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小镇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lono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水千山走遍,山川日月饱览,灯火阑珊处,故乡依旧温暖着你我的心。
  若说人是有灵魂的话,故乡则赋予灵魂以基因。衣、食、住、行,纵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必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方水土,无论它是贫是富,都已然打下了我之所以为我的烙印。
  城市变迁,日新月异,生存所迫,远走他乡。即使一直生活于此,也会发现故乡每天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故乡,快要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故乡,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故乡,就是那个能安放灵魂的地方,能让心有所安的地方。
  “哎,你家是哪里的?”上高中后有人这样问我。
  “孤岛。”
  “孤岛是哪儿?是个小岛吗?”同学们满目惊奇。
  我笑了,打趣道:“是啊,我们出门都要划船呢!”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其实,孤岛并不“孤”,它是一座有故事的小镇。
  1. 孤岛的故事
  黄河从黄土高原不远万里带来的沙土在入海口沉积下来,人们欣喜若狂地在这片盐碱地下发现了石油宝藏,他们举家迁入,在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建立了胜利油田。
  据说,起初孤岛是一片只长着一棵歪脖树的不毛之地,人们却在地下发现了似乎取之不尽的“黑金”,于是,这里成立了一个采油厂,然后又有了一座新的小镇。
  关于“孤岛镇”这个名字,相传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孤”字由“子”“瓜”构成,瓜子是向日葵的种子,寓意向着光明,充满生的希望,而“孤”字又形象地再现了小镇的状态,小镇因此得名。
  也难怪有来过孤岛的人说孤岛像是“桃花源”。从东营市区向北行进,北渡黄河,榆林茂密,满眼是望不到尽头的庄稼地,让人不禁疑问这里是否会有人常年居住。然而从大坝上驶下,一个转弯,映入眼帘的便是另一番景象——车水马龙,屋舍俨然,一座小镇赫然出现,仿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而除了本地人,又有几人知晓这座小镇建成时的艰辛呢?
  当我们的祖辈来到这片荒芜之地时,这里的条件出奇得恶劣,石油工人在这里艰辛地为祖国献石油,却笑谈自己的生活是“三个蚊子炒一盘菜”、“张嘴便是满口沙”,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凭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孤岛镇上随处可见的抽油机便是他们奉献精神的见证,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闪动的红色工装就是最好的写照。
  写下孤岛的发展历程,我不必查询任何资料,因为我写下的每句话,正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我小时候一直对我讲述的。相信每一个从孤岛走出的孩子,都在心里明了它的故事。
  2.槐花的故事
  孤岛还有一个动听的绰号——槐花小镇。镇如其名,万亩槐林确实是孤岛镇的一大特色。自打记事起,每至五六月份槐花盛开的时段,便会吸引天南海北的养蜂人前来放蜂,买蜜也就成了每年孤岛人最不能错过的乐事之一。凡尝过槐花蜜的人都知道,槐花蜜色泽鲜亮,气味清香,属蜜中上品。
  从小家里总是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放置着一个大玻璃罐,里面是黄而透亮的槐花蜜,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糖。小时候也常常蹲在罐旁痴痴地看着,想趁爸妈不注意偷尝一点儿,却总不成功,还经常弄出“罐碎蜜洒”的事来,搞得自己看着满地的蜜汁四溢,听着爸妈的责备,心里万分自责。
  后来我也尝过枣花蜜,有一股浓烈的枣木味儿,紫云英蜜有股不真实的香气……不论哪一种花蜜,都没有我在家里喝到的槐花蜜味道好,孤岛的槐花蜜是清甜的、朴实的,和我生活的小镇一样,让我感到安心而真实!
  近年,随着万亩槐林的不断开发,更是在孤岛郊外掀起了野营热。暂不说孤岛镇居民闲暇时光便会全家出动去往槐林烧烤、野营,在月光斑驳的槐林里享受天然氧吧的惬意,就连许多外省的游客也慕名而来,体验一把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
  每到的槐花节都会吸引人们前来游玩,此外还有帐篷节。槐花开得旺,自然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多年前便有各种写作、摄影比赛在六月开幕。近年的“槐花笔会”更是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每当槐花节谢幕,人们在返程的路上,脸上仍会挂着意犹未尽的笑容,每一个灿烂的笑脸背后,都有了一段他们与槐花的故事。
  3.神仙沟的故事
  神仙沟里住着神仙吗?这是我小时候常常问爸爸妈妈的问题。当然没有,它的名字来自于它的源头——神仙沟水库。
  神仙沟深绿色的河水像一条绸带盘绕在孤岛镇的土地上,饭后去河边沿着绿柳夹道走上一遭,是孤岛人的共同爱好。
  我最爱做的一件事便是站在河边学着爸爸的样子打水漂。爸爸首先选了一块薄片状的石子,倾斜身子,石子射出的方向与水面基本平行,“噗噗噗噗”,漂亮的四个弹跳,石子才滑进了水底。我学得很认真,捡了一块大石头,也斜着身子将其扔出去,“咕咚”,石头沉了底,没等我唉声叹气,一边垂钓的人大声呼喊着,数落我吓跑了他的鱼,我和爸爸偷笑着便赶紧跑开。
  每当走到永和桥下的一个小拐弯处,老爸便指着河中央道:“看,那是我挖的!”
