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名著阅读教学要摒弃“以考导读”的导向,以“多读、会读、喜欢读”为目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成效。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导向;阅读兴趣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新教材主治读书少。”言下之意,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是不够的,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量,更是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与教师指导无方有很大关系。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很多是处于放任状态,读多少、怎么读都无人问津;还有一部分教师,带着很强的功利心,以应试为目的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可见,要“治读书少”,光靠教材的改编还不行,还须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
一、读得多比教得多更重要
受应试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非常严重,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教师教得多、学生练得多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殊不知,“教”与“练”可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才能积累知识、丰富体验、形成语感。
(一)有时间才能读得多
时间从哪儿来,既不能寄希望于学生的自觉,也不能寄希望于家长的督促。因为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还是很重的,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初中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毕业班的学生要更多一些。他们很难抽出时间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即使把阅读也作为语文学科的作业来完成,也习惯于先完成笔头作业再完成阅读作业,最后往往敷衍了事。
所以,要保障学生的阅读,学校最好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笔者过去任教的学校,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之前的20分钟是阅读课,这一节课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这20分钟能充分利用,按每分钟500字的速度计算,那么每天的阅读量就是一万字,一年在校完成的阅读量就可以达到两百多万字。而且由教师统一组织阅读,学生的阅读质量有保障,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可贵的是,学生可以由此产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氛围才能读得多
除了时间的保障,读书的氛围也很重要,在一个舒适、安静、人人专心阅读的环境中读书,阅读的成效会好得多;相反,在一个又脏又乱又嘈杂的环境中,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物质环境的布置,不必赘言。阅读过程的氛围营造值得探讨,有一些班级的阅读课,因为个别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无法安静地阅读,以致影响了全班同学的专注阅读。还有一些班级,语文教师自始至终在维持纪律,这也是败坏兴致的行为。笔者的做法是:每天的阅读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这时候教室里人还不多,往往仅有几个提前到教室的学生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趁这个黄金时间,带头认真地阅读,这样,后面陆陆续续进入教室的学生,谁也不好意思破坏教室里安静的读书环境,哪怕有一些学生在走廊上有说有笑,一进教室,也会被环境感染,立即安静了。笔者实践多年发现,不太需要开口维持纪律,阅读课的阅读氛围一直很好。
除了阅读的过程需要营造氛围,阅读之后的交流也需要营造氛围。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可安排一次读书报告会(或交流会),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组织得当,学生能够在报告会上畅所欲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那些读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学生会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认真读书,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二、有兴趣比有招式更重要
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在阅读方法上给孩子以指导。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方法指导不得当,学生反而会因此对阅读产生厌烦。所以,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保护阅读兴趣,因为阅读兴趣是多读的保障,也是持续读的保障。
除了指导不得当容易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之外,学生与名著之间的隔膜也是导致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所谓名著,都是经过岁月的淘洗,经过几代读者的选择而留存下来的经典著作。所以,够得上名著这个称谓的,都是有一定年份的作品。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不爱读名著,很大程度上是对名著抱有敬畏之心,觉得自己读不懂;同时,中学生读名著,确实也存在着因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语言表达而产生的阅读障碍。
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消除隔膜
学生与名著的隔膜主要来自时代的间隔、思想的隔阂以及语言表达的陌生等方面。
解决时代的间隔问题,可以适当介绍写作的背景。在语文教材所推荐的名著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写的,作品内容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了解相关历史,必然很难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针对这样的作品,适当介绍一下写作背景是有必要的。比如“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所推荐的《朝花夕拾》,文章虽然都在回忆往事,但同时又借题发挥,讽刺、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文中出现的“流言”“公理”“学者”“正人君子”等词都是有所指的,如果对当时的创作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必会觉得茫然。所以,教师在推荐《朝花夕拾》的时候,可以对当时的写作背景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结合文中的例子,让学生见识一下鲁迅“借题发挥”手法的高明,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思想上的隔阂主要缘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以其有限的人生经验很难洞察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接受来自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的信息过于丰富,名著所传递的思想与学生所接受的其他信息常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化解。针对这种思想上的隔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在交流中明晰自己的观点,梳理自己的观点与作者观点的分歧点。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应掌握以下原则:其一,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二,要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既不要盲目崇拜名著的观点,也不要被鱼龙混杂的网络观点所左右;其三,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在他所处年代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仍以《朝花夕拾》为例,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的、否定的(其实在鲁迅其他作品中也大都如此),而当前的舆论导向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这种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读书交流会中开展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并发表观点:鲁迅反对传统文化的理由是什么?当前社会舆论要求弘扬传统文化的理由是什么?两者看待传统文化的角度一致吗?两种观点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必然联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对待鲁迅思想可能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 语言表达所带来的阅读障碍主要来自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古代作品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的文言词汇,而外国作品则因为翻译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原因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读这类作品,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帮助,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则要进一步放低,囫囵吞枣则可,因为读得多了自然会形成语感并逐步接纳不同国度作者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发现乐趣
