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把衡量道德的标尺;而作为个体的社会人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层次,最终形成良好的自觉的道德意识。
关键词:人;道德;道德层次;道德意识。
“人的本质是种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和人们的道德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在芸芸众生中,取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充分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可以说,道德是成功的保证。
一、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2007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做演讲时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道德内在于人,它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使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使人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
美国当代伦理学家蒂洛认为,一切人都有许多共同的需要、愿望、目标和目的。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就应当讲道德,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的需要,由于认识到以合作的和有意义的方式共同生活的重要性。他说:"我并不试图能使一切人都确信他们应该有道德,甚至也不想说有道德将永远符合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但是我确实认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一般能够像这样满意地予以回答:坚守道德原则,能使人们尽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满创造性和富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需要激发的,道德也是同样如此。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人总是在需要的支配下,树立和培养起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当然,道德产生和形成以后,能够强有力地影响和改造人的需要。可以说,在人的需要和道德的因果链条中,需要处于根本的地位,道德是人类需要的产物。
二、道德的四个层次
每个人都有他各自的人生境界,内心都有衡量道德的一把尺,根据《礼记·大学》中关于人的修养条目的理解,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个层次:
"修身层次",相当于人的自然境界。这一层次的人们的主要任务是修身,通过学习,端正心态,建立诚信,明礼知教,其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学做人"。荀子在《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老子在《道德经》中又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们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学习、觉悟等方式内化到各自的内心,体会道德价值,有时也通过社会实践体会道德意义。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锤炼和陶冶,为进入社会承担社会义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齐家层次”,相当于人的功利境界。家庭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所以人必须讲求功利,做生意挣钱,工作挣钱,但是功利并不是不讲道德,挣钱也是建立在种种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先秦时代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发挥了管子的思想,他说:"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然则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因此,"为善恶之行,不在人之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由此言之,礼仪之行,在谷足也"。[1]总之,处理好家庭功利问题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一环,事关人的诚信与和谐。一个人,不管他身居何位,名分多少,建立自己美满的家庭,并推己及人,就可以说达到了齐家境界。
"治国层次",属于人的道德境界。正如《易经》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气和节操是中国民族伦理、文化的瑰宝,是伟大的精神力量。例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认为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应该是:在工作中按照"义"的标准衡量行为,"义者,宜也",只要对人民大众有益的事情都应该去做,个体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只有当我们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共产党员、民主进步人士等社会中流砥柱达到了这种道德境界,我们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永葆先进性,治理好国家。
"平天下层次",是人的天地境界,具有这种品德的人的思想境界超越俗尘社会,追求精神上的道德完美。他们把整个宇宙当作自己觉解的目标,从人类发展的大局面着眼分析和判断问题,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境界的人有着更广大的胸怀和更高尚的气节,上述诸层次中,"修身和齐家"层次是人人必经而且伴随终身的,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治国层次"建立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是一个人道德的提升和进步,从重视"利"到重视"义"。平天下层次则是在前三个层次上的升华,达到天人合一,完全尊重人的本性并按照人的自然本性行动。
基础层次并不是不具备基本道德价值的,他们懂得道德规范,有时也认真遵守,但对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不深,往往受到功利的蒙蔽。目前很多青年人道德迷茫,是社会功利环境的影响所致。层次越高,对道德价值的理解越深,遵守道德规范的动力从被动到主动,从重视自我到忘我,放眼天下,达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高目标。
三、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家庭是人首先接触的简单社会,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走向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社会成员,他们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无形中灌输给了孩子。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家教,认为"养不教,父之过","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2]历史上,大凡那些教子有方的人,都能够言传身教、典型示范,身教重于言教。北齐颜之在《颜氏家训》一书中谈到,父母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未来。家庭道德教育应及早实施,越早越好。在孩子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以教诲,使他们动静、举止有序,"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这样,"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发对父母亲用权利或命令去制服儿童,指出教导儿童"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要想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其依从规则,不如依从榜样",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理"。
