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颗心灵如何在土中燃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田林的作品注重叙述中的语言美却并不造作,充满了温情深厚的良知与人文关怀。在他的叙述中充分体现了只有人类才具备的大量心理活动,而正是这平稳而繁复的心理之流,成就了他作品的与众不同。
  [关键词]田林 作品 心理意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48
  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时,其本质体验是一次心理接受过程。文艺作品的创作,说到底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出发。衡量一部作品的优劣,我们不仅需要看其人物刻画的是否精彩与微妙,情节安排得是否恰到好处,作品内部寓意是否深刻等,更应该注意到,拨去这表象之后,作者与读者间是否能够很好的完成一次心理体验的互动。
  我曾经设想,田林是否对人物心理有着天然的把握与判断能力,否则我们就不会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种深切的,饱满的,难以捕捉的,甚或虚无缥缈的心理活动。文学是写人的,一个人为什么这样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一定会有深藏内心的心理基础,至少这离不开马斯洛提出的几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了这样的基础,作者下笔时才会有底,有依据。从这个意义来分析,一部好的作品就不仅是讲了一个好看的故事了。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提出:作家应该向学者化方向发展。其含意依然是这个意思。田林并非学者,但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我们却能够看到日常有意识的理论补充。正是他的这些阅读与思考,才使得他的作品不流于表面化,也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人类内心更深层的思维活动,这些对于丰富作品的容量与张力,以及审美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林是个善于揣摩的人,而他的揣摩充分体现了心理分析的特点,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的故事,在田林的笔下都有着深厚的心理学铺垫。有人曾经问过田林,“你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做人的心理分析?”田林的回答是,“以人物的行动体现背后的本质,这本质便是人的心理层面。”作家的敏锐度,甚至包括神经质、过敏、多虑,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并非缺点,相反却成为难得的优势。见花落泪,触景生情,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心理体验,它来自人的天性,不是学来的,学,便成了东施效颦。而对于田林的创作而言,我们无疑应把它归结为作家对于生活的体验。那么什么是体验?田林《洼地芬芳》中这样写道:
  “眼下的马子良,站在曾经的洼地上,脚下仿佛生出了一条虚拟的路。那是从土里伸引出的一条脉根的牵引。泥土是新鲜的,脚印和车辙也是新鲜的,还在散发着来自地层深处的生涩气息,那些重见天日散发出新鲜味道的泥土,竟比当年厂里的钢铁更具诱惑。马子良把头低了下去,土地上的脚印杂乱着,歪歪斜斜深深浅浅,一夜间蒙上了一层轻盐似的白霜,但他一眼就能认出哪个是,不假思索。他也宁愿这么自信这么武断,一只脚印便是一个人,便是一个人用过的气力,又深怕踩在它们身上,王小山你能踩吗?宋志刚、李玉良、赵文启、刘胖子、二马勺钱串子,这些人你能踩吗?还有许多人,你都不能踩……”
  又如,“一个人在使用力气之前,一般都是要做一下深呼吸的,阳光明也同样如此。他屏住呼吸运足了力气,把那只眼睛远远地抛向了河心。出手的时候,阳光明的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痛快和解脱。他看见那只眼睛在河面的上空,白亮地闪了一下便消失了。但是,那只眼睛消失的瞬间,却又让他的心动了一下,他看见那只眼睛在消失的最后时刻,回头瞥了他一眼,那一瞥,有些俏皮,又有些嘲笑,那一瞥,真是致命,似乎是让你永远也抓不住,又是让你永远也忘不掉的。两臂松垂的阳光明,站在那里顿时很后悔,刚才出手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大睁着眼睛呢?如果闭上了眼睛,他就不会看到那最后致命的一瞥了。可是现在,全然已晚,那只眼睛虽然入了滔滔滦河,而那一瞥,却是再也抹不去了,你就是有千般的力气,也是徒劳的了。它留下的只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一个眼神,就像是天际一颗遥远的星星。”
  田林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土地上的脚印,并非他要认识这些脚印的客观属性,而是他发现了脚印与生命的内在联系,他的发现不仅是视觉中的,而是美学的和哲学的,他发现的是脚印体现的工人们的纯朴与坚毅。这样,脚印就超越了作为被认知的对象,而上升为审美诉求,从而使脚印与人类的生存取得了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在田林的作品中,这样的心理描写比比皆是,正是这些细微缓慢之处,拉进了作家与读者的距离。
  我们把科学的世界理解为理性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的世界便是以感性的世界来表达理性,即小说应该以形象,故事来表达情感,是如出一辙的情感体现。艺术家要能够成为存在的声音,必须超越外在的物质与动力而去拥抱内心,从而使之成为心灵的体验。
