”。但随着科技进步,工人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待遇也有了普遍改善。在一些地方,锻工、铣工、钻头工等稀缺工种的工资增幅达40%以上。据2006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深圳的高级技师平均月收入达6234元,比硕士以上学历者还高出1766元。
面对如此尴尬,政府挥出大手笔:“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预计为25亿元,以及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并还将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投入经费。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汪洋,工作3年后,又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轰动一时。这位26岁的大小伙子吐露心声:他参加过很多招聘会,印象最深的是,像他们这种本科生,工作并不好找,相反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却很吃香。“中专毕业出来的学生姿态低,定位准确,有技术在手,因而大多数中专生比大学生更好找工作。”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办主任如是说。
如今大学生不包分配,社会有了鼓励“行行出状元”的环境。天之骄子又如何?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推进,毕业生最终要靠学得的一身过硬本领闯荡江湖,学历不分贵贱,能力价值最高。
关键词:人才,技术。人们追求自身发展需要准确定位,这次,我们期待社会。
还说应试教育
期待高考改革有突破
“没有想到我的两个侄女还在受着和我当年一样的痛苦”,在新疆某部队做政工的栗先生说,“我就吃亏在爱思考上,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出个所以然来,可是考试评分只看标准答案,学生答卷上有那几个给分的点,就能得分,如果没有那几个字,人家才不管你是否真的思考了”。
“素质教育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多难都要推进。”教育部部长周济已经如此铿锵有力地表态。《2007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也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在基层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应试教育,总是陷入“双手互搏”的忙乱中。“我经常是每个学期前两个月不停地学习各地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后两个月又要应付考试,必须赶进度。我的教学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轮流坐庄。”河南的中学化学老师田闯无奈地说。
没有素质考试,只有应试考试,这是目前教育选拔的现状,也是造成“双手互搏”的根本原因。高考只有一次,这一次高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家长和老师又如何敢轻视。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有些素质教育抓得较好的学校,频频遭遇学生 “弃暗投明”,到升学率更高的学校去的尴尬。
要素质教育还是要应试教育,问题之结就在于高考。斩断此戈尔迪乌姆之结需要一把利剑。
我们的教育部门并不缺乏亚历山大的勇气和智慧。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是教育改革的方向,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近年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而新的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介绍道:打比方说,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那么新大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因为他们只选几个少数的固定模块。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一句话,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据了解,去年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已经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这4个省区都注重了改革与高中课改的衔接,江苏省也相继推出高考新大纲,这些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去年开始的高考分省命题,从根本上克服了全国统一考试的弊端,调动了各省选拔人才的积极性,这一举措对于建立多样化、个性化命题机制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自主招生”也是近年来一个持续升温的关键词。2007年全国高校自主选拔试点学校增至59所,自主招生,这个曾被争议多时的高考改革领头舰,最终打破坚冰,在赞誉和争议中破浪前行。这一举措和素质教育可谓联璧生辉,给了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表现权。
关键词:素质,改革。
“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独立则国家独立,少年自由则国家自由,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家雄于地球。”一百多年前,智者梁启超曾这样猛烈呼吁。一百多年后,我们的期望仍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