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喜欢读名著的孩子,一定是他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以笔者个人的体验,读书乐趣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书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教材所推荐的名著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写童年生活的,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仿佛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哪怕不是写童年生活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在其中看到生活的影子:作者笔下的春天,可能就是你眼前的春天;作者笔下的场景,可能正是你熟悉的场景;作者笔下的人物,可能正是你身边的人物。当我们在名著中读到了生活的影子,就会有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因为作品唤醒了我们的生活体验。
其二,在书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如果说“在书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是“求同”的乐趣,那么“在书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则是“求异”的乐趣。有一些作品,文中主人公的经历是我们的人生所无法体验的,如《水浒》中梁山好汉的壮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坎坷经历,《格列弗游记》中主人公的传奇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战争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生不可能遭遇的,然而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我们将自己代入了主人公,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别样的人生所带来的。
其三,在阅读中与作者的观点碰撞、共鸣。不论哪一种体裁的作品,作者都在表达一定的观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让自己与作者展开对话,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相同,我们会有一种畅快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说出了自己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又似乎是自己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的话总算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表达。如果自己的观点与作者不同,那又是另一种乐趣,阅读中不妨自问:这个问题,我是怎么看的?作者的观点对吗?如果我的观点与作者不同,我的依据是什么?作者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其四,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阅读还有一种乐趣,是来自知识的获得,如果在阅读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由此增长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那也是一种乐趣。如读《海底两万里》我们可以了解极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的、地理的、生物的;读《昆虫记》则可以获得昆虫的知识;读小说,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来说,读书的这种乐趣,需要教师的引导方能有所体会。教师的引导未必要直接告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交流,再给以适当的小结、点拨,效果会更好。
三、会读比会考更重要
说“有兴趣比有招式更重要”,并不意味着阅读方法不重要,而是说方法的指导要恰当,不要让枯燥的方法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有方法的。值得注意的是,平常语文课上传授的方法未必适用于名著阅读,因为语文课上阅读的内容都是篇幅短小的文章或是长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而课外的名著阅读是整本书的阅读,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一)通读——囫囵吞枣式阅读
所谓通读就是从头到尾地读。通读的目的是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通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初中生阅读的速度应达到每分钟500字,所以在通读的过程中,要保证阅读的流畅性,不必拘泥于书中的某些细节,也不必因为一两个词句的不理解而停滞。
教师在指导通读的时候不能按精读的要求去指导,如果要求学生读懂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细节,阅读的速度也将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每一个生字都去查字典,每一处疑问都要作记号甚至求教老师,阅读的思维就不流畅,势必破坏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通读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名著阅读。
(二)跳读——享受式阅读
所谓跳读就是跳跃式的阅读,语文教材中对跳读的解释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那么哪些内容是可以舍弃和忽略的呢?首先,舍弃的内容应该是不影响全文理解的内容,如果舍弃的内容影响到全文的理解,那么舍弃的代价就太大了;其次,舍弃的内容应该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以《西游记》为例,书中有很多人物外貌、打斗场面以及环境的描写,这些描写当然不乏精彩之处,但也有一些过分渲染夸饰之辞,如果对这些描写不感兴趣则可以跳过。
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自己不感兴趣的枯燥乏味的内容舍弃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得精彩的部分细细地读,那这种享受就更加纯粹了。
跳读适用于对内容有所了解的作品,或者是在通读基础上的再次阅读。
(三)回读——反刍式阅读
所谓回读,就是读过的内容回头再读一遍。回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在跳读的过程中把不该舍弃的内容舍弃了,以致影响到对后文的理解;二是阅读中一些不该忽略的细节被忽略了,需要重新确认;三是精彩的细节,在初读的时候没有发现它的精彩,在读到后文与之相呼应的细节的时候才发现它的精彩之处,所以有必要回头再细细品读一番。
(四)选读——探究式阅读
所谓选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根据问题有选择地读。
问题从何而来?首先,是从疑问中来,学生在读作品的时候,会对作品的内容产生疑问,这些疑问通常可以通过再读作品得到解释,那么初读作品时产生的疑问就可以作为探究性阅读的专题,选读的时候就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选择作品中相关的章节来阅读。其次,可以根据作品的特色提出问题,如《朝花夕拾》一书中,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自然切换是其特色之一,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特色,则可以围绕这一特色选取视角切换的片段开展探究式阅读。再次,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还有困难,则可以根据教材中“名著导读·专题探究”提出的专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不过,教师提出问题或是围绕教材中的提示开展选读只是一个过渡,探究式阅读最终还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能够提出问题比能够解决问题更重要。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教学要坚决摒弃“以考导读”的导向,以“多读、会读、喜欢读”为目标开展教学。这样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陈玉赛)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导向;阅读兴趣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新教材主治读书少。”言下之意,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是不够的,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量,更是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与教师指导无方有很大关系。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很多是处于放任状态,读多少、怎么读都无人问津;还有一部分教师,带着很强的功利心,以应试为目的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可见,要“治读书少”,光靠教材的改编还不行,还须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