  曾经的孤岛,镇如其名,气候恶劣,水源缺乏,人畜生活用水都是很大问题,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油田家属会战,工人及他们的家属,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刚能扛动铁铲的娃娃都干劲十足地加入了一个浩大的工程——挖河道,老爸就是其中的一员,那时也不过是个刚上学的孩子。
  神仙沟的深度据说有三四米,从孤岛镇西南郊外的神仙沟水库发源,蜿蜒数百里,横贯许多小村庄,也解了几十年前孤岛镇的生活用水缺乏的燃眉之急。尽管现在的神仙沟不再供应人们生活用水,但它在工业供水方面仍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神仙沟不仅是一条供养孤岛人生活的河,更是一条代表孤岛人民自强不息、勤劳肯干的河。
  夏季的傍晚,潮湿的空气中透着河水的一丝腥气,神仙沟的河面上更是氤氲着一层水汽,形成一层水雾,河岸边的柳树下隔着一段距离便会有一个垂钓者,身边的小桶里扑腾着几条小鱼,悠然而惬意。永和桥的北边还有一座简单的石桥,水泥的路面,拱顶的装饰,被称作彩虹桥。再向北走几十米,河道两边种着荷花,夏天荷花开放,油绿的荷叶托着白色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让人好生陶醉。   夜晚,华灯初上,神仙沟的两岸都装上了彩色的霓虹灯,缀以黄色的小灯,仿佛一条会发光的道路通向远方。
  流连在神仙沟畔的居民们驻足远望,眼中映着灯的光亮,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自己与神仙沟的故事。
  4.我的故事
  我在孤岛出生,在孤岛长大,对这片土地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去过大连,见识过那里别有欧洲韵味的建筑,一尘不染的街道,但那里没有清香四溢的槐花;去过上海,见识过那里车水马龙的繁华,开放摩登的环境,但那里没有日夜不停的抽油机;去过北京,见识过那里华灯初上的炫目,节奏颇快的生活,但那里没有神仙沟畔的自在安详……
  我和孤岛的其他孩子一样,刚会说话就认得随处可见的“磕头机”(抽油机),隔三差五就会跑到有魏巍题写名字的滨海公园,登上假山,步入观海亭,将整个孤岛中心的景色尽收眼底。又或是享受一番简陋的游戏设施,去看看那些或残或缺的动物石雕,报废的战斗机可以让我们爬上爬下;再不然,翻新的孤岛会场夏天会有喷泉,叫上小伙伴,一起玩个透心凉。
  后来到市里上高中,回家的时间着实少了,高三后租住了房子,也就没有什么周末回家的借口了。整整五个月,孤岛镇只能是我心中一个小小的牵挂。其实每到这种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孤岛的味道——大盘鸡、火锅鱼、鲜鱼汤……每次回家都要拽着爸妈将孤岛的特色小吃吃个遍,奈何在家住的时间太少,这个愿望从未完全实现过。
  故乡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自己可以将她贬得体无完肤,但别人不能挑出她的一丝不好。曾经厌倦过小镇的生活,心里鼓动着一双想要飞向远方的翅膀。当真正要离开她时,才会回忆起她种种的好。想要与她如从前般亲密,时间却已越来越少。
  高一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还在路上时天色便已暗了,进入孤岛镇时,黛黑的夜色已涂满了天空,远离镇中心的地方能看到清晰的银河纵横天幕,车辆继续前行,荒野上零星散布着黄色的小灯,那是野外施工的工作站。不远处就是一条省道,路灯齐亮,在无尽的黑夜里织成一条金色长龙。我不禁暗暗想着,城市里纵然灯光夺目,又怎有油田小镇的夜景这样难以言喻的韵味?
