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一流大学,承载了培养高端人才的历史使命,承载了引领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在培养拔尖人才上更是责无旁贷。这些学校聚集了最好的生源,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一流的师资队伍,有相对坚实的经济基础,有长期办学积淀下的优良学风、办学特色和传统,也有丰富的精英教育经验和极佳的社会声誉。因此,这些学校应该坚持实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全力为优秀学生提供成长为拔尖人才的发展空间。
基本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因国家战略需求而生、靠国家战略需求发展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托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青睐,每年的普招生源中绝大部分是各省市前1,000名的考生。如何在毕业时把他们培养成同样出色的同龄人甚至拔尖人才是学校近年来进行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致力于在一流的大学里建立起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培养具有“两领”(领军和领导)人才潜质的目标、“两个为本”的理念(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力探索批量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模式。
为此,学校确立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努力推进坚实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基本思路就是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从“科班出身”抓起,从一二年级抓起。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抓住课程质量和能力培养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在课程质量方面,重点抓课程体系设计和授课质量,精选最好的师资用于最好的学生和最核心的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走出单纯靠课程培养能力,缺什么能力上什么课的认识误区,全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实验实践机会,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流的科研资源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
具体做法与成效
几年来,学校在培养拔尖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着“点上放开、面上稳妥”的精神,在学校的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的一些做法正在全校推广。
1.高等工程学院
学院通过入学后选拔和滚动机制,集中了每年新生中的拔尖生源,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实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成立后迅即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强烈关注。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学院首先提出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思想,后来被确立为全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在课程体系上,学院率先实行强化的数理基础教育,聘请一流高校的优秀师资授课;通过二年级拜院士、长江学者和资深教授为师,有指导地进入和参与科研实验室活动,在低年级就形成个性化培养机制。
作为培养“两领”人才潜质学生的实验基地,高等工程学院学生学风优良,成绩突出,在课程学习、学科竞赛、科技实践及创新能力方面获得了广泛认可:学生的校级学习优秀奖获奖面高达76.9%。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院本科生在国际、国内的基础科目和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2007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分别为33人次、36人次、40人次,均占到当时全院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继成功参与研制 “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后,学院于2007年6月启动的“低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制”项目,于2008年4月30日成功完成首次试飞。2007年获得“挑战杯”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独占鳌头,获得唯一的最高奖“高教社杯”。
学院目前已毕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院士等学科带头人的高度评价,一些人已经成为实验室的学术研究骨干。可以相信,假以时日,在这些学生中势必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拔尖人才。
2.中法工程师学院
中法工程师学院(简称中法学院)是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鼎力支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在2005年共同创建的,是国内培养具有国际创业竞争力和国际工程资质高端人才的特区,也是创新国际化工业领军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实验区。建院以来,中法学院的高考录取线始终位居学校各学院之首,在某些地区(如北京地区)甚至超过了国内顶尖学校,为国际化高端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生源保障。
中法学院跨越中法两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现实差异,探索把两国成功经验融为一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法式教学体系、实验体系、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基础,聘请法籍教师和国内一流师资授课,实行3 3办学模式。学院发展的每一步都要结合国情并突破国内原有模式。学院教育既不全是法式的,也不全是中式的;主体是法式的,也包含中式的元素,是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之间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新体系。“改革、开拓、创新”始终是中法学院的三要素和主旋律。
中法学院对学校本科教育的影响和冲击是广泛和深远的。在素质教育方面,不是通过上几门课来推进素质,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从业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从全球出发考虑问题的开阔视野等)经由一系列精心设计与组织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各类活动和项目加以落实。与国内专业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面向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不同,中法学院采用通识教育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各个领域的工程大师,使其具有引领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的能力,具有创建公司、发展企业的魄力,具有驾驭工程、指挥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的实力。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上明显体现出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的特点,体现出通才教育的特征。目前,首批学生已经进入后期工程培养阶段,教学质量得到法方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出众的综合素质和法、英两门外语能力已经在许多场合显现了出色的竞争力。
3.全校推广试点经验
两个学院取得的一些经验已经在全校进行推广。有大约半数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高端人才培养需要实行了强化数理基础教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基础物理等)。实验教学得到进一步加强,几乎所有科研实验室都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一流教学资源。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呈现出量大、面广、质量高的特点:已经实行20年的“冯如杯”科技创新竞赛已逐步扩大到每年几千人参与的活动盛事;全校各种SRTP、科技训练、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在校期间生均一项以上的规模,其中许多项目是“真刀真枪”。例如:由14名本科生设计、制造、测试和发射的“北航1号”探空火箭使学生不仅从掌握单一子系统知识扩展到全盘知晓六大系统及其集成的各种工程问题,而且也亲历了实场发射从0号指挥员到各实时操作、监控的整个过程。
问题与建议
纵观国内外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即使在国内一流高校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许多有望成为拔尖人才的优秀学生,往往因为学校教育理念或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得到满足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条件和发展空间。我们的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交换学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影响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不利于在更宽的角度和更高的水准上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无法比较、分析、思索不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受到多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笔者建议:对“985工程”学校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大个性化教育的力度,形成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快速通道;通过专项资助计划加大筛选和培养拔尖人才的力度,增加拔尖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不好的拔尖学生)参与国际竞赛或交换学习的机会;增加优秀学生推荐免试或保研深造的比例;建立“质量工程”名额分配的新机制,通过专家参与网评等现代化手段和公平竞争的方式,保护和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营造出鼓励拔尖学生崭露头角的氛围,使一批真正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雯]