(二)学校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它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它更集中地表现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学校是为培养人而设置的专门机构,学校道德教育侧重与塑造人的心灵和品格,落实在人生观与职业理想的教育。学校注重以言教为主,兼重身教。言教通过四个环节(言传、训练、矫正、巩固),按部就班,使学生去掉缺点、弱点和毛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锻铸坚强的道德意志,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社会教育侧重于境教。境教是指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深入社会生活、与环境接触而受到教育。人处于自然界中,首先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中写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与自然是"密切想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再次,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亚当·斯密说:"孤比社会更可怕"。[4]人生活在社会中,怎样处理好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呢?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地,地养之,人成之。"人怎样"成"呢?他认为,是靠"礼"和"乐",这是靠教化和修养。因此,又说: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三)个人自我教育
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著名判断,说明了人的力量不仅表现为善于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且还表现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审慎和明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和意志自律。自我教育是自身进行的自我陶冶和培养良好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我国古代许多伦理学家和西方哲学家在自我教育方面有许多相似的方面。
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认为,不学习礼节条文和古代圣贤的言论、智仁勇信直等道德意识就会产生各种流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践行道德,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算有德。孟子又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宋明理学家还提出了"居敬穷理"、"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中国传统修养方法是将道德与认识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德行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乃是明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而是生活在对那些关于宇宙的寓言所说的事的恐惧之中,对于这个人来说,排除对所谓最主要的事物的畏惧,就是不可能的"。[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6]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永远是科学的道德修养方法,离开改造世界的斗争实践,就无从认识人们的道德关系;离开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无发判明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荣与辱,从而也就发现不了自己在道德意识方面的短缺,道德行为上的偏颇,那么,道德修养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人是道德的动物,"人者,仁也,人而不仁,非人也",人不是为了道德,而是道德为了人。没有道德,人不可能完全达到他的目的,道德是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当下,我们应该让道德服务于人,实现人的理想和需要,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论衡·治期。
[2]增广贤文。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革作编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4。
[4][英] 亚当o斯密著,蒋自强、钦北愚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4。
[5]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4。
[6]刘少奇选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7]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M].新世界出版社,2004。
[9]张宝华:和谐社会的个人道德建设[J].理论学习,2005:(7)。
关键词:人;道德;道德层次;道德意识。
“人的本质是种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和人们的道德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在芸芸众生中,取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充分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可以说,道德是成功的保证。
一、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2007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做演讲时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道德内在于人,它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激励人不断向上使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发扬光大,人格完善高尚,使人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
美国当代伦理学家蒂洛认为,一切人都有许多共同的需要、愿望、目标和目的。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就应当讲道德,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的需要,由于认识到以合作的和有意义的方式共同生活的重要性。他说:"我并不试图能使一切人都确信他们应该有道德,甚至也不想说有道德将永远符合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但是我确实认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一般能够像这样满意地予以回答:坚守道德原则,能使人们尽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满创造性和富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需要激发的,道德也是同样如此。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人总是在需要的支配下,树立和培养起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当然,道德产生和形成以后,能够强有力地影响和改造人的需要。可以说,在人的需要和道德的因果链条中,需要处于根本的地位,道德是人类需要的产物。
二、道德的四个层次
每个人都有他各自的人生境界,内心都有衡量道德的一把尺,根据《礼记·大学》中关于人的修养条目的理解,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个层次:
"修身层次",相当于人的自然境界。这一层次的人们的主要任务是修身,通过学习,端正心态,建立诚信,明礼知教,其最基本的准则就是"学做人"。荀子在《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老子在《道德经》中又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们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学习、觉悟等方式内化到各自的内心,体会道德价值,有时也通过社会实践体会道德意义。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锤炼和陶冶,为进入社会承担社会义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齐家层次”,相当于人的功利境界。家庭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所以人必须讲求功利,做生意挣钱,工作挣钱,但是功利并不是不讲道德,挣钱也是建立在种种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先秦时代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发挥了管子的思想,他说:"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然则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因此,"为善恶之行,不在人之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由此言之,礼仪之行,在谷足也"。[1]总之,处理好家庭功利问题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一环,事关人的诚信与和谐。一个人,不管他身居何位,名分多少,建立自己美满的家庭,并推己及人,就可以说达到了齐家境界。