一、读得多比教得多更重要
受应试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倾向非常严重,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教师教得多、学生练得多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殊不知,“教”与“练”可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才能积累知识、丰富体验、形成语感。
(一)有时间才能读得多
时间从哪儿来,既不能寄希望于学生的自觉,也不能寄希望于家长的督促。因为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还是很重的,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初中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毕业班的学生要更多一些。他们很难抽出时间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即使把阅读也作为语文学科的作业来完成,也习惯于先完成笔头作业再完成阅读作业,最后往往敷衍了事。
所以,要保障学生的阅读,学校最好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笔者过去任教的学校,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之前的20分钟是阅读课,这一节课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这20分钟能充分利用,按每分钟500字的速度计算,那么每天的阅读量就是一万字,一年在校完成的阅读量就可以达到两百多万字。而且由教师统一组织阅读,学生的阅读质量有保障,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可贵的是,学生可以由此产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氛围才能读得多
除了时间的保障,读书的氛围也很重要,在一个舒适、安静、人人专心阅读的环境中读书,阅读的成效会好得多;相反,在一个又脏又乱又嘈杂的环境中,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物质环境的布置,不必赘言。阅读过程的氛围营造值得探讨,有一些班级的阅读课,因为个别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无法安静地阅读,以致影响了全班同学的专注阅读。还有一些班级,语文教师自始至终在维持纪律,这也是败坏兴致的行为。笔者的做法是:每天的阅读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这时候教室里人还不多,往往仅有几个提前到教室的学生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趁这个黄金时间,带头认真地阅读,这样,后面陆陆续续进入教室的学生,谁也不好意思破坏教室里安静的读书环境,哪怕有一些学生在走廊上有说有笑,一进教室,也会被环境感染,立即安静了。笔者实践多年发现,不太需要开口维持纪律,阅读课的阅读氛围一直很好。
除了阅读的过程需要营造氛围,阅读之后的交流也需要营造氛围。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可安排一次读书报告会(或交流会),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组织得当,学生能够在报告会上畅所欲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那些读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学生会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认真读书,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二、有兴趣比有招式更重要
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在阅读方法上给孩子以指导。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方法指导不得当,学生反而会因此对阅读产生厌烦。所以,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保护阅读兴趣,因为阅读兴趣是多读的保障,也是持续读的保障。
除了指导不得当容易让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之外,学生与名著之间的隔膜也是导致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所谓名著,都是经过岁月的淘洗,经过几代读者的选择而留存下来的经典著作。所以,够得上名著这个称谓的,都是有一定年份的作品。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不爱读名著,很大程度上是对名著抱有敬畏之心,觉得自己读不懂;同时,中学生读名著,确实也存在着因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语言表达而产生的阅读障碍。
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消除隔膜
学生与名著的隔膜主要来自时代的间隔、思想的隔阂以及语言表达的陌生等方面。
解决时代的间隔问题,可以适当介绍写作的背景。在语文教材所推荐的名著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写的,作品内容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了解相关历史,必然很难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针对这样的作品,适当介绍一下写作背景是有必要的。比如“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所推荐的《朝花夕拾》,文章虽然都在回忆往事,但同时又借题发挥,讽刺、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文中出现的“流言”“公理”“学者”“正人君子”等词都是有所指的,如果对当时的创作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必会觉得茫然。所以,教师在推荐《朝花夕拾》的时候,可以对当时的写作背景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结合文中的例子,让学生见识一下鲁迅“借题发挥”手法的高明,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思想上的隔阂主要缘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以其有限的人生经验很难洞察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接受来自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的信息过于丰富,名著所传递的思想与学生所接受的其他信息常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化解。针对这种思想上的隔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在交流中明晰自己的观点,梳理自己的观点与作者观点的分歧点。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应掌握以下原则:其一,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二,要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既不要盲目崇拜名著的观点,也不要被鱼龙混杂的网络观点所左右;其三,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在他所处年代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仍以《朝花夕拾》为例,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的、否定的(其实在鲁迅其他作品中也大都如此),而当前的舆论导向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这种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读书交流会中开展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并发表观点:鲁迅反对传统文化的理由是什么?当前社会舆论要求弘扬传统文化的理由是什么?两者看待传统文化的角度一致吗?两种观点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必然联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对待鲁迅思想可能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 语言表达所带来的阅读障碍主要来自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古代作品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的文言词汇,而外国作品则因为翻译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原因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读这类作品,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帮助,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则要进一步放低,囫囵吞枣则可,因为读得多了自然会形成语感并逐步接纳不同国度作者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发现乐趣