基本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因国家战略需求而生、靠国家战略需求发展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托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青睐,每年的普招生源中绝大部分是各省市前1,000名的考生。如何在毕业时把他们培养成同样出色的同龄人甚至拔尖人才是学校近年来进行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近年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致力于在一流的大学里建立起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培养具有“两领”(领军和领导)人才潜质的目标、“两个为本”的理念(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力探索批量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模式。
为此,学校确立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努力推进坚实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基本思路就是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从“科班出身”抓起,从一二年级抓起。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抓住课程质量和能力培养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在课程质量方面,重点抓课程体系设计和授课质量,精选最好的师资用于最好的学生和最核心的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走出单纯靠课程培养能力,缺什么能力上什么课的认识误区,全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实验实践机会,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流的科研资源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
具体做法与成效
几年来,学校在培养拔尖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着“点上放开、面上稳妥”的精神,在学校的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的一些做法正在全校推广。
1.高等工程学院
学院通过入学后选拔和滚动机制,集中了每年新生中的拔尖生源,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实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成立后迅即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强烈关注。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学院首先提出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思想,后来被确立为全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在课程体系上,学院率先实行强化的数理基础教育,聘请一流高校的优秀师资授课;通过二年级拜院士、长江学者和资深教授为师,有指导地进入和参与科研实验室活动,在低年级就形成个性化培养机制。
作为培养“两领”人才潜质学生的实验基地,高等工程学院学生学风优良,成绩突出,在课程学习、学科竞赛、科技实践及创新能力方面获得了广泛认可:学生的校级学习优秀奖获奖面高达76.9%。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院本科生在国际、国内的基础科目和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2007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分别为33人次、36人次、40人次,均占到当时全院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继成功参与研制 “北航一号”探空火箭后,学院于2007年6月启动的“低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制”项目,于2008年4月30日成功完成首次试飞。2007年获得“挑战杯”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独占鳌头,获得唯一的最高奖“高教社杯”。
学院目前已毕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院士等学科带头人的高度评价,一些人已经成为实验室的学术研究骨干。可以相信,假以时日,在这些学生中势必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拔尖人才。
2.中法工程师学院
中法工程师学院(简称中法学院)是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鼎力支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在2005年共同创建的,是国内培养具有国际创业竞争力和国际工程资质高端人才的特区,也是创新国际化工业领军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实验区。建院以来,中法学院的高考录取线始终位居学校各学院之首,在某些地区(如北京地区)甚至超过了国内顶尖学校,为国际化高端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生源保障。
中法学院跨越中法两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现实差异,探索把两国成功经验融为一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法式教学体系、实验体系、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基础,聘请法籍教师和国内一流师资授课,实行3 3办学模式。学院发展的每一步都要结合国情并突破国内原有模式。学院教育既不全是法式的,也不全是中式的;主体是法式的,也包含中式的元素,是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之间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新体系。“改革、开拓、创新”始终是中法学院的三要素和主旋律。
中法学院对学校本科教育的影响和冲击是广泛和深远的。在素质教育方面,不是通过上几门课来推进素质,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从业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从全球出发考虑问题的开阔视野等)经由一系列精心设计与组织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各类活动和项目加以落实。与国内专业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面向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不同,中法学院采用通识教育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各个领域的工程大师,使其具有引领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的能力,具有创建公司、发展企业的魄力,具有驾驭工程、指挥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的实力。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上明显体现出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的特点,体现出通才教育的特征。目前,首批学生已经进入后期工程培养阶段,教学质量得到法方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出众的综合素质和法、英两门外语能力已经在许多场合显现了出色的竞争力。
3.全校推广试点经验
两个学院取得的一些经验已经在全校进行推广。有大约半数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高端人才培养需要实行了强化数理基础教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基础物理等)。实验教学得到进一步加强,几乎所有科研实验室都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一流教学资源。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呈现出量大、面广、质量高的特点:已经实行20年的“冯如杯”科技创新竞赛已逐步扩大到每年几千人参与的活动盛事;全校各种SRTP、科技训练、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在校期间生均一项以上的规模,其中许多项目是“真刀真枪”。例如:由14名本科生设计、制造、测试和发射的“北航1号”探空火箭使学生不仅从掌握单一子系统知识扩展到全盘知晓六大系统及其集成的各种工程问题,而且也亲历了实场发射从0号指挥员到各实时操作、监控的整个过程。
问题与建议
纵观国内外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即使在国内一流高校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许多有望成为拔尖人才的优秀学生,往往因为学校教育理念或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得到满足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条件和发展空间。我们的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交换学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影响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不利于在更宽的角度和更高的水准上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无法比较、分析、思索不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受到多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笔者建议:对“985工程”学校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大个性化教育的力度,形成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快速通道;通过专项资助计划加大筛选和培养拔尖人才的力度,增加拔尖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不好的拔尖学生)参与国际竞赛或交换学习的机会;增加优秀学生推荐免试或保研深造的比例;建立“质量工程”名额分配的新机制,通过专家参与网评等现代化手段和公平竞争的方式,保护和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营造出鼓励拔尖学生崭露头角的氛围,使一批真正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