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促力”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与策略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社会出现:学生缺乏生活力、教师忽视生活力、家长不懂生活力,学校看轻生活力等不足的表现,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阵地,班主任可以从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班级日常管理、家校联系等几方面入手,尝试逐步提高孩子生活力的能力。
  【关键字】生活力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当今学生生活力不断下降,高分低能层出不穷,甚至有高学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给初中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想法。初中三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今天的浙江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鲜有学生初中毕业就真的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要教会他们怎样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让他们立足于社会。
  一、班主任工作“有心无力”的困惑
  1.初中学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与责任心
  当代学校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前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学生没有学会和同学一起协作,甚至都不愿意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虽然许多学校已逐渐有所意识采取行动,但现状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责任心的缺失就更加明显了,优秀学生不愿担任班干部,最好什么事情都不要叫我做;中等学生连值日生都做不好,没有老师的提醒,根本不做值日,似乎这些分工的事情跟自己根本不搭界的!更不用说班级中一些跟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如班里有学生今天因病因事没来上学,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告知班主任,又比如自己周边有垃圾也鲜有人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这些事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话,班主任工作势必难上加难!
  2.初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当今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名普通的教书匠,每一位老师不管是刚毕业的小年轻还是快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每天要应付的不只是几十位学生的教学,也许他一天要交很多表格,一天要上交几份总结,还可能要开好几个会议……你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试问一个普通人,还有精力和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学艺术等其他方面吗?有些80、90后老师,可能自己的生活力都还没有完全培养好,怎么有能力去培养我们的孩子。
  3.初中家长不注重孩子生活力
  当代家长可能比学生自己和老师更注重分数,以前都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可能换成“补补补老师的建议,分分分家长的面子”。家长对于分数的在意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可能会带来中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提升,但行为习惯方面却大大落后。学生缺乏生活力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不会洗衣做饭,不能个人独立生活,不能与同伴有效交往等等,究其根本,是家长与学校不断剥夺且代替了儿童生活的能力,使儿童与一个真实存在的生活环境相脱离。
  二、班级管理“让生有力”的策略
  1.班级活动多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来开展,如每月一次包饺子活动(由不同小组轮流参与,每一个由班级中一组学生负责买材料以及具体的包煮等过程,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来自同学地辛勤付出),每学期开展一次水果拼盘活动,同时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等。
  2.主题班会多以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比如最近出现值日情况较差,由班委提议,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班会开好后要有跟踪反馈,评价班会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找到原因继续在班会课上探讨直至问题解决才停止。这样既能有效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培养班级同学以班为家的信念,还能提高班干部的责任心,一举多得。
  3.建立值日班长制度,值日班长的设立并不是一件新的策略,但对于班级容易被忽略的那部门学生生活力的培养十分有效。因为班级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很难担任校级、班级中的重要职务,而他们恰恰又是班级中占据很大比重的一部分,他們既能对前面同学产生压力,又能对后面学生带来促进,对于班级整体生活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4.家校联系方式要多样,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进步,现在班主任与家长联系越来越方便。一个电话让家长来一趟学校几分钟就到了,几脚油门班主任可能就到学生家里家访了。既然已经这么便捷,我们是否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既促进家校联系,又培养孩子的生活力呢?比如在可以在立夏时节组织烧野饭,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这种活动让孩子参与买、煮等具体环节,不仅培养了生活力,也促进了家校沟通和亲子关系……
  5.班主任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能是提高学生生活力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比如:在暑假可以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家乡环境变化的调查,这种活动既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也提高学生关注身边的能力,从而给他以启发,我可以怎么样,我能为社会、家乡做什么,面临环境的恶化我有什么感受和启发等等,这些对于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生活力的提高肯定是有帮助的。
  简而言之,陶行知的活力,能从学生本质上出发,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摒弃分数至上的错误观点,将越来越多的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匀,将“生活教育”理念根植到孩子心中。因此,班主任也要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机遇,将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带入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从而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谦民.培养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J].江苏第二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科的教学是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就生物本身而言,它对于提升学生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形成作用。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启发式教育理念是很关键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储备生物知识,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文化理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物课的启发式教育理念也是服务于学习生物知识。所以生物启发式教育理念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生本理念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并不能认为只要使用了小组合作,就意味着生本理念的落实。教师必须能结合学科、依据学情来合理操作,才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在落实生本理念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生本教育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和绝对权威,所有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师的意愿展开——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理念回归本真,主张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要从中予以点拨,加以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必须真正的改变教学观念,努力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大胆创新小组合作化教学,让合作学习贯穿地理课堂。  关键词:合作学习 讨论探究 创新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教学理念的创新,许多从事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也颇有压力,大家都觉得地理越来越难教,越来越感到彷徨,生怕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其实,我个人不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在生活中应用型很强,以实验为教学基础的学科。最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物理 特点 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生活中应用型很强,以实验为教学基础的学科。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本文,就以最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物理学科和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生活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进入英语课堂,给整个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系列改革,获得了一些感受和感悟,即一是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可以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现在将我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的肤浅认识(技巧)分享给我的老师
期刊
摘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所传授的内容和科目名称一样,一讲的是法律相关知识学习,二美好的品德的培养。刚好与国家宣扬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配合。初中生刚好处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习《道德与法治》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学好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就需要寻找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引导初中生的学习。作为一个初中政治老师要去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以下就
期刊
作为一个中年教师,初为人师的激情已渐渐消散,周而复始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庭生活,弄的我身心疲惫。在教学工作中我也曾经迷茫过,有时凭惯性工作,有时停滞不前……一段时间以来,我仿佛被卡在一个瓶颈中,整个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恰逢暑假,网上闲逛,无意中被一个精致的小书店吸引,很有兴致地钻进去寻宝,最后买下了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  于是我静下心来,一边读林语堂,一边重温自己十一年来班主任工作中的种种案例
期刊
几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我的工作能有所进步。以下是针对自我近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点反思。  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贴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们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
期刊
内容摘要: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追问的情况,笔者以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为例,从课堂追问的指向、时间与时机及师生情绪的反馈入手,揭示了课堂的低效追问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促进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高效性发展有所帮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课堂追问; 低效; 高效  一、研究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
期刊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它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对于小学生的将来应对高一级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那么如何着眼于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想象力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