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对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报告,从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角度,探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包括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合作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考证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社会适应性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郑秋红(1981- ),女,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金融和高等教育教学;岑仲迪(1975- ),男,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数值解和高等教育教学;奚李峰(1971- ),男,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形几何和高等教育教学。(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数理金融学类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面向应用型信息类专业的构造性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构造性数学在信息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CG111、SCG180、yb0806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12-0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数学类专业。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①。近几年,信计专业的迅速发展,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是机遇,更是严峻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一新兴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应根据社会需求转变信计专业的教育理念,调整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这是办好该专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和社会适应型人才的重要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找到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加强教学改革,浙江万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信计专业毕业生开展了一次就业状况及社会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活动。该专业设立于2002年,迄今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共计210人,就业地区集中在浙江省内大中型城市及上海市。调查采用面谈的形式,辅以电话和E-mail联系形式,对73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同时对毕业生所在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
下面从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来探析信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途径。
一、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在“加强数学基础、计算机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在低年级,采用以基础核心数学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在高年级,充分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长进行分模块教学,具体模块包括数理金融(科学投资)和应用软件开发两个方向,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和面向IT、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在该专业的办学上很有特色,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校信计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近乎100%,并且专业对口度很高。问卷调查显示,信计专业毕业生中,从事金融保险行业的占51.52%,从事IT行业的毕业占28.18%,从事其他行业的占20%,专业对口率为83.7%。以数理金融模块为例,该模块以金融投资行业需要为主线开设课程,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为专业技能的构建提供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促进理论、技术与行业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定位明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毕业生反映,由于大学课程掌握得比较好,工作中较少碰到专业知识欠缺方面的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注重师生互动,开展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改革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②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改革,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
信计专业在教学中开展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践行了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在讨论课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或撰写总结。在课堂上由学生轮流讲解,互相讨论。这种主动汲取知识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极大的成就感;同时,使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大大提高。
问卷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于大学期间的分组讨论课程记忆犹新,8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本专业的兴趣,75%的毕业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思想意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很高,普遍反映我校学生在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学习和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表现突出。
(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
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或有帮助的教学环节是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能够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强化学以致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校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有“数学软件”“数学建模”和“统计计算和SAS软件”等课程;集中专业实践内容丰富,包括数据挖掘、计算金融、程序设计等内容;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多媒体等学科竞赛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这些实践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
(一)教师授课应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问卷调查中,毕业生认为有些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离实际工作生活有一些距离,希望教师能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当今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我校信计专业的数理金融模块为例,数理金融模块的课程都是紧贴当前社会发展的,所以在讲授数理金融学理论的同时,应该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贴近实际金融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真正金融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金融创新以及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二)强化考证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开发学生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专业化”水平。与信计专业相关的证书主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理财师证书、保险精算师证书、会计证、网络认证等。学校陆续开设的证券投资方面的选修课、培训班,在考证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之,我校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社会适应型人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当进一步紧密结合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能力强、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注释]
①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4.
②徐敏,鲁海燕,黄文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66.
[参考文献]
[1]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3).
[2]鲁海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曾传华,余大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社会适应性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郑秋红(1981- ),女,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金融和高等教育教学;岑仲迪(1975- ),男,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数值解和高等教育教学;奚李峰(1971- ),男,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形几何和高等教育教学。(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数理金融学类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面向应用型信息类专业的构造性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构造性数学在信息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CG111、SCG180、yb0806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12-0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数学类专业。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①。近几年,信计专业的迅速发展,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是机遇,更是严峻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一新兴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应根据社会需求转变信计专业的教育理念,调整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这是办好该专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和社会适应型人才的重要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找到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加强教学改革,浙江万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信计专业毕业生开展了一次就业状况及社会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活动。该专业设立于2002年,迄今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共计210人,就业地区集中在浙江省内大中型城市及上海市。调查采用面谈的形式,辅以电话和E-mail联系形式,对73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同时对毕业生所在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
下面从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角度,来探析信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途径。
一、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在“加强数学基础、计算机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在低年级,采用以基础核心数学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在高年级,充分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长进行分模块教学,具体模块包括数理金融(科学投资)和应用软件开发两个方向,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和面向IT、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在该专业的办学上很有特色,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校信计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近乎100%,并且专业对口度很高。问卷调查显示,信计专业毕业生中,从事金融保险行业的占51.52%,从事IT行业的毕业占28.18%,从事其他行业的占20%,专业对口率为83.7%。以数理金融模块为例,该模块以金融投资行业需要为主线开设课程,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为专业技能的构建提供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促进理论、技术与行业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定位明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毕业生反映,由于大学课程掌握得比较好,工作中较少碰到专业知识欠缺方面的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注重师生互动,开展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改革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②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改革,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
信计专业在教学中开展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践行了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在讨论课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或撰写总结。在课堂上由学生轮流讲解,互相讨论。这种主动汲取知识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极大的成就感;同时,使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大大提高。
问卷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于大学期间的分组讨论课程记忆犹新,8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本专业的兴趣,75%的毕业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思想意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很高,普遍反映我校学生在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学习和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表现突出。
(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
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或有帮助的教学环节是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能够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强化学以致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校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有“数学软件”“数学建模”和“统计计算和SAS软件”等课程;集中专业实践内容丰富,包括数据挖掘、计算金融、程序设计等内容;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多媒体等学科竞赛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这些实践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
(一)教师授课应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问卷调查中,毕业生认为有些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离实际工作生活有一些距离,希望教师能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当今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我校信计专业的数理金融模块为例,数理金融模块的课程都是紧贴当前社会发展的,所以在讲授数理金融学理论的同时,应该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贴近实际金融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真正金融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金融创新以及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二)强化考证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开发学生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专业化”水平。与信计专业相关的证书主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理财师证书、保险精算师证书、会计证、网络认证等。学校陆续开设的证券投资方面的选修课、培训班,在考证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之,我校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社会适应型人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当进一步紧密结合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能力强、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注释]
①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4.
②徐敏,鲁海燕,黄文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66.
[参考文献]
[1]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3).
[2]鲁海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曾传华,余大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