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管理模式的安全性明显更高,使得系统在故障开始阶段至发生及严重影响阶段均可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作用出发,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原则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各类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电力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运作,通过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发出故障信号,并直接关闭相关设备以终止不安全设备的运行。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必须重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作用,并进行合理应用。
1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践调查我们了解到,其基本内容主要指的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同时由于其措施保护的特殊性使得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具有选择性,即在发生未知故障时,将正常运转的部分与发生未知故障的部位进行隔离,以避免故障要素随电力供应运转波及到其他区域范围;二是具有速度快,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三是可靠、灵敏性,就是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其运转保护反映能力相对较高。
2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电厂设备出现异常時,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出来,切断故障部位。但是该装置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雷电因素、人为因素、装置设备因素等,这些都会干扰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影响电厂安全。
2.1 硬件装置和软件装置
传统的硬件保护装置是微机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在进行更新换代,目前最先进的是数字化运行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基本上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硬件设施,另一部分是该硬件的软件操作系统,二者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电子设备有一定期限的使用寿命,如果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老化和损害,进而致使整个继电保护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继电保护的硬件装置属于外在依托,软件装置属于内在控制,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具有特殊的架构,比如它的模式、操作界面、设计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保护装置运行的效果。相对于硬件装置来说,软件装置的可靠性不容易被检测,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软件的设计、系统运行方式、操作方法等。
2.2 一次设备的影响
互感器和断路器都属于一次设备,这些设备在系统运行中负责传变输入量并且执行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一次设备对整个保护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在传统的微机保护形式中,互感器一般是电磁式的,电磁式互感器容易出现接线故障,或产生传变误差,这些是影响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全数字智能保护方式中,互感器也比较现代化,包括电子互感器和光学互感器,新型的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运行系统的使用性能,但是生产技术方面还不能达到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外界自然因素
外界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电厂设备运行,比如雷电等极端天气。雷电天气容易产生雷击事故,进而导致高阻抗地网系统中高频电流的电位升高。电位升高会造成保护装置识别错误,从而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
2.4 人为操作因素
在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过程中,人为操作因素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装过程中,若安装人员未严格按规定实施安装,或是在进行安装时发生接线错误,都会引起继电保护设备的非正常运行。此外,在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过程中,若相关维护人员未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维修,或是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人为操作失误,都会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在继续的进行当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及时的吸取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进行应用。与此同时,需要人们在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于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关注,及时的应用新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继电保护系统的提高方向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性以及及时性,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灵敏性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及时的提升。在维护运行安全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能够帮助储存正常情况下运行的数据信息,并且根据与此,在系统恢复工作的同时,及时的应用数据,减少继电保护系统的继续运行用时。
3.2 强化自动化的运行性能
在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运行部分进行自动化性能的强化。可以观察到在继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一部分的装置设置在主机的部分,另有一部分的装置设置在客户机的周围。目前,在多数的变电战中,应用的即是客户机,需要将客户机的自动化功能进行加强。加强的基础即是目前客户机的主要功能,在客户机的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承担着监控以及传输接受数据的作用,监控的内容既包括着客户机的运行内部状况,同时也包括着操作人员的操作问题,由于自定化的装置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会逐渐的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需要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人为的操作内容同步的纳入到监控的范围中,防止由于人为操作的失控而导致系统的运行出现危险。此外,在监控人工操作的过程中,继电系统也需要将错误的操作内容进行纠正,并及时的发出语境的信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警惕。客户机与主机在工作中,需要彼此将数据、信息以及指令进行上传或者下达,这个过程中,客户机需要配合着主机的行为进行操作,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在主机的作用中,主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总机对于各个单位的不同状况进行控制,增加了安全的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保障措施,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人们要充分认识到继电保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只有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要做好继电保护本身的安全措施,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降低继电保护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244.
[2]肖永林.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1):178-179.
[3]曹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8):90.
[4]郑火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25):211-212.
