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0年易地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和合”文化为核心,打造“和合”校园。“和合”之后,追求和而不同。“和合”是对原有传统、价值观的融合和继承,“和而不同”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迭代和再生,从推进教学改革、凝聚教师团队、打造学校特色等维度渐次推进。
关键词:学校文化和合和而不同
自2010年易地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和合”文化为核心,打造“和合”校园。如今,“和合之校”已在金阊新城这片沃土崭露头角。“和合”之后,学校又该走向何方呢?我们的定位是:和而不同。“和合”是对原有传统、价值观的融合和继承,“和而不同”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迭代和再生。展望学校的未来发展,必将是“百亩之园,精耕新成”。“百亩之园”,指学校占地之广、教师耕耘土地之沃;“精耕新成”,则是“和合人”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精耕细作,收获新的成就。
一、推进“和而不同”的教学改革
(一)革新教师备课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以往机械、冗长的手抄备课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备课方式的革新刻不容缓。唯有摒弃大量机械重复的“抄教案”的无效劳动,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教师才能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学习和研究上来。我们推行全学科电子备课,追求“实用、灵活、有个性”的备课方式,“减负”不“减效”——以学科、年级为单位,一学期开展八次小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围绕一个单元主题。第一步:主讲人(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担任)进行单元分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列出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和教学过程,设计配套练习题。第二步:教研组长组织成员进行集体研讨,调整后形成较为合理的集体备课二稿,由主讲人修改后上交电子稿,组内资源共享。第三步:教师个体结合集体备课成果开展独立备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
(二)明确“七认真”考核规范
我们制定了《“七认真”考核规范》,让考核从“点对点”变为“面对面”,即教导处组织“七认真”检查小组(每组3人)共同检查,特别是对于被评为“优秀”和“不合格”的备课情况、作业设置等共同把关,杜绝个人情感因素。期初,分学科组织教师学习“‘七认真’教学工作要求”,随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期中,进行单项抽查;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把好备课情况、作业设置等“七认真”关。我们在进行全面检查的同时,也会结合抽查、借助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三)落实学业质量监控
首先,组织语、数、英学科的单项过关监测以及三到六年级每月一次的“月过关”监测。针对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位学生进行学业质量监控,由任课教师将每个单元的练习成绩上传至教导处的公共网盘。其次,由教导处牵头,教师每次监测后分析得失、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学校不断排查薄弱学科、薄弱班级,以期实现“学经验、找问题、想对策、促提高”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做好错题收集和更新工作,利用已有的错题库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练习,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体育特色学校,我们拥有姑苏区最美的操场以及其他一流的硬件设施。本学期,在巩固传统足球项目的基础上,学校新增加男子手球和女子篮球项目,做到“一日两练”(早上一次,进行体能训练;下午一次,进行方法、技巧训练)。科技方面,我们以机器人创客为龙头,推广电子百拼、科技小发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依托STEAM教育理念推行科技创新教育,以项目学习的方式组建机器人创客、开源单片机、纸电路、程序设计、电子技师、三模及小发明等多个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我们还积极响应号召,设立少年宫金阊新城分部,体艺并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为“姑苏未来”增光添彩。
二、凝聚“和而不同”的教师团队
(一)求实务本,立足课堂
学校青年教师较多,我们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展示一堂校级教研课,并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教导处也将加大随堂课听课的力度,语、数、英学科每周一次,音、体、美、劳等学科每两周一次。同时,教研组成员和新教师的导师每月至少听一次新教师随堂课,并开展评课活动。求实务本,立足课堂,才能培养一支有潜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研训合一,注重专业
教科研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基于各自的学科特点,自定教研专题,撰写教研方案,将常态教研活动和主题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同时,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校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本学期开学后,学校还成立了小学数学信息综合中心组,注重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科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充分发挥数学名师的引领作用。此外,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训练,三年内教龄的青年教师进行赛课,助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和谐共进,抱团发展
学校是一个集体,每一位教师都是集体的成员,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所以,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我们主张和谐共进,抱团发展。首先,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积极作用,加强“传、帮、带”的力度,开展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和合优质课研讨”活动和“和合大讲坛”活动,以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技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次,群策群力、努力打造深受教师欢迎的“教工之家”。依托“和合小家”平台,每月开展两次“和合小家”活动,使“教工之家”真正成为教师共同的乐園。此外,通过组织开展庆祝教师节、迎新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进取精神。
三、打造“和而不同”的学校特色
(一)编制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多渠道、多样化地让学生用艺术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上,学校全方位总结、推进校本教材《墨香溢溢》《童音悠悠》《泥乐融融》进课堂,彰显学校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底蕴。
(二)建设品牌社团
依托地域文化及教师特长,我们积极打造校级品牌特色社团——白洋湾山歌队、陶艺社等,把吴地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使其滋养学生的心灵,并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还启动实施少年宫改革项目,打造青少年成长新家园——“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具体而言,以“教育课程品牌化、教育资源多元化、教育目标素质化、运作模式多样化”为目标,围绕“素质拓展、教育培训、综合实践、宫校互动、文化引领、科技创新”六大功能,以本校文化为基准,开设“吴语社”“评弹社”“乒乓球社”等多个艺体社团,努力打造优质的“15分钟校外教育便利圈”,以期形成具有金阊新城特色的周边拓展课程体系。
(三)确立校园标识
我们还因地制宜,以足球文化为底版,建设足球文化长廊;以品牌社团为依托,搭建文化传承平台;以“和合”为标志,开创衍生文化产品……这些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校园标识。
