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早晨服用,每天一次,每次2.5mg;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依那普利,早晨服用,每天一次,每次10mg,两组疗程均为四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9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动脉压增高疾病,患者长期血压过高会造成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脏器带来损害,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对于控制血压升高,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符合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诊断标准,120例患者均排出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及气质型心脏病可能。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平均年龄54.6±7.1岁,病程在1年至19年不等,平均病程9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
  
  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两周均停止服用其它降压类药物,对照组60例患者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篇,每天清晨口服,每次2.5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依那普利片,每天清晨口服,每次10mg,两组患者均以服药四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服药后进行血压观察,每天上午8点后静坐15分钟以后,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进行登记。
  
  3.疗效判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患者人数为40例(66.67%),有效患者人数为18例(30.00%),无效患者人数为2例(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患者人数为32例(53.34%),有效患者人数为20例(33.33%),无效患者人数为8例(1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40(66.67%)
  
  18(30.00%)
  
  2(3.33%)
  
  58(96.67%)
  
  对照组
  
  60
  
  32(53.34%)
  
  20(33.33%)
  
  8(13.33%)
  
  52(86.67%)
  
  血压变化。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mmHg)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60
  
  106.4±6.6
  
  83.5±6.1*
  
  166.7±11.6
  
  132.4±10.4*
  
  对照组
  
  60
  
  105.7±6.4
  
  87.7±5.6*
  
  165.3±11.3
  
  135.1±10.1*
  
  注:*表示治疗前后对比,P<0.05。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4例患者出现干咳,2例患者出现头晕,2例患者出现面红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头晕与面红症状的患者各4例,2例在踝部出现轻度水肿。所有患者持续服药两周后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没有因为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患者。
  
  三、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血压,同时也造成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在本组研究资料中,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在基层医院非常适合。
  
  综上所述,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疗效确切,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海龙.依那普利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06(11):262-263.
  
  [2]郭巍巍,李楠.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8(25):372-374.
  
  [3]谢文辉,曾喆,周进辉.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08(25):2415-2416.
  
  [4]米翔.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07(25):614-616.
  
  [5]何东明.吉林医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00例疗效观察[J].2012,02(5):1578-1579.
  
  
  
  
  
  
其他文献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者本身就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主要成分,当抑癌基因失活时,细胞易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1】。p16在众多的抑癌基因中以其特有的组成结构、生物活性及其在细胞周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们所关注。  一,口腔癌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与口咽癌一起,位列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 位;在一些高发地区,每年新增病例甚至占男性恶性肿瘤的2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存在危险因素及其如何应对治疗。  方法:通过以46例有颅脑手术后有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进行了对颅内手术后颅脑感染的发病机会、产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原因及治疗后的结果等一些临床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治疗方法,除了要患者全身要应用敏感性的抗生素以外,还需要要重视对于重症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引流的置换以及其免疫功能的加强措施。
期刊
摘要:糖尿病作为当下社会的常见病,具有难以治愈、容易复发、并发症多的特性,一般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提升机体降糖能力,本论文通过中医的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进行探索。  关键字:中医 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为一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为病理基础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
期刊
论文摘要: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谈谈中药制剂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      1 中药剂量  医生处方,医院制剂,工业生产的中成药绝
期刊
【摘要】耐钾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感染问题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文件检索和汇总,将近年来重症监护室MRSA感染原因分析和干预措施进行汇总综述。  关键词:MRSA感染原因分析干预措施  近年来,ICU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菌出现的频率增加[1]。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ICU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患者临床营养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3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状况采取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并采取有效临床营养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临床营养护理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血糖及电解质检查正常,肾功能未出现异常,未发生感染。24例(80.00%)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6例(20.00%)患者手术切口Ⅱ期愈合,所有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胃肠道术后实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超前平衡镇痛方法应用于中医肛肠科疾病挂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100名接受挂线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紧线治疗前服用氨酚曲马多,治疗时利用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麻醉,局部应用复方亚甲蓝,治疗结束后继续服用氨酚曲马多;对照组给予局部应用复方亚甲蓝的常规镇痛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创面的疼痛程度以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发烧与那些症状有关系 方法:采用观察方法及体温测定法来判断新生儿是否发烧,并且采用对照组探究怎样治疗发烧的疗效比较好。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宝宝在发烧时候身体及额头的温度比平常高,并且面部潮红,嘴唇干热,并且表现的焦躁不安,新生儿通过物理降温剂药物降温,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达到降温的效果。结论:在新生儿发烧时,我们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低室温、解开包被、喂水法、温水浴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行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患儿200例的术中并发症与术后24h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200例患儿中,有95例出现了一过性并发症,概率占47.5%。术中并发症中,常见紫绀,随患儿年龄的增大,出现紫绀的概率越低;术后并发症中,常见咳嗽,或以往有咳嗽,于术后加重,发生患儿均为婴儿。结论:纤维支气
期刊
摘要:对于老年流感患者来说,患者出现各种流感并发症的概率要大于年轻的流感患者,由于免疫能力较差,老年人患流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针对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异性,对老年人流感进行及时准确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对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诊治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流感;临床特异性;诊治    在流感患者中,老年人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曾经有关于老年人流感患者死亡病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