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顺应时代潮流,源源不断地输出大量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并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意识。其次,传授以通识教育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再次,创建民主、开放的学校环境,培养创新人才。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仍将继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努力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已是时势所趋。积极进行各种改革和创新活动,尽可能地为国家培养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来自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提出“人才供应悖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却不多”。究其原因,长久以来,高校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不看重,致使培养的毕业生高分低能,学生只是知识的储藏器,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能力很欠缺,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因此进行创新研究,使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整理并进行创造显得尤为重要。(3)创新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1)创新型人才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导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2)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丰富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中,既有抽象思维、也有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思维类型。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复合思维、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发挥需要雄厚的知识做铺垫,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不仅要学习一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并且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经验知识,达到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融结合,提高创新的能力。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能力获得的基础,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创造性的实践能力是个体不畏艰辛、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地将思维、意识和设计转化成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一般说,无论是科学上的发现,还是技术上的发明,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创新人才不仅要勇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卓越的将创造性思维付诸行动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三者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是创新能力发挥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创新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但是,三者又是互相渗透,即创新能力的实施又能形成新的创新知识。所以三者并非独立运转,而是互相交错、共同作用于创新人才。(3)创新型人才的影响因素。苏联的心理学家洛莫夫将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生物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层次。生理层面即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状况和特征;心理层面即心理素质;社会层面即社会文化素质。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文化因素制约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文化传统方面影响创新思维的主要有唯圣、唯经、唯上和只注重直觉顿悟两方面。一方面,中国传统思维中,:唯圣、唯经、唯上的倾向十分严重,这是创新思维之大敌。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直觉顿悟思维比较发达的国家,而在逻辑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直觉顿悟是一种创新思维,在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属于“粗放型”的创新思维,缺乏精确的分析,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证明,很难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个体的知识结构是指人的头脑中不同种类的知识相互数量、质量的关系。知识、信息是思维的内容,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因此,一个人头脑中掌握的信息(知识)总量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信息越多,其思维中选择余地大,思维扩散的空间广,联想、想象、幻想可能性大,信息之间接通的机会多,这使创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以及人力知识。事实知识,即一种以揭示事物的存在状态或表达某种现象内容的知识;原理性知识,即阐述事物或现象的内在结构变化及其内外关系法则原理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即主体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人力知识,即自我创新的知识,通过学习创新而产生的新知识。目前,学校重视前三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第四种知识(人力知识)的研究。因此,强调学生广泛摄取各种领域的知识,努力开发人力知识,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提供智力储备。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除了丰富的创新思维的和创新知识,适宜创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本主义理论家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环境是打开个体内在创造潜能的关键因素,尽管环境本身不能提供个体创造能力发展的条件,但它能提供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自我成长的氛围。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民主、自由的支持性环境与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将得到健全的发展,相反在压抑或是过于散漫气氛中,学生缺乏自由思考反思与批判的思维空间。与此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方位立体的提高学生的创新知识,为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课堂之外,教师气质,治学态度更是潜移默化地间接地影响学生。所以要成功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造就者。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特点。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就是通过培养模式的有效运作来完成的。从而造就创作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由前面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知识是雄厚的,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强调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也必须从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入手。创造性是创造性思维支配下的产品的创造能力,而创新型人才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都非常突出的人才。(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人才培养观点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教育的基本逻辑。同时,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观念。21世纪的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三是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2)重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所谓创造性的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内容和盘脱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再如社会探究法,由教师提出源于社会中的某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开展调查,提出假设搜索证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从而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在科技进步、教育理念更新的今天,为拓展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使学生领略不同学科的知识魅力,学校更应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制度,打通文、理、工、医学科间壁垒,使学生能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启迪学生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培养博学多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博与专的问题,不能一味的追求知识的广博,更重要的是在博的基础上更好的把专业知识学习的更好。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技能的训练,在知识结构、观念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出必要的准备。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开辟创新之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其中,必须造就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和带头作用。首先,教师应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致使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校探索.2006(5)
[2]赵锐,胡炳仙.研究性學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3(4)