  如果留心一下人类精神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大凡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往往是在孤独中给予了独特艺术的诞生。这是普遍而富有时代性的主题。孤独的产生源于不满足于表面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作家,这样的穿透能力是必须的。同时它也是作家孤独的体验。在田林的作品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自言自语的句式,它不是来自作家的,而是源自那份无可奈何的孤独。这样的表达试图从孤独中逃离,又似不断的回头观望,其心理活动正是从满含孤独的文字中展现出来。孤独是更为高级的心理体验。作家,正是这样的一批孤独者,让这孤独掩藏于嬉笑怒骂之中,掩藏于不屑一顾的幽默之中,掩藏于表象的世俗之中,一旦落到笔下,你只有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其内心深处的悲悯关怀,这是更大的无奈与人文关怀,作家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自我实现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所以他只能付诸于笔端,他们脸上的表情充满的不是对人类微笑的爱,作家的爱一定是苦涩的。
  作家的心理活动是繁复的,气象万千的,甚至连他自己也把握不住,那是一种高层次的升华之后人类精神存在的体验。在《美丽黄羊》中,我们体会到了田林对宗教的皈依,这里不是狭义的皈依,而是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生活中感受道德,具有宗教意味的精神境界。田林望着一只来自草原的黄羊,看到的岂止是皮毛以及那美丽的面容,他把它完全人格化并且当作了实实在在的精灵。
  “与草原上所有生灵一样,马波的记忆是从小时候发现一棵草开始的。在车队,马波给身边人提起最多的,总是草原。一说起草原,马波眼里亮得像点了灯油,如数家珍眉飞色舞。塞罕草原度假村,哪里是真正的草原,真正的草原除了风声和草在阳光下的呼吸,你是听不到其它声音的。记忆最深的,是草原上那些牛羊和马,早晨放出去,就不用再管它,直到太阳落山,它们会相跟着自己回来,暮色降临的草原炊烟开始升起,到处是牛羊缓慢的呼唤……”
  “马波的两只手已经飞了似的不听指挥了,无论如何觉得这羊与他有着莫名的牵扯,和前几次谋面时一样,这只羊,还是对他有话要说。你不说话不行吗?马波听见那羊说,我看一定不行,你真的就能把我扛进家门?此时的马波,眼前看到的已并非一只,而是十几只站在那里。我们已经说了一路,你们还能把我怎样?我也不容易,是的,马波最先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正是在自己的声音里,马波听见了那来自草原深处呻吟般的祈祷,那声音听起来有些恐惧,又像夜空给予的诸多暗示,令人难以把头抬起四肢无力。就这样,后备箱的盖子不知不觉慢慢合上了。作为一个人,如果回答不出一只羊的提问,他只能这么做——服从内心神灵的指引……”
  “远远看去,像是来自天边大片米黄色云朵。它们站立在草原的天空下,正迈着绅士般的步履慢慢游荡,平静而悠闲,害羞似的,既像躲在草原与天空衔接的云朵之上,又像完全溶进了天空,让人分不清是在云中还是在那鲜草覆盖的山坡。而这时的阳光正恰如其分穿过从云层的间隙,斜刺里照射过去,那么一大群黄羊,像团金色的火焰燃烧在那里,极其美丽而静止……”
  童年的心理积淀使田林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与审视。他平时不太爱说话,往往是思想大于口语表达,更多的体现在文字语言上。当他谈到自己的童年,总是其间的痛苦多于欢乐,他似乎很少有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而是他对于苦难的捕捉与体会更加敏感),比如一次走失,一只铅笔的折断,恐怖的梦,对一个女孩子的同情,饥饿年代对于糠的品位,一个人的背影,春暖花开的惆怅等。这是细腻而丰满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所给予的。我相信,作为一个作家,如果心灵中不会产生这样的冲动,那么他只能去当个匠人。这便是作家与写作者的区别。“家’的概念是特殊的,独具一格,别人难以体会到的心灵感应,而他的文字传达,正是这感应的火花。
  向童年的皈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这是我们精神长高的结果,一棵树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往往会低下头观望自己的脚下,“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曾经的记忆便是一个人的成长史,这是人类本能的自省能力,也是继续前行的需求。在哲学家尼采眼里,人类童年是充分自由没有外来约束的,人的心灵本质还未蒙上那层尘埃,而在现代社会中,心灵的扭曲与异化,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阅读田林的作品,极少看到有关政治的内容,就此有人曾问过他。田林说:艺术自然离不开政治,但要从艺术角度去关照。政治在艺术之下,政治只是艺术金字塔的一块塔基而已,如果非要强调政治化,那么政治只能放在艺术的背后,去作为背景来表现。这样,我们就应该明了田林的唯美指向,他曾说过一句十分中肯的话,“我对政治缺少那根神经,那是一根经常会让我头疼的神经,因此我从不愿触摸它自找苦吃。而艺术则是超然的,限制中寻得自由。”
  我对田林作品的理解是,注重叙述中的语言美却并不造作;充满了温情深厚的良知与人文关怀;注意东方文化的“空”且“灵”;虽故事性不够强烈,然意蕴丰沛,气象万千,一只蚂蚁,在他的心灵深处很可能就是一列装甲车。在他的叙述中充分体现了只有人类才具备的大量心理活动,而正是这平稳而繁复的心理之流,成就了他作品的与众不同。
其他文献
《罗曼蒂克消亡史》刻画了在一个特殊年代下一群人被裹挟在大时代中跌宕沉浮的故事。影片以黑帮大佬陆先生的故事为线索,牵扯出黑帮三兄弟、忠心车夫、执行暴力人物的马仔二人组、黑帮家族管家王妈、被冷落却依然痴心不改的姨太太老五、美貌风流的交际花小六、渴望幸福爱情的电影皇后吴小姐、日本人妹夫渡部等人物。整部电影采用了多段叙事的非线性结构,加上导演刻意打乱时间线,给观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影难度的同时,将观众带回