  百度孤岛吧的吧主叫“孤岛小休”,他在空间里写了一条说说,配上了图片和文字讲述孤岛——一个有故事的小镇。我立即转发,像每次回家必发的一条心情一样,我N次写下:“爱我大孤岛!”后面还加十多颗爱心。几分钟的时间里,便有孤岛的十几位同学转发,也写下了自己的心情。我不觉心中泛起阵阵暖意——原来真的是这样,每个孤岛的孩子都有着自己与这座小镇的故事。
  写下这篇文章,心情豁然开朗,我用不成熟的笔触写下我对家乡的感受。纵然这寥寥千字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全部感情,但我知道,写下这篇文章,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让他们也知道有这样一个并不孤单的小镇,一个有故事的小镇——孤岛。
其他文献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从一间囚笼到另一间囚笼的差别。那些人的动作一如既往地简单、粗暴,还好我已经在习惯后慢慢麻木。  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我并不孤独。三五同胞挤作一团,他们目光呆滞,眼神空洞,嘴微弱的张合拼凑出一个不带感情的词语:你好。  不知道那些囚禁我的人到底懂得何种高超的魔法,只知道我能感受到囚笼的存在,但是我看不见它。我的身体贴紧笼壁,缓缓挪动,企图在无迹中找到出口,却在几经转折后又回到原
期刊
世间万事万物表象上很纷乱,却都各有各的运行轨迹。有些轨迹我们看得见,比如火车沿着铁轨奔跑,舟船顺着江河航行;有些轨迹我们看不见,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轨迹的来源亦不尽相同,有的来自于自然规律,比如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有的来自于社会规律,比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仁则兴,暴则亡”;有的来自于人们的约定俗成,比如长幼有序,先来后到等。轨迹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规律。规则产生
期刊
十四 《接班以后》一炮打响  紧接《水库情深》亮相《陕西文艺》,陈忠实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又刊《陕西文艺》1973年的第3期,且发于小说栏目头条。这篇小说是一炮打响,反响强烈。  《接班以后》写于1973年的春天。这一年的春天,陈忠实到西安郊区党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郊区党校位于纺织城。至此,连临时和正式,陈忠实已在公社机关工作五年,对关中乡村生活和农民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公
期刊
很遗憾,从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转变从未因谁而停滞过,但是,那些曾选择并坚持了沉默的大艺术家们,是值得致敬的。  现代的默片《大艺术家》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时代,在旧的电影风格和新的电影技术碰撞之下,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或许会在下一秒便一文不值,而曾经无名的脑残粉,离红透半边天,也不过只差一颗眉笔点上的痣。  很不幸,我们的男主角属于前者。他是默片界的大众男神一枚,有颜有钱有粉丝也有风度。看得出他对电影这门
期刊
已近岁末。阴阳昏晓被时光的长鞭一抽,分明变幻,恍若发生在一夜之间。日光渐短,暮色却随着愁绪越拉越长。飘泊无依的我,无言地听着黄昏奏出那一曲绵长的挽歌,看着边城的霜雪渐衰渐弱,数缕银魂空留下无边的落寞,恍惚间,便已觉到了天涯。  自然是无心入眠了。那么就这样吧,独卧于一床枕席之间,听那一夜落月。  我疯了吗?也许吧。但是旅居见闻告诉我,这里的夜带来的大都是恐惧,而非睡眠。这里的人们,家中都有亲人,在
期刊
一、儿时的记忆和花香 散落在锣鼓旧街巷  兄妹三人,皆为戏子,纵看平生,长叹戚戚。  母亲以演戏为生,好在也是院里出了名的伶人,父亲是“生意人”,却终是在一战送命欧洲。那时京城里总是十分热闹,哥哥带着两个妹妹攀城墙、滑土坡。衣角浸入烂泥,发间藏匿沙粒,街巷中满是商贩们长长短短的吆喝,琳琅的吃食,多彩的饰品,还有杂货摊总围着的一群起哄的看客。小妹好吃李大爷吹的糖人,又专挑选凤凰模样,大哥嬉笑她:“你
期刊
陈升的《牡丹亭外》是一首奇怪的歌:陈升嗓音的粗重与“牡丹亭”三个字的绮艳完全不搭;作为“主旋律”的村野黄梅调《女驸马》与出自《牡丹亭》的典丽优雅的珠玑之句相杂糅,是不可调和的烦乱、古怪。这样一曲自带“魔性”的歌,进入耳朵盘桓许久后,陡然一句“荒凉一梦二十年”犹如“铁骑突出”,猛烈地叩击我的耳膜。周而复始的“女驸马”与“荒凉一梦”似乎在说——杜丽娘以“大团圆”收煞的生死爱情,却是由一场“荒凉的梦”开
期刊
从小,我就常在对话中冷不丁冒出一句古诗,还不时与父母举行对诗、背诗大赛。结果当然大多是以我的胜利而告终啦!要说起这个“特长”,我还得说起你。  你其貌不扬,里面却承载了三百多首古诗;你纸页浮黄,却让我们了解到知识海洋里最璀璨夺目的章节;你依旧是当年我父母拿着你时的模样,浮出一首首千古乐章,成为旷野上的绝唱!你伴随着我们一家几代人畅游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原本洁白的书页开始泛黄,却愈发散发出一股油墨书香
期刊
故乡是什么?  深圳的姐姐听到我没去过黄帝陵、兵马俑、省图之后,一脸惊讶地看着我。  朝她笑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像是很多复杂的情感一下子从心口涌上来堵住了喉咙,张了张嘴,却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  因为西安在我心里,根本不是黄帝陵、兵马俑和省图,而我也并不像是西安的某个部分,我更多的时候只是走过它,欣赏它的华美,收藏它的厚重,最后把这些全都变成所有的记忆。  走过长安,我看见金色的残阳斜斜地照着北
期刊
快到七月了。  七月初一,是外婆的祭日。  一  我一直把外婆叫作“奶奶”,奶奶也叫作“奶奶”。两个老奶奶,都很老很老了。  我想起去年春夏的事情。清明,外婆的病犯了,家人急急忙忙把她送到老家。从三月份的桃花初绽,到五月份院子里的李子树挂果,再到六月份屋前的鸭梨沉甸甸地随风摇晃,我每周回去一次看她。星期六下午四点钟放学,五点钟出发,六点钟到,九点钟走,十点钟回家。只有在暑假里,我才陪了外婆一个星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