[5]马俊英.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J].电子测试,2017(13):135+70.
(作者单位: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各类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电力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运作,通过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发出故障信号,并直接关闭相关设备以终止不安全设备的运行。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必须重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作用,并进行合理应用。
1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践调查我们了解到,其基本内容主要指的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同时由于其措施保护的特殊性使得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具有选择性,即在发生未知故障时,将正常运转的部分与发生未知故障的部位进行隔离,以避免故障要素随电力供应运转波及到其他区域范围;二是具有速度快,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三是可靠、灵敏性,就是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其运转保护反映能力相对较高。
2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电厂设备出现异常時,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出来,切断故障部位。但是该装置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雷电因素、人为因素、装置设备因素等,这些都会干扰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影响电厂安全。
2.1 硬件装置和软件装置
传统的硬件保护装置是微机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在进行更新换代,目前最先进的是数字化运行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基本上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硬件设施,另一部分是该硬件的软件操作系统,二者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电子设备有一定期限的使用寿命,如果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老化和损害,进而致使整个继电保护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继电保护的硬件装置属于外在依托,软件装置属于内在控制,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具有特殊的架构,比如它的模式、操作界面、设计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保护装置运行的效果。相对于硬件装置来说,软件装置的可靠性不容易被检测,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软件的设计、系统运行方式、操作方法等。
2.2 一次设备的影响
互感器和断路器都属于一次设备,这些设备在系统运行中负责传变输入量并且执行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一次设备对整个保护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在传统的微机保护形式中,互感器一般是电磁式的,电磁式互感器容易出现接线故障,或产生传变误差,这些是影响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全数字智能保护方式中,互感器也比较现代化,包括电子互感器和光学互感器,新型的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运行系统的使用性能,但是生产技术方面还不能达到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外界自然因素
外界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电厂设备运行,比如雷电等极端天气。雷电天气容易产生雷击事故,进而导致高阻抗地网系统中高频电流的电位升高。电位升高会造成保护装置识别错误,从而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
2.4 人为操作因素
在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过程中,人为操作因素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装过程中,若安装人员未严格按规定实施安装,或是在进行安装时发生接线错误,都会引起继电保护设备的非正常运行。此外,在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过程中,若相关维护人员未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维修,或是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人为操作失误,都会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在继续的进行当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及时的吸取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进行应用。与此同时,需要人们在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于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关注,及时的应用新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继电保护系统的提高方向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性以及及时性,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灵敏性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及时的提升。在维护运行安全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能够帮助储存正常情况下运行的数据信息,并且根据与此,在系统恢复工作的同时,及时的应用数据,减少继电保护系统的继续运行用时。
3.2 强化自动化的运行性能
在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运行部分进行自动化性能的强化。可以观察到在继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一部分的装置设置在主机的部分,另有一部分的装置设置在客户机的周围。目前,在多数的变电战中,应用的即是客户机,需要将客户机的自动化功能进行加强。加强的基础即是目前客户机的主要功能,在客户机的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承担着监控以及传输接受数据的作用,监控的内容既包括着客户机的运行内部状况,同时也包括着操作人员的操作问题,由于自定化的装置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会逐渐的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需要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人为的操作内容同步的纳入到监控的范围中,防止由于人为操作的失控而导致系统的运行出现危险。此外,在监控人工操作的过程中,继电系统也需要将错误的操作内容进行纠正,并及时的发出语境的信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警惕。客户机与主机在工作中,需要彼此将数据、信息以及指令进行上传或者下达,这个过程中,客户机需要配合着主机的行为进行操作,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在主机的作用中,主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总机对于各个单位的不同状况进行控制,增加了安全的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保障措施,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人们要充分认识到继电保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只有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要做好继电保护本身的安全措施,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降低继电保护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244.
[2]肖永林.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1):178-179.
[3]曹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8):90.
[4]郑火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25):211-212.
[5]马俊英.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J].电子测试,2017(13):135+70.
(作者单位: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