"治国层次",属于人的道德境界。正如《易经》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气和节操是中国民族伦理、文化的瑰宝,是伟大的精神力量。例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认为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应该是:在工作中按照"义"的标准衡量行为,"义者,宜也",只要对人民大众有益的事情都应该去做,个体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只有当我们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共产党员、民主进步人士等社会中流砥柱达到了这种道德境界,我们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永葆先进性,治理好国家。
"平天下层次",是人的天地境界,具有这种品德的人的思想境界超越俗尘社会,追求精神上的道德完美。他们把整个宇宙当作自己觉解的目标,从人类发展的大局面着眼分析和判断问题,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境界的人有着更广大的胸怀和更高尚的气节,上述诸层次中,"修身和齐家"层次是人人必经而且伴随终身的,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治国层次"建立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是一个人道德的提升和进步,从重视"利"到重视"义"。平天下层次则是在前三个层次上的升华,达到天人合一,完全尊重人的本性并按照人的自然本性行动。
基础层次并不是不具备基本道德价值的,他们懂得道德规范,有时也认真遵守,但对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不深,往往受到功利的蒙蔽。目前很多青年人道德迷茫,是社会功利环境的影响所致。层次越高,对道德价值的理解越深,遵守道德规范的动力从被动到主动,从重视自我到忘我,放眼天下,达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高目标。
三、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家庭是人首先接触的简单社会,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走向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社会成员,他们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无形中灌输给了孩子。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家教,认为"养不教,父之过","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2]历史上,大凡那些教子有方的人,都能够言传身教、典型示范,身教重于言教。北齐颜之在《颜氏家训》一书中谈到,父母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未来。家庭道德教育应及早实施,越早越好。在孩子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以教诲,使他们动静、举止有序,"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这样,"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发对父母亲用权利或命令去制服儿童,指出教导儿童"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要想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其依从规则,不如依从榜样",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理"。
(二)学校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它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它更集中地表现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学校是为培养人而设置的专门机构,学校道德教育侧重与塑造人的心灵和品格,落实在人生观与职业理想的教育。学校注重以言教为主,兼重身教。言教通过四个环节(言传、训练、矫正、巩固),按部就班,使学生去掉缺点、弱点和毛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锻铸坚强的道德意志,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社会教育侧重于境教。境教是指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深入社会生活、与环境接触而受到教育。人处于自然界中,首先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中写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与自然是"密切想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再次,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亚当·斯密说:"孤比社会更可怕"。[4]人生活在社会中,怎样处理好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呢?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地,地养之,人成之。"人怎样"成"呢?他认为,是靠"礼"和"乐",这是靠教化和修养。因此,又说: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三)个人自我教育
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著名判断,说明了人的力量不仅表现为善于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且还表现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审慎和明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和意志自律。自我教育是自身进行的自我陶冶和培养良好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我国古代许多伦理学家和西方哲学家在自我教育方面有许多相似的方面。
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认为,不学习礼节条文和古代圣贤的言论、智仁勇信直等道德意识就会产生各种流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践行道德,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算有德。孟子又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宋明理学家还提出了"居敬穷理"、"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中国传统修养方法是将道德与认识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德行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乃是明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而是生活在对那些关于宇宙的寓言所说的事的恐惧之中,对于这个人来说,排除对所谓最主要的事物的畏惧,就是不可能的"。[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6]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永远是科学的道德修养方法,离开改造世界的斗争实践,就无从认识人们的道德关系;离开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无发判明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荣与辱,从而也就发现不了自己在道德意识方面的短缺,道德行为上的偏颇,那么,道德修养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人是道德的动物,"人者,仁也,人而不仁,非人也",人不是为了道德,而是道德为了人。没有道德,人不可能完全达到他的目的,道德是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当下,我们应该让道德服务于人,实现人的理想和需要,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论衡·治期。
[2]增广贤文。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革作编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4。
[4][英] 亚当o斯密著,蒋自强、钦北愚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4。
[5]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4。
[6]刘少奇选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7]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M].新世界出版社,2004。
[9]张宝华:和谐社会的个人道德建设[J].理论学习,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