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喜欢读名著的孩子,一定是他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以笔者个人的体验,读书乐趣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书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教材所推荐的名著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写童年生活的,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仿佛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哪怕不是写童年生活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在其中看到生活的影子:作者笔下的春天,可能就是你眼前的春天;作者笔下的场景,可能正是你熟悉的场景;作者笔下的人物,可能正是你身边的人物。当我们在名著中读到了生活的影子,就会有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因为作品唤醒了我们的生活体验。
其二,在书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如果说“在书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是“求同”的乐趣,那么“在书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则是“求异”的乐趣。有一些作品,文中主人公的经历是我们的人生所无法体验的,如《水浒》中梁山好汉的壮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坎坷经历,《格列弗游记》中主人公的传奇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战争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生不可能遭遇的,然而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我们将自己代入了主人公,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别样的人生所带来的。
其三,在阅读中与作者的观点碰撞、共鸣。不论哪一种体裁的作品,作者都在表达一定的观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让自己与作者展开对话,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相同,我们会有一种畅快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说出了自己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又似乎是自己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的话总算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表达。如果自己的观点与作者不同,那又是另一种乐趣,阅读中不妨自问:这个问题,我是怎么看的?作者的观点对吗?如果我的观点与作者不同,我的依据是什么?作者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其四,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阅读还有一种乐趣,是来自知识的获得,如果在阅读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由此增长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那也是一种乐趣。如读《海底两万里》我们可以了解极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的、地理的、生物的;读《昆虫记》则可以获得昆虫的知识;读小说,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来说,读书的这种乐趣,需要教师的引导方能有所体会。教师的引导未必要直接告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交流,再给以适当的小结、点拨,效果会更好。
三、会读比会考更重要
说“有兴趣比有招式更重要”,并不意味着阅读方法不重要,而是说方法的指导要恰当,不要让枯燥的方法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有方法的。值得注意的是,平常语文课上传授的方法未必适用于名著阅读,因为语文课上阅读的内容都是篇幅短小的文章或是长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而课外的名著阅读是整本书的阅读,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一)通读——囫囵吞枣式阅读
所谓通读就是从头到尾地读。通读的目的是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通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初中生阅读的速度应达到每分钟500字,所以在通读的过程中,要保证阅读的流畅性,不必拘泥于书中的某些细节,也不必因为一两个词句的不理解而停滞。
教师在指导通读的时候不能按精读的要求去指导,如果要求学生读懂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细节,阅读的速度也将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每一个生字都去查字典,每一处疑问都要作记号甚至求教老师,阅读的思维就不流畅,势必破坏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通读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名著阅读。
(二)跳读——享受式阅读
所谓跳读就是跳跃式的阅读,语文教材中对跳读的解释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那么哪些内容是可以舍弃和忽略的呢?首先,舍弃的内容应该是不影响全文理解的内容,如果舍弃的内容影响到全文的理解,那么舍弃的代价就太大了;其次,舍弃的内容应该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以《西游记》为例,书中有很多人物外貌、打斗场面以及环境的描写,这些描写当然不乏精彩之处,但也有一些过分渲染夸饰之辞,如果对这些描写不感兴趣则可以跳过。
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自己不感兴趣的枯燥乏味的内容舍弃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得精彩的部分细细地读,那这种享受就更加纯粹了。
跳读适用于对内容有所了解的作品,或者是在通读基础上的再次阅读。
(三)回读——反刍式阅读
所谓回读,就是读过的内容回头再读一遍。回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在跳读的过程中把不该舍弃的内容舍弃了,以致影响到对后文的理解;二是阅读中一些不该忽略的细节被忽略了,需要重新确认;三是精彩的细节,在初读的时候没有发现它的精彩,在读到后文与之相呼应的细节的时候才发现它的精彩之处,所以有必要回头再细细品读一番。
(四)选读——探究式阅读
所谓选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根据问题有选择地读。
问题从何而来?首先,是从疑问中来,学生在读作品的时候,会对作品的内容产生疑问,这些疑问通常可以通过再读作品得到解释,那么初读作品时产生的疑问就可以作为探究性阅读的专题,选读的时候就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选择作品中相关的章节来阅读。其次,可以根据作品的特色提出问题,如《朝花夕拾》一书中,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自然切换是其特色之一,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特色,则可以围绕这一特色选取视角切换的片段开展探究式阅读。再次,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还有困难,则可以根据教材中“名著导读·专题探究”提出的专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不过,教师提出问题或是围绕教材中的提示开展选读只是一个过渡,探究式阅读最终还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能够提出问题比能够解决问题更重要。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教学要坚决摒弃“以考导读”的导向,以“多读、会读、喜欢读”为目标开展教学。这样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陈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