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电影反作用于文学,又进一步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该小说196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多项奥斯卡奖和金球奖。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很大反响,不仅是因为小说提供的优秀素材,还是因为电影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浓厚的种族歧视,成功地演绎成美国南方白人的辩护词,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一、 文学是电影的根基
作为建国后少有的几部以儿童为主角的战争题材电影,《小兵张嘎》以独到的表现手法塑造了聪明勇敢的嘎子形象,讲述了“人小鬼大”的嘎子智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故事,并以此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抗战的艰辛历程。  近年来,战争题材电影——特别是抗日题材电影——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写实主义,着力展现冷酷血腥的战争场面,并从中体察人性的复杂。另一种则是夸张的浪漫主义,夸张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式甚至
一、 背景概述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建军节讲话中强调不忘初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激动人心、鼓舞军心。中国梦也是强军梦。的确,近年来,有关国力与军事相关的好消息不断出现,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入轨,宇宙空间的技术能力世界瞩目。作为中国目前的最大飞行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将验证一系列技术功能,为中国空间站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发展,全球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一种大融合的趋势,在当今时代下,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每一部电影的背后,都能反映出一类社会问题,也代表了一类人群的社会诉求。在超级英雄电影系列中,有三类代表英雄形象,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中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分别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代表形象,在这三种形象中,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信仰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解释个体理性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消费者的观影意向及其观影行为的产生,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有效地解释。因此,可以将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资源来指导电影的营销传播工作,以提高影片的营销效果。  一、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是指个体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体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执行意愿。根据计
美国学者拉尔夫·史密斯指出:“由于学校审美教育达到的大部分审美技能有可能继续延续到学生成年后的生活中,从而使正式的学校审美教育成为多数人的一种更有效的教育形式。”[1]在移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互联网融合发展,在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智能手机应用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公共艺术教材建设显得相对滞后,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很少,适合新媒体
勿庸讳言,以数字化引领着的新媒体,不仅为媒体带来了光速的无界传播,同时,也为话语权关系带来了一次伟大的变革,信息以光媒作为织体的无极自由交互颠覆了传统的公共话语权架构,致使传统的公共话语权的权威性、官方性、唯一性等均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形成了广播电视、新媒体、民间舆论等三分天下的媒介大势,小而言之对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而言均是一场权力重塑;大而言之首先是一场广播电视的巨大的危机,同时,亦可以将其看
立体广告在广告领域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基于二维平面为广告受众缔造出三维空间,这本身就是吸引眼球的创意之举。然而,对于广告而言,还不足以结出商业化硕果,广告背后的广告创意力能否完美地转换为眼球吸引力,直接决定了广告的成败,将影视创作过程中的成熟思路引入到立体广告的设计过程中来,可以说是一种极大地拓宽创意思路的绝佳设想。一方面,影视艺术中的拍摄技巧与拍摄手段能够为立体广告带来丰富的广告语境;另一方面,影
电影《夜行动物》改编自美国作家奥斯丁·怀特(Austin Wright,1922-2003)的小说《代寻旧日时光》,该小说作为怀特的最后一部作品,自1993年出版后便引发强烈的关注。此次,汤姆·福特将小说搬上银幕,让观众在重温奥斯丁·怀特惊艳笔触的同时,更看到汤姆·福特不凡的执导功力。影片《夜行动物》讲述了主人公苏珊与爱德华离婚后,两人一直互不打扰,互不联系。然而,19年后的某一天,爱德华突然给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