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水性无烟煤CO2吸附行为及其地质封存的启示

来源 :煤田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途径,煤层含水性对以CO2吸附封存为主的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能力影响显著。以无烟煤为例,开展了45℃下干燥、平衡水、饱和水煤样高压CO2等温吸附实验,校正了饱和水煤样过剩吸附曲线,利用改进的DR吸附模型拟合得到三者吸附能力与吸附热,对比了不同含水条件下CO2绝对吸附曲线,阐释了饱和水增强无烟煤吸附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干燥、平衡水、饱和水煤样CO2吸附能力分别为56.72、45.19和48.36 cm3/g,吸附热分别为29.42、26.23和27.24 kJ/mol;(2)CO2密度小于0.16 g/cm3(6.48 MPa)时,无烟煤CO2绝对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干燥煤样、饱和水煤样和平衡水煤样,而CO2进入超临界状态后,顺序变为饱和水煤样、干燥煤样和平衡水煤样;(3)水分子优先占据高能吸附位是平衡水煤样吸附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而煤-水体系与CO2相互作用强于CO2与H2O竞争吸附下的煤-CO2相互作用是饱和水煤样在CO2超临界阶段吸附能力高于干燥煤样的根本原因;(4)吸附封存是煤层CO2地质封存的主要形式,深部煤储层条件下,煤层饱和水对超临界CO2增储作用更为明显,高压注水是提高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潜力,改善煤储层渗透性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项目名称:城市源固废协同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项目编号:HJJS-2021-2-13获奖等级:二等奖完成单位: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忠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红枫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人:龙吉生、刘军、曹阳、王友东、陈世跃、倪鲲鹏、张会妍、戚学江、刘亚成、李梁、曲作鹏、王群昌、顾桂荣、宫建瑞、
期刊
节能高效的CO2分离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膜法CO2分离在该领域备受关注,具有优异传质特性的新型分离膜材料对膜分离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因独特的单原子层厚度、亚纳米级别的孔道结构、以及优异的机械、化学和热稳定性,成为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热点,膜的加工难度、技术成本、大面积制备、工作稳定性等问题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石墨烯基CO2分离膜主要有三种形式:纳米
据报道,传统DDR型沸石膜非常适合从不同大小的分子中分离出二氧化碳,例如伴生气或天然气中的甲烷。然而,DDR型沸石膜对于将二氧化碳与氧气或氮气分离效率低。日本NGK Insulators公司开发的新型DDR型沸石膜可高效分离二氧化碳与氧气或氮气,比传统DDR型沸石膜效率高五倍。
期刊
本文论述"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育新要求,针对现阶段广西高职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健康教育为中心;调整教育目标,坚持以多元分层为特征;优化教育内容,坚持以拓展素质为导向;改进教育形式,坚持以自主学习为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实现高效教学;加大教育改革,实现生命安全,为广西高职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长久以来,针对混合气体的高效分离,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在拥有较小孔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而COFs由于孔径大于0.8 nm, 一直被用作液体分离,难以精确分离小分子气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彭媛团队以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纳米片为分离膜构筑基元,诱发错排缩孔效应,成功将COFs的孔径缩小,实现小分子气体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为了构建具有高效二氧化碳分离性能
期刊
~~
期刊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同时,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核心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也成为关注的重点。也基于此项,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实际,通过走访收集与分析川渝
写作专题是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围绕写作专题编排特点和局限性,探索运用写作专题丰富教师写作教学内容、增强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策略。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严重,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碱金属(钠和钾等)碳酸盐因吸附温度低被视为有前途的吸附材料并常用作再生干燥吸附剂。但是基于Na2CO3和K2CO3的吸附剂具有反应速率慢或吸附剂再生温度高等问题,因此制备了Na2CO3-碳纳米复合材料,其得出结论是分解-再生反应温度低于碳酸氢钠的温度。Na2CO3-碳纳米复合材料捕获的CO2容量为220-230mg-CO2/g,反
为了探究无烟煤对CH4、CO2气体的吸附机理,选取晋城寺河煤矿二号井高变质无烟煤,运用高压容量法气体吸附装置对单组分CH4、CO2气体进行吸附特性试验,建立无烟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并进行结构优化。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优化后的无烟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进行气体吸附行为模拟,分析了无烟煤对CH4、CO2气体的吸附特性,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无烟煤对CH4、CO2气体的吸附量,拟合出了CH4、CO2气