[3]李世芬.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4]董红.创造型教师、基本特征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仍将继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努力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已是时势所趋。积极进行各种改革和创新活动,尽可能地为国家培养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2)创新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来自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提出“人才供应悖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却不多”。究其原因,长久以来,高校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不看重,致使培养的毕业生高分低能,学生只是知识的储藏器,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能力很欠缺,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因此进行创新研究,使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整理并进行创造显得尤为重要。(3)创新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1)创新型人才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导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2)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丰富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中,既有抽象思维、也有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思维类型。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复合思维、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发挥需要雄厚的知识做铺垫,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不仅要学习一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并且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经验知识,达到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通融结合,提高创新的能力。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能力获得的基础,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创造性的实践能力是个体不畏艰辛、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地将思维、意识和设计转化成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一般说,无论是科学上的发现,还是技术上的发明,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创新人才不仅要勇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卓越的将创造性思维付诸行动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三者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是创新能力发挥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创新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但是,三者又是互相渗透,即创新能力的实施又能形成新的创新知识。所以三者并非独立运转,而是互相交错、共同作用于创新人才。(3)创新型人才的影响因素。苏联的心理学家洛莫夫将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生物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层次。生理层面即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状况和特征;心理层面即心理素质;社会层面即社会文化素质。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文化因素制约创新思维的发挥。在文化传统方面影响创新思维的主要有唯圣、唯经、唯上和只注重直觉顿悟两方面。一方面,中国传统思维中,:唯圣、唯经、唯上的倾向十分严重,这是创新思维之大敌。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直觉顿悟思维比较发达的国家,而在逻辑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直觉顿悟是一种创新思维,在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属于“粗放型”的创新思维,缺乏精确的分析,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证明,很难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个体的知识结构是指人的头脑中不同种类的知识相互数量、质量的关系。知识、信息是思维的内容,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因此,一个人头脑中掌握的信息(知识)总量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信息越多,其思维中选择余地大,思维扩散的空间广,联想、想象、幻想可能性大,信息之间接通的机会多,这使创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以及人力知识。事实知识,即一种以揭示事物的存在状态或表达某种现象内容的知识;原理性知识,即阐述事物或现象的内在结构变化及其内外关系法则原理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即主体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人力知识,即自我创新的知识,通过学习创新而产生的新知识。目前,学校重视前三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第四种知识(人力知识)的研究。因此,强调学生广泛摄取各种领域的知识,努力开发人力知识,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提供智力储备。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除了丰富的创新思维的和创新知识,适宜创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本主义理论家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环境是打开个体内在创造潜能的关键因素,尽管环境本身不能提供个体创造能力发展的条件,但它能提供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自我成长的氛围。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民主、自由的支持性环境与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将得到健全的发展,相反在压抑或是过于散漫气氛中,学生缺乏自由思考反思与批判的思维空间。与此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方位立体的提高学生的创新知识,为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课堂之外,教师气质,治学态度更是潜移默化地间接地影响学生。所以要成功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造就者。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特点。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就是通过培养模式的有效运作来完成的。从而造就创作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由前面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知识是雄厚的,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强调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也必须从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入手。创造性是创造性思维支配下的产品的创造能力,而创新型人才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都非常突出的人才。(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人才培养观点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教育的基本逻辑。同时,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观念。21世纪的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三是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2)重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所谓创造性的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内容和盘脱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再如社会探究法,由教师提出源于社会中的某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开展调查,提出假设搜索证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从而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在科技进步、教育理念更新的今天,为拓展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使学生领略不同学科的知识魅力,学校更应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制度,打通文、理、工、医学科间壁垒,使学生能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启迪学生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培养博学多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博与专的问题,不能一味的追求知识的广博,更重要的是在博的基础上更好的把专业知识学习的更好。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技能的训练,在知识结构、观念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出必要的准备。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开辟创新之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其中,必须造就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和带头作用。首先,教师应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致使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校探索.2006(5)
[2]赵锐,胡炳仙.研究性學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3(4)
[3]李世芬.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4]董红.创造型教师、基本特征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