相信,“和而不同”的文化,必将渗透于校园的每一处建筑空间、每一位教师周围、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键词:学校文化和合和而不同
自2010年易地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和合”文化为核心,打造“和合”校园。如今,“和合之校”已在金阊新城这片沃土崭露头角。“和合”之后,学校又该走向何方呢?我们的定位是:和而不同。“和合”是对原有传统、价值观的融合和继承,“和而不同”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迭代和再生。展望学校的未来发展,必将是“百亩之园,精耕新成”。“百亩之园”,指学校占地之广、教师耕耘土地之沃;“精耕新成”,则是“和合人”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精耕细作,收获新的成就。
一、推进“和而不同”的教学改革
(一)革新教师备课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以往机械、冗长的手抄备课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备课方式的革新刻不容缓。唯有摒弃大量机械重复的“抄教案”的无效劳动,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教师才能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学习和研究上来。我们推行全学科电子备课,追求“实用、灵活、有个性”的备课方式,“减负”不“减效”——以学科、年级为单位,一学期开展八次小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围绕一个单元主题。第一步:主讲人(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担任)进行单元分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列出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和教学过程,设计配套练习题。第二步:教研组长组织成员进行集体研讨,调整后形成较为合理的集体备课二稿,由主讲人修改后上交电子稿,组内资源共享。第三步:教师个体结合集体备课成果开展独立备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
(二)明确“七认真”考核规范
我们制定了《“七认真”考核规范》,让考核从“点对点”变为“面对面”,即教导处组织“七认真”检查小组(每组3人)共同检查,特别是对于被评为“优秀”和“不合格”的备课情况、作业设置等共同把关,杜绝个人情感因素。期初,分学科组织教师学习“‘七认真’教学工作要求”,随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期中,进行单项抽查;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把好备课情况、作业设置等“七认真”关。我们在进行全面检查的同时,也会结合抽查、借助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三)落实学业质量监控
首先,组织语、数、英学科的单项过关监测以及三到六年级每月一次的“月过关”监测。针对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位学生进行学业质量监控,由任课教师将每个单元的练习成绩上传至教导处的公共网盘。其次,由教导处牵头,教师每次监测后分析得失、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学校不断排查薄弱学科、薄弱班级,以期实现“学经验、找问题、想对策、促提高”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做好错题收集和更新工作,利用已有的错题库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练习,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体育特色学校,我们拥有姑苏区最美的操场以及其他一流的硬件设施。本学期,在巩固传统足球项目的基础上,学校新增加男子手球和女子篮球项目,做到“一日两练”(早上一次,进行体能训练;下午一次,进行方法、技巧训练)。科技方面,我们以机器人创客为龙头,推广电子百拼、科技小发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依托STEAM教育理念推行科技创新教育,以项目学习的方式组建机器人创客、开源单片机、纸电路、程序设计、电子技师、三模及小发明等多个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我们还积极响应号召,设立少年宫金阊新城分部,体艺并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为“姑苏未来”增光添彩。
二、凝聚“和而不同”的教师团队
(一)求实务本,立足课堂
学校青年教师较多,我们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展示一堂校级教研课,并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教导处也将加大随堂课听课的力度,语、数、英学科每周一次,音、体、美、劳等学科每两周一次。同时,教研组成员和新教师的导师每月至少听一次新教师随堂课,并开展评课活动。求实务本,立足课堂,才能培养一支有潜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研训合一,注重专业
教科研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基于各自的学科特点,自定教研专题,撰写教研方案,将常态教研活动和主题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同时,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校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本学期开学后,学校还成立了小学数学信息综合中心组,注重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科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充分发挥数学名师的引领作用。此外,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训练,三年内教龄的青年教师进行赛课,助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和谐共进,抱团发展
学校是一个集体,每一位教师都是集体的成员,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所以,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我们主张和谐共进,抱团发展。首先,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积极作用,加强“传、帮、带”的力度,开展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和合优质课研讨”活动和“和合大讲坛”活动,以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技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次,群策群力、努力打造深受教师欢迎的“教工之家”。依托“和合小家”平台,每月开展两次“和合小家”活动,使“教工之家”真正成为教师共同的乐園。此外,通过组织开展庆祝教师节、迎新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进取精神。
三、打造“和而不同”的学校特色
(一)编制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多渠道、多样化地让学生用艺术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上,学校全方位总结、推进校本教材《墨香溢溢》《童音悠悠》《泥乐融融》进课堂,彰显学校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底蕴。
(二)建设品牌社团
依托地域文化及教师特长,我们积极打造校级品牌特色社团——白洋湾山歌队、陶艺社等,把吴地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使其滋养学生的心灵,并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还启动实施少年宫改革项目,打造青少年成长新家园——“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具体而言,以“教育课程品牌化、教育资源多元化、教育目标素质化、运作模式多样化”为目标,围绕“素质拓展、教育培训、综合实践、宫校互动、文化引领、科技创新”六大功能,以本校文化为基准,开设“吴语社”“评弹社”“乒乓球社”等多个艺体社团,努力打造优质的“15分钟校外教育便利圈”,以期形成具有金阊新城特色的周边拓展课程体系。
(三)确立校园标识
我们还因地制宜,以足球文化为底版,建设足球文化长廊;以品牌社团为依托,搭建文化传承平台;以“和合”为标志,开创衍生文化产品……这些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校园标识。
相信,“和而不同”的文化,必将渗透于校园的每一处建筑空间、每一位教师